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式迪(黃巖中學體育教研室 浙江臺州 318020)
?
關于中學業余田徑隊管理工作的思考①
葉式迪
(黃巖中學體育教研室 浙江臺州 318020)
摘 要:競技體育的發展,需要管理的創新,而中學業余田徑隊管理工作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根據運動員發展與變化的特點來制定科學的管理方法。中學生處于即將步入成年的階段,是生理和心理正逐步趨于成熟的階段。因此,應根據中學生生理和心理特點,突出教練員的主體作用,加強教練員自身素質的培養。這對運動隊管理更趨合理化、科學化有著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中學 業余 田徑隊 管理工作 思考
中學業余田徑隊通常都是由體育教師擔任,很少有學校專門聘請職業的田徑教練員來擔任,因此實際情況中教練員的水平參差不齊,總體水平不高。一支好的田徑隊伍是與教練員出色的管理水平分不開的。這里有兩個決定因素:一是教練員的自身素質,二是管理的理念。因此,要總體提高中學田徑教練員的水平,促進中學田徑競技水平的發展,就應該從這兩個關鍵因素入手。該文從教練員自身素質的發展和提高,以及針對中學實際情況的管理理念的創新兩個方面入手,探討了中學田徑隊的管理工作。旨在為中學田徑隊更趨合理化,為人們更系統地研究與探討起拋磚引玉作用。
1.1 專業的理論知識學習是基礎
教練員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體現在具備的知識結構合理性與掌握程度的高低。具備較高專業理論水平的教練員能夠較好運用穩妥的、恰當的方法去解決像運動成績停滯、技術動作錯誤,教育疏忽等困難;對田徑隊每一位運動員的運動能力作出客觀的評價,并確定他們現實的指標;可以運用自己的知識去指導管理工作,使管理工作符合客觀規律,而且還可以與運動員取得更多的共同語言,增進相互的交流。因此,教練員應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否則就會喪失領導能力。
1.2 教練員的訓練能力是關鍵
從專業化角度出發,教練員所具有的訓練能力主要體現在訓練計劃制定方面以及訓練方法、訓練手段的具體實施方面,致力于讓運動員對相應的運動技能進行熟練掌握,進而獲得更好的訓練效果。此外,教練員應該最大限度掌握與本專業相關的其他層面的專業化知識,了解運動成績提升的訓練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教練員所應用到的訓練方法必須要完全符合科學化的技術要求,可以知曉不同運動動作之間的連貫性,可以清楚解釋好運動動作,使運動員可以科學合理地學習到運動動作,深諳體能訓練之道,在訓練量和強度的把握上爐火純青。
2.1 以教練員為本的田徑運動隊管理理念
在田徑運動隊管理工作中,宗旨是:“以隊員為核心,一切為了運動員”。實質上,運動成績水平的高度主要是從運動員身上體現出來的,直接關系到運動員的自身發展,是為運動員未來發展服務的重要因素。然而,運動員的具體運動成績是與教練員所投入的精力、工作熱情有著直接的關系。鑒于中學生心理和生理尚未趨于完全成熟,自我約束和管理的能力還是欠缺的,因此,在中學田徑運動隊管理工作中通常會提倡隊員第一,但是在實際管理工作中可以倡導教練員第一。這種思想的轉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便于運動隊管理,促進運動員成績的提升。究其原因在于如果教練員受到相應激勵,那么教練員才會具有非常強烈的責任心與主人翁意識,進而增強對運動員訓練的激情與動力。中學田徑運動隊管理工作中基于教練員的管理方法主要是針對傳統形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諸多弊端提出來的,屬于人文管理體系之下的理想型管理模式,可以充分體現人文管理的“德治”與“法治”,同時也是以人為本理念的應用。
2.2 教練員為本的管理途徑
2.2.1 在訓練過程中營造和諧的人文環境
作為中學的一個良好的田徑運動隊團隊,無論教練員還是運動員,都需要在一個寬松和諧的人文大環境下,用自己的智慧和潛力,激發訓練的激情和斗志。首先,需要主管部門發揮人際吸引力,它是影響著人際關系的重要因素,應多體察教練員和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實際存在的困難,多給予幫助和人文關懷,從而激勵教練員和運動員的訓練激情;其次,主管部門要把教練員的發展作為管理者的出發點和終極目標,管理中各個方面都要體現教練員的工作需要。能夠針對不同層次教練員需要的多樣化,運用不同的管理方法,滿足教練員的合理需要,要多鼓勵教練員勇于創新;最后,主管部門要完善與教練員之間的人際溝通,形成一種暢所欲言的寬松和諧的氛圍。而這種溝通必須堅持導向正確,弘揚正氣,培育人文精神,從而達到統一思想認識,端正言行的目的。
2.2.2 高度重視教練員主體作用
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必須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管理工作的起點和歸宿都是人。因而,在中學田徑訓練管理過程中,要充分發揮人的創造意識以及參與意識,從而促使其潛能的大力發揮。當田徑運動隊對人文精神進行弘揚的同時,要強調教練員的主體地位,樹立起教練員為本的田徑隊伍管理理念。此外,管理工作期間,應尊重教練員以及依靠教練員。充分滿足教練員一系
列合理需要,培養其敬業精神,盡量調動起教練員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進而助其有效發揮“技術性”優勢,最終使運動隊管理工作中教練員以及運動員在主動精神與創造精神得到充分體現。
2.2.3 增強教練員親和力以及凝聚力
從某種程度上講,教練員情感在日常生活以及工作過程中發揮著特殊性作用,只有對教練員充滿熱情以及理解才可以使教練員在實際運動訓練期間發揮親和力與凝聚力。因此,運動管理的相關管理部門應高度重視教練員情感的作用。從教練員角度出發,在獲得優質物質待遇的基礎上,更加看重精神層面鼓勵,具體來說,在精神方面的鼓勵可以分為3種,第一種是目標激勵,涉及群體目標以及個人目標。其中的群體目標主要是運動隊教練員、所有運動員與管理人員所有成員在一定時期內統一性的價值觀,屬于發揮凝聚力的基礎性條件。第二種是信任激勵,通常情況下,我們任務信任是相互的,如果體育管理人員給予教練員高度信任,那么教練員才會獲得運動員信任,高度重視待人以誠的信念。第三種是肯定激勵,對教練員的訓練以及管理進行充分肯定,尤其是對教練員為整個運動隊所做出的貢獻進行肯定。必須要讓教練員對本崗位的工作充分熱愛,對成績突出的一些教練員要給予尊敬與愛戴。
總之,在中學田徑運動隊管理工作中,作為主管田徑隊等運動訓練的主管部門及負責人,應多給予教練員參加專項訓練進修班的學習機會,使得教練員們能夠與時俱進,不斷地更新、豐富自己的專業理論知識。另外,要樹立正能量,樹立教練員隊伍中的榜樣和模范作用,突出自身職業道德的修養;教練員應該加強自我實踐的總結,形成一套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適合自身的訓練體系。同時,建立以教練員為本的管理模式,應要求以教練員為本位,把尊重、信任、培養、發展教練員作為根本目的及終極目標,以培養人和發展人為運動隊管理工作的根基,使中學田徑運動隊真正成為教練員全面自由發展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李冬梅.中國群眾體育管理體制的社會學分析[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4(5):29-31.
[2]趙溢洋.教練員領導行為研究進展述評[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2004(2):31-33.
[3]鄭建岳,莊永達,夏積仁,等.普通高校課余運動訓練管理模式的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4(2):51-52.
作者簡介:①葉式迪(1977,8—),男,漢,浙江臺州人,大學本科,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學校體育教學。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5.037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2(b)-00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