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兵 王文靜
摘 要:在高中的所有科目中,數學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也是學生認為比較難的一門學科。當今高中數學教學隨著社會發(fā)展也變得更加復雜,因此,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難以適應高中數學教學的發(fā)展。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采用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策略來解決當前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之下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以此來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對策
當前的高中數學教學受到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采用的是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有著很大的壓力。落后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因此,改變高中數學的教學方式是教育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一、高中數學教學現(xiàn)狀分析
1.教學方法單一
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的一個普遍問題是,教師只是反復講解知識點,很少給學生一些實際操練的機會。因此,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是很難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的。教師應該認識到,學習數學不僅僅是教給學生一些基礎知識和概念,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讓學生在做題的過程中培養(yǎng)自己的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在學生做題時,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夠真正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2.部分教師對備課不重視
備課對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當前,部分數學教師不重視備課,備課內容沒有一點有效性的策略。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思路也是缺乏一定創(chuàng)新性的。教師的備課內容不充分,很容易影響自己的教學進度。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可以說是形式主義,備課內容沒有一點實質性,這樣也會直接影響對人才的培養(yǎng)。
3.課堂教學效率低下
很多數學教師為了更快地完成教學任務,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灌輸過多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在聽講過程中,很少有理解、消化知識的時間。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習是很難真正理解數學知識的,也很難培養(yǎng)自己的解題能力。慢慢地在學習數學中就會產生一定的厭學情緒,這樣會極大地降低課堂學習效率。
二、高中數學教學發(fā)展對策
高中數學學習是高考前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這個階段之中,教師應該改變一些教學思路,制定出一些有針對性的教學策略來提高學生的成績,這樣才能真正為學生進入大學做充足的準備。教師只有改變教學中的一些問題,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出新時代的高素質人才。
1.開展探究式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教學的重點。教學知識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是從現(xiàn)實生活中總結出來的一門學科。因此,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和生活相關的數學問題,讓學生來進行探索。教師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索數學知識,這樣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學習黃金分割的知識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下探究雕塑家、畫家在設計雕塑、靈像時,有沒有按照0.618:1的比例設計下半身與身高的比例。這樣學生就會在自己的實踐過程中,對黃金分割比例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教師通過讓學生在生活中探索知識,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全面的探究,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就能夠認識到數學的生活化,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2.教師轉變教學觀念,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樹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掌握知識,培養(yǎng)對數學的熱愛。例如,在學習“柱錐臺球的結構特征”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觀察這些立體圖形的集合物件以及投影出的圖片,然后給學生提一些問題,讓學生對問題進行積極思考。教師通過給學生提問題,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學生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就能夠落實自己的主體地位,并能夠開發(fā)自己的數學潛能,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3.教師進行科學備課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備課。教師應該在備課過程中制定一個科學的計劃,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結合教材內容來制定一個全面的教學計劃。教師只有認真地進行備課,才能真正對數學教學有個明確的指導,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按時完成教學任務。
高中數學教學改革的道路是充滿艱辛的,是需要教育工作者積極探索的。高中數學教師應該深入理解教學改革的本質,抓住教學改革的契機,以此來提高教學水平。教師應該在教學課堂教學中對當前數學教學的不足有一個全面的分析,及時改變自己的教學策略,以便培養(yǎng)出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
[1]董祿.談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困惑及對策[J].科技信息,2011.
[2]楊才英.高中數學有效教學的困惑與對策[J].成才之路,2010(8).
[3]孫煥昭.新課改視野下數學教學的創(chuàng)新[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