宋彩珍 陳向 龔梅(長沙師范學院體育系 湖南長沙 410100)
?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改革實踐探究①
——以“板凳龍”為例
宋彩珍 陳向 龔梅
(長沙師范學院體育系 湖南長沙 410100)
摘 要: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現代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綜合提升與全面發展,體育教學作為學校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對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與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和意義。該文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板凳龍”為例,結合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優勢,根據“板凳龍”體育項目課程教學現狀,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的改革實踐進行分析探討,以促進教學改革及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提升。
關鍵詞: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教學改革 板凳龍
2014長沙師范學院校級重點課題:(XYZD201404)民族傳統體育在湖南省學前教育中的活態傳承研究。
2015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課題:(15YBA032)湖南省學前教育中民族傳統體育的活態傳承研究。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作為一種以滿足不同歷史階段大眾身心健康發展需求為主的體育活動方式,不僅屬于民族體育項目的一部分,同時也包含有豐富的強身健體、技能培訓等體育項目內涵經驗,在體育課程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地位和優勢。近年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學校體育課程教學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革發展,并取得了相對突出的成效,但是,縱觀當前國內體育課程教學現狀,仍然無法擺脫傳統教學的統一性與規范性價值導向制約,導致體育課程教學改革全面突破與發展受到較大的影響和制約。針對這種情況,追求體育教學改革中的個體機制完善,推動體育教學改革進一步發展,成為當前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板凳龍”作為一種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以板凳作為道具、與舞龍相似的民間舞蹈,具有較為突出的娛樂、健身以及教育價值和功能作用,在體育項目教學中同樣具有較為突出的作用優勢。下文將以“板凳龍“為例,對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改革實踐進行研究探索,以促進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提升,推動國內教育提升和發展。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各民族智慧與文化的結晶,也是我國體育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具有較為突出的歷史性特征,同時也具有活波、鮮明、豐富多彩等特性,與現代化體育項目相比,其不受時間、地點以及活動器械等條件限制,娛樂性、趣味性、游戲性、表演性等特征風味突出,且與該地區的生產勞動以及生活風俗、場地環境等有著較大關聯。此外,與現代體育項目相比,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蘊含著更為突出的民族文化特征,其中所包含的民族地區人文資源內容也十分豐富、特殊,多是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以及生產條件、民族文化等背景下發展形成,并且在民族遷徙以及文化融合等大背景下相互融合傳播,最終被保留、盛行??傊褡鍌鹘y體育項目由于娛樂性、競技性等多種特性結合情況,使得其自身所包含的價值取向也比較多元,在教學應用中對于學生多元化價值導向的培養形成,都極為有利;此外,由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作為民族智慧與精神文化的結晶,在體育教學中也具有十分顯著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傳遞作用,對推動我國民族文化發展以及社會經濟建設等,都有重要作用和意義。
“板凳龍”作為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其中就包含有娛樂性、競技性以及表演性等多元化特征和價值導向,同時也蘊含著豐富的民族精神文化與智慧。以有“巴渝十大民間藝術”之稱的北泉板凳龍為例,其主要發源于重慶北碚區澄江鎮,是以板凳作為道具,與舞龍極為相似的民間舞蹈活動,以當地民眾的生產勞動及生活習慣為來源,表現過程中口念鑼鼓經進行伴奏,以播種、耕地、挑擔、割草、慶豐收等系列活動演示為主,以進行熱愛勞動與祈求豐收等美好愿景表達。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本身包含有較為突出的娛樂性以及健身、教育等價值功能,學校教育作為民族文化與精神建設的重要途徑,教學改革要求體育課程的改革教學要重視資源開發和利用,因此,對傳統民族體育項目教學價值進行開發,應用到當前體育教學中,也是學校教育的一大工作重點。
結合我國當前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現狀,學校教育中不僅對體育課程教學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體育教師以及教學場地開設、教學課程設置合理性也越來越高,這對體育教學的發展提升以及學生綜合素質全面培養發展都極為有利,同時,體育課程教學的改革發展也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動力支持。但是,在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發展與進步的同時,也存在著一定阻礙因素,導致了現代化教育中體育教學的發展。首先,從教師資源上講,學校教育中對體育教學的重視,使得體育教師資源配置愈加合理,但依然存在著教師年齡偏大、學歷低等情況,對體育教學改革發展極為不利;其次,學生分布上,農村家庭數量大于城市家庭,學生自信心以及運動技能、體育知識掌握了解程度普遍較低,也是制約體育教學的一大因素;最后,教學改革推動下,多數學校體育教學場地以及課程建設雖然有了很大的發展,但仍然存在著城鄉體育資源配置不平衡情況,一些鄉村學校體育教學場地十分缺乏,課程設置合理度并不高,成為影響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另一大因素。
以某地區教學實際為例,開展“板凳龍”體育課程教學設置調查研究顯示,不僅多數學生對于開設“板凳龍”體育課程持贊同態度,認為開設這樣的課程具有強身健體、培養體育興趣以及弘揚民族精神文化、開闊視野等作用;而且多數教師也贊同在體育教學中開設板凳龍課程教學,她們認為,板凳龍課程教學的設置能夠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實現學生吃苦耐勞品質和團隊精神培養,在開闊學生視野見聞方面也有突出作用和效果。
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對體育教學改革有著極大地推動與促進作用,是多元化價值引導及完善個體機制的體育教學目標形成的有效措施,推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改革,不僅需要重視課程目標和理念的建設,加強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資金投入,同時還需要加強體育教學師資隊伍建設,轉變學校教育中領導的教育觀念,重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的科研發展,以此推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以及體育教學的改革發展,進而推動國家教育事業發展進步。
首先,在課程目標和教學理念建設上,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所蘊含的精神文化以及活動形式作為學校文化建設以及環境建設等的一部分,將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與教學活動相融合,以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精神作為校園師生生活、學習的道德準則與標準,通過這種整合提升,來促進學校體育課程教學設置合理化程度提升,同時促進學校文化與教育建設發展。其次,還要意識到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系統性建設工作,在課程改革與建設上,要注意構建相應的領導工作小組,以確保課程建設與改革落實到位,同時進行相應的保障機制建設,加大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建設的意義宣傳,鼓勵全校師生參與到課程建設與教學學習中,加大對學校師資隊伍的培養提升,培養師生教學及學習熱情,堅持科研與教學并進,定期進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研究有關活動的舉辦、支持,從而促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提升。此外,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改革中,還要注意學校領導教育觀念的轉變,學校領導作為學校教育發展方向以及發展高度的決定性影響因素,在學校教育建設與發展中,應注意以發展和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作為教育目標和任務,重視學校教育的全面提升與綜合發展,進而才能夠推動學校教育的改革與發展。
總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在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進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教學改革研究,對促進體育教學以及教育發展都具有較大地推動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畢力格.民族傳統體育對高校體育課程改革的影響探析[J].語文學刊,2012(19):124-128.
[2]胡曉琴.民族中學初中體育與健康教育的整合教育的思考[J].速讀(中旬),2014(2):82.
[3]孫云.“創新動態組合”視閾下的民族體育選項課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9):128-129.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5(c)-0145-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5.145
基金項目:①2014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14BTY082)我國民族傳統體育優秀資源的活態傳承與發展路徑研究。
作者簡介:宋彩珍(1978,4—),女,土家族,湖南永順人,碩士,副教授,主要從事民族傳統體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