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曉東(江蘇省常熟市辛莊中學 江蘇常熟 215500)
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錢曉東
(江蘇省常熟市辛莊中學 江蘇常熟 215500)
摘 要:體育游戲是一種具有文娛性與智力性并存的體育活動,體育游戲能激起學生對體育訓練的興趣,使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增強體質。文章圍繞5個方面詳細地論述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旨在通過開展體育游戲增強體育運動的趣味,最終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
關鍵詞:初中體育 體育游戲 教學 身體 素質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說:“游戲是由開心準則促動的,它是滿意的源泉?!痹隗w育教學中,開展體育游戲是綜合體育活動的內容之一。在初中體育教材中本身就有游戲內容,而且很多內容也可以與游戲中結合到一起。因此,開展體育游戲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參與鍛煉的興趣,而且可以開發學生的智力,發展學生的個性。通過體育游戲的開展,進一步鞏固已學過的各種運動技術,培養了學生的道德品質與競爭合作意識等。所以,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體育教學實踐告訴我們,開展體育游戲能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更重要的是通過體育游戲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掌握體育技能,進一步強化了教學效果。所以,應該結合教材中的教學內容與目標設計出科學的體育游戲。設計體育游戲的方法與途徑很多,只要堅持趣味性與技能性的原則就會達到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例如:在教學“籃球運動”時,其中要訓練學生的快速啟動與急停這兩個重點內容,以提高學生的運動的靈巧性。傳統的講解方法需要通過大量的訓練才能完成,因而很多時候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而失去訓練的興趣。于是,就設計了“摸球追人”這樣的體育游戲中,其游戲內容是:在籃球場地中畫一個邊長為3 m的等邊三角形,在三角形的每個角頂上放一個鉛球。然后把學生分為人數一樣多的3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站成縱隊站于鉛球的2m遠處。接著,由老師發令讓每隊中依次派一個成員按照規定的路線跑去摸球。同時抓旁邊小組的成員,并繞跑一圈后歸隊,完成一次的記錄兩分。按照這樣的秩序開展游戲,當完成所有程序后統計得分情況。這樣,學生在游戲中為了得高分而順利地完成了訓練。
心理學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學生中間存在著群體差異與個體差異。在游戲過程中,因為男女生存在著群體差異與個體差異,其游戲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教師要按照學生的身心特點選擇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游戲。中學生正處長青春發育階段,男女生在交往的過程中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時也有凝聚力、協調力等,這種心理學稱之為異性效應對體育訓練既存在有利的一面,也存在不利的一面。因此,教師應該利用好有利的一面。努力設計出具有身心差異的體育游戲。例如:在開展“耐久跑”訓練中,就進行了異性追逐跑這樣的游戲。在訓練前就按照生理差異把男女生分成小組進行搭配,首先讓男生追女生,然后再讓女生追男生。同時要求女生追男生時必須保持1米的距離,而男生追女生時必須保持不少于10 m的距離。其次,教師還要按照學生生理差異進行選擇性的游戲。如,考慮到女生身心沒有男生強壯,就對游戲的反應速度、訓練強度適當地降低,而多增加一些趣味性與娛樂性的游戲。如在女生中開展諸如蒸年糕、拋繡球、捕魚等游戲。而在男生游戲中就選擇一些比耐力與競爭性的體育游戲,如籃球中的運球比快、三步跨籃比賽等游戲。
大家知道,很多體育訓練項目枯燥無味。為了強化學生的訓練教師必須要實現課堂教學模式的“翻轉”,而利用趣味性的游戲可以讓學生饒有興趣地開展訓練,從而提升學生動作技能技能。例如:在學習廣播操《青春的活力》時,就以游戲的形式開展訓練。學生在集體表演時教師通過巡視,找出一個動作出錯或者不到位的學生來進行一個小的才藝表演。因為誰都不愿意單獨表演,所以他們盡量不讓自己出錯。出錯的同學在眾目睽睽下表演節目,其他學生在下面偷著樂。結束表演后繼續游戲,把剛才被懲罰的學生作為巡視人,請他來找出下一個動作不合格的學生,同樣做一個才藝表演作為“懲罰”。這樣的游戲很容易操作,進一步促使學生對自身做操規范程度提高要求。即使平時比較調皮的學生也嚴格要求自己,所以在做操過程中不斷規范自己的動作,因而動作與技能都進步得很快,一改傳統教學中教師講得口干,學生也不當回事的低效做法。同時,這樣體育游戲豐富了課堂教學模式,大大地減輕了學生心理壓力,使學生對做廣播操的各項動作更加規范得體,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
情境教學理論告訴我們,創設與體育知識相適應的探求情境可以啟示并誘導學生從而習得體育技能。教學實踐表明,體育游戲情境中可以使學生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等綜合活動中發揮自己習的才智,從而調動各種器官參與到訓練中,因而受廣大學生的喜愛。例如:在教學“短跑競賽”時就開展了“過關斬將”這樣的游戲,在跑道場地的四個端點各劃一個距離2m的方塊作為“關口”。然后用對稱型的線條穿插起來,連接后作為跑道,其長度為30 m。再把全班學生等分為8個小組。等到老師發令后,每個小組的排頭者從關口沿道路跑出。讓在同一跑道兩個相遇的學生用手猜拳,從而決出勝負者。取勝者繼續前進,負者退出游戲并告訴隊友立刻動身再去量。這樣,總有一方會連斬數將沖進對方的關中。于是就算他勝了一局,接著交換對手繼續進行,把積分最多的小組作為冠軍。這樣的游戲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協作意識,還培養了他們的急中生智能力。實踐證明,探究性游戲情境可以培養學生自主探求體育技能的能力,還有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從而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體育教學過程中需要體育教師有效地組織,教學內容不僅要復習學過的知識,又要講解新知識。體育知識包括體育技能,更要進行身體素質的練習。所以,如何把教學過程通過開展體育游戲來訓練是教學設計的重點。體育教育理論告訴我們,對于基本的體育知識教學如果能合理地開展體育游戲,能有效地改變傳統體育教學中枯燥乏味的練習模式,從而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不僅如此,體育游戲還可以鞏固所學的動作技能,進一步促進學生掌握新知識。例如:在教學“立定跳遠”時,就設計并開展了“鴨子競走”“袋鼠回家”與“鯉魚跳龍門”這樣的體育游戲。這幾個游戲的方法與過程是:讓每個學生模仿鴨子大搖大擺的走路姿勢,同時播放運動員進行曲讓他們開展競走比賽;同樣,讓學生來模仿袋鼠走路時跳躍動作,這樣就鍛煉了學生腳踝力量。讓學生們跳到指定的墊子上,這樣就完成了鯉魚跳龍門的要求。當學生們經過這幾個環節后,既訓練了學生的立定跳遠,學會了雙腳起跳與雙腳落地。同時,學生們也學會了在起跳時如何蹬地與擺臂這樣的動作。這樣,很多技術要領通過游戲潛移默化地掌握了。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推進,游戲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通過開展體育游戲教學,既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完成教學內容,達到了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同時,體育游戲的開展還有效地減輕了學生體育鍛煉的心理壓力,促進了學生團隊意識與共同協作意識的形成。因此,開展體育游戲是優化傳統體育教學中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付真勇.談談體育課中游戲教學的重要性[J].教育學,2013(11). [2]王笑一.論中學體育教學中體育游戲的選用[J].體育世界:學術版,2008(3):98-100.
[3]張永和.體育游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之我見[J].體育博覽,2011(7):75.
[4]李欣淺.談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成才之路,2014 (12).
中圖分類號:G807.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6)07(a)-0087-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