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萍(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第二中學,新疆 庫車 842000)
?
協作互動
——資源整合的地理教學力量
陳萍
(新疆阿克蘇地區庫車縣第二中學,新疆 庫車 842000)
摘要:要想讓學生的地理思維和學習能力都得到不斷的提高,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構建與之相應的教學情境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師生在這個情境中進行積極的互動。通過這種互動,讓學生掌握更多的地理知識。為了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需要教師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效地設計課堂教學氛圍,為促進地理課堂的高效運轉打下基礎。
關鍵詞:高中地理:互動教學;協作;興趣
學生學習的態度積極與否直接影響到地理課的教學效果。在地理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互動的討論當中。加強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讓“教”與“學”在互動中有機地結合起來,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本文主要結合互動教學展開以下幾點討論。
地理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既要包括教師的“教”,同時也要包括學生的“學”,兩者是密不可分的。這就需要教師創設一個能夠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情境,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以及辯論,然后再在良好的心態下完成學習任務。對于學生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例如,可以結合實驗或者演示進行教學。地理教學中,通過為學生演示一些小實驗,創設一個新穎生動的問題情境,將學生的好奇心和積極思考的心態激發出來。比如在講授“海陸熱力差異”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舉這樣一個例子:夏日的中午,一盆水和一盆土在相同的時間內,它們的溫度是不同的,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然后,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海陸熱力差異,這樣便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再如,還可以結合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一些現象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也可以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學生們都比較熟悉的現象,但是又解釋不清的現象來進行分析;比如“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為什么陰天卻呈灰白色呢?日出日落時為什么又是紅色的呢?”引導學生討論,然后教師再說出主要原因是由于大氣對波長不同的太陽光散射,吸收的狀況不同而造成的。這樣也利于讓學生產生一種學習地理知識的必要性的心理,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課堂是學習知識的主要陣地,要想使互動教學的價值真正地發揮出來,就必須加強師生間的互動。師生間的良好互動不是簡單的教師提問,學生去回答的模式,而是需要通過師生間的良好互動、溝通,進而再相互影響、相互補充,從而再達成共識、共享且共進。師生間的良好互動,也利于構建高效率的地理課堂教學。師生間的良好互動還利于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為學生更好的學習地理知識打下基礎。在教學時,教師還要善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探究的欲望,加強課堂的互動學習。
例如,在教學“全球氣候變化“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圍繞以下幾個話題,和學生展開對話、討論:
1.全球的氣候變化呈現出來的是一個什么樣的趨勢呢?
2.全球氣候產生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又有哪些呢?
3.全球氣候的變化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哪些影響呢?是正面的多,還是負面的多呢?你們怎么看待這個問題呢?
4.針對全球的氣候變化,我們需要采取哪些措施積極應對呢?
設計這些問題,利于師生在相互啟發中完成對話,在共同的討論中,得到共同的提高,也利于促進學生主體間的自我構建和發展。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在恰當的時機以及恰當的環境下,采取積極有效的教學措施,誘發師生之間產生“認知的沖突”,故意制造師生間的“矛盾”,這樣利于激發學生和教師之間展開“爭辯”的積極性。比如,在教學“四季的形成”的這章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創設如下教學情境,誘發師生之間的“認知沖突”,促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相關的知識點。
師:學生們,請你們用學過的一些地理知識來解釋一下“冬天冷,夏天熱”的現象,可以嗎?
生:主要是因為日地距離是因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距離決定的,當距離近的時候,地球得到的太陽輻射就會多,夏天就自然熱了;遠時地球得到的太陽輻射相對減少少,冬天則就冷了。
師:分析的很正確!那么,現在又有一個問題:同學們知道什么時候地球距離太陽遠,什么時候距離太陽近呢?
學生:地球在1月初這個時間是離太陽最近的,7月初則是距離太陽最遠的時候。(同學們根據剛剛形成的思維,根據“近時熱,遠時冷”的認知結構,然后再進行推理,最后得出這個結論)
師:如果按照你們回答的第一個問題的結論進行推理的話,就是地球1月初距離太陽最近,那應該是1月份的天氣最熱呀;7月初距離太陽最遠,7月應該是最冷的呢。但是,現實生活中,是1月份最冷,7月則是最熱的。你們的答案是不是和客觀規律矛盾呢?
學生:啊?……
師:呵呵,接下來,咱們師生就一起來探究一下“冬天冷、夏天熱”的真正原因吧!
這樣通過在前概念和新知識之間,故意制造“矛盾”沖突,誘發師生之間的“認知沖突”,能更好地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而且還利于集中學生們的學習注意力。這樣的教學也利于學生對之前的認知結構進行必要的調整,進而達到吸收新知識的學習目的。
地理課堂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本就是一個復雜的動態過程,但是,有效的地理課堂教學還離不開師生之間等的有效互動。如果想要更好的實現課堂的互動教學,則需要師生共同努力,在活動中不斷的去發現、研究,既要堅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注重將基礎知識落到實處,還要著眼于學生們的發展和能力的提高。加強師生間的有效互動,為構建高效率的地理課堂教學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參閱亢曉梅.師生課堂互動行為類型理論比較研究[J].比較教育研究;2011.4.
[2]尹玉瓊.何構建師生互動的高中地理教學[CD]軟件: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3(17)
[3]袁書琪,陳婉玲,劉紅輝.試論高中地理新課程教師教學評價[A].中國地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2006.
[4]黃麗娜.創設有效互動,師生共同發展——談高中地理互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12,(12).
[5]丁竹芳.構建互動模或 彰顯課堂活力——高中地理課堂互動教學探析[J]文理導航;2013(25)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2-025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