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平
摘 要:課堂教學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陣地,因此,每個小學數學老師都應重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以優化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是教學的根本所在,在40分鐘的課堂里,數學老師除了要按進度完成教學任務外,還應注重提高教學效率。具體來說,應從以下幾點入手,逐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深入研讀教材,明確教學的重難點
在每堂課的備課之時,應深入理解并研究教材內容,確定哪些是重點內容,哪些是難點內容,以免在教學中抓不住主次,影響學生對重難點的理解和掌握,造成教學效果不甚理想。有時,只要能弄清一堂課教學的關鍵之處,就能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確保教給學生的數學概念、法則、規律是正確的,確保教學內容的安排沒有超出學生的能力之外。從信息論的角度來看,老師在教學中傳授給學生的知識,常常會發生變異和損耗。發生的原因,可能是老師教錯了或教漏了,可能是學生未能理解或理解錯誤,可能兩個方面的原因都有。因此,必須深入研讀教材,明確教學的重難點,讓學生能真正理解并掌握重難點,進而提高課堂效率。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1.重視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在課堂教學中,數學老師應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尊重學生,愛護學生,用微笑的表情面對學生,對待學生要和藹可親。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反過來尊重老師,愛護老師。師生彼此間的情感交流相互影響,形成感情回路,可促進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讓課堂教學變得更容易,進而提高教學效率。
2.重視角色的轉換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角色,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者和促進者,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要善于營造一個民主、自由、輕松而愉悅的課堂氛圍,融入學生中,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交流。同時,可嘗試讓老師和學生換一下角色,鼓勵學生上臺做老師,老師在臺下做學生,進行合理的角色轉換,讓課堂氣氛更融洽,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優化課堂教學質量。
三、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傳統的教學方法以老師的授課為主,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積極性不高,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不理想。因此,必須創新教學方法,以適應教育改革和學生發展的需要。可采用“快樂學習”的方法,通過開展游戲等實踐活動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理解新知識,體驗學習的快樂。小學生天生愛動,數學老師可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在適當的情況下,讓學生自己動腦筋想一想、動手做一做,加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一定要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和動手能力,適時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如擺一擺、畫一畫、數一數等,將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同時,還可使用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進而提高教學效率。另外,也可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數學知識用圖片、動畫等形式展示給學生,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四、積極推行賞識教育,鼓勵學生
在教學中,堅持以學生為本,積極進行賞識教育,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充分挖掘學生潛在的能力,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心理上,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能感受到老師在教學中給他們帶來的溫暖和關愛,讓后進生不再懼怕老師。唯有如此,后進生才能排除自卑感,樹立信心,用積極的心態去學習,這樣,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同時我們在教學中,也不應該給學生打上好學生或壞學生的“標簽”,不然會嚴重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產生自卑和排斥心理,進而影響教學效率。教師要對學生多一點寬容和理解,“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更何況小學生的心智并不成熟,不可避免地會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會有一些看似不良的行為。教師不能抓住這些問題不放,而應看到學生的閃光點,只要學生取得了進步,哪怕只是很小的進步,教師都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每個學生都會有長處,教師要幫助他們揚長避短,發現個人價值的閃光點,積極進行賞識教育,讓學生獲得心理上的認可,從而增強自信心。同時提醒學生改掉不良的習慣,端正學習態度,樹立自信心。賞識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同時也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總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應從深入解讀教材、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創新教學方法、積極進行賞識教育等方面入手。
參考文獻:
[1]姜雪松.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2(17):109.
[2]張文杰.淺談怎樣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J].才智,2012(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