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妲指導教師:周建忠(吉林農業大學,吉林 長春 130000)
?
高職院校高爾夫管理人才培養改革研究
柴妲
指導教師:周建忠
(吉林農業大學,吉林 長春130000)
摘要:隨著高爾夫運動在中國運動市場的迅速擴展,有關高爾夫運動的各項人才培養也在逐漸在教育界廣泛地被關注與研究。作為高爾夫專業人才培養與輸送的重要陣地之一---高職院校,無論是招生規模、專業建設、發展創新方面都不斷在踏入新的軌道。但是,仍可以發現,目前在高職院校的高爾夫管理人才的培養方面依然存在著一定問題,制約了高級高爾夫管理人才的培養規模和培養質量。本文將從課程改革、綜合素養培養、實訓基地建設三個方面對高職院校高爾夫管理人才培養改革進行研究。
關鍵詞:高爾夫運動;管理人才培養
(一)整合以往紛繁復雜的學科內容。
目前我國的高職高爾夫人才培養過程中,在課程方面可謂是“淋漓盡致”種類繁多,這種寬泛的課程內容往往造成了教學難度大,學生接受程度低的窘境。學科內容的整合迫在眉睫。應當首先劃分出教學內容大類,即分為高爾夫專業類課程和管理專業知識課程。在高爾夫專業類知識中和管理專業知識中再下設學科內容,這樣既減輕了教師備課授課的負擔,同時,也讓學生對于所學內容有直觀的認識和系統的理解。同時,在整合內容的過程,要注重更新課程內容的側重點教學,目前比較基礎類的課程,例如草坪維護與管理這門課程,幾乎每一個高爾夫專業學生都在用大量課時進行學習,但是對于高爾夫管理人才來說,服務的是高級俱樂部與會所,其學習重點應當落在高級會所與俱樂部的運營與管理上,在課程的選擇方面,應當有所側重,要與其他類別的高爾夫專業課程有聯系,同時又有區別。
(二)加強實踐課程的比重。
任何設計管理類的專業學生都應當把課程的重點落在實踐,因為管理是一項實踐中檢驗實踐中完善的過程。而高爾夫會所的管理更加依賴于實踐經驗的累積,目前高職院校的高爾夫管理專業學生在空洞的書本教學中迷失了前進的方向,他們甚至對高爾夫會所的運營概況了解甚少,運營管理更是顯得力不從心。專業知識的學習固然重要,但從一名優秀高爾夫會所管理人員培養的角度出發,只有充足的實踐課程才能給予發揮的空間和檢驗完善修正自我管理能力的機會。應當加大實踐課程的比重,展開更加情景化和生動化的模擬訓練,這有賴于校企合作的深入開展,在不斷的實踐課程中,學生才能更好地積累管理經驗,熟悉運營模式,通過不斷的自我反思,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鑄造更加完善的管理知識經驗體系。
第一、人文素質教育:目前的培養過程中,過多的把重點放在專業知識的教學與測試中,忽視了學生基本人文素養的培養,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作為一名管理人員,身處管理階層,良好的人文素養是威信建立的前提,并且,作為服務行業的高爾夫會所,其管理人員的人文素養也代表著企業的人員水準和企業品質。
第二、人際交往能力:目前的高職院校對于高爾夫人才的口才訓練也進行一定的訓練,但是,口才的訓練與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并不能直接產生遞進關系。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與完善依賴于實際管理過程中的實訓,只有身處情景化的管理場景之中,才能更好的鍛煉個人的人際交往能力。對于一名優秀的高爾夫管理人員來說,既要面對高爾夫會所的基礎服務人員,與他們的交往與溝通直接影響著內部營運環境,同時,對待客人甚至處理客戶訴求時,都需要強大的溝通能力與應變能力,人際交往能力不單單的培養是一個持續的過程,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在處理各種事務過程反思,才能不斷加強個人軟實力,靈活應對各種情境。第三、外國語能力發展培訓。目前高職高爾夫專業人才培養過程英語仍然是必修課程,但課程的內容與基礎英語課程無異,在管理過程中,由于高爾夫會所的高端定位,面對外籍客人是非常普遍的現象,需要得到鍛煉的是實際的日常口語訓練以及相關高爾夫專業的專有詞匯的積累,在發展外語能力方面,情境化的模擬口語訓練,相信對于高爾夫管理人員的口語能力會具有長足的進步。
高爾夫會所的管理與普通企業的管理有很大區別,作為高端服務行業的分支,同時也作為體育運動項目的組成部分,其管理與運營顯得更為復雜。目前高職院校的高爾夫人才實習制度基本完善,基本上每一位學生都有相應的會所進行實習。但是遺憾的是,這些學生的實習基本上側重點在于客戶的開發以及會所的宣傳,真正深入管理環節的少之又少,一方面出于內部管理機密的考量,另一方面出于會所管理的復雜,都使得管理人才的實訓變成了“銷售實訓”。并且,真正全方位的管理人才實訓不僅僅是會所與俱樂部的宏觀運營,物品的采購,人員的考勤,場地的維護,方方面面都是實訓的環節,那么實訓基地的建立就顯得尤為緊迫,一方面,實訓基地可以給予高爾夫各專業學生實習的崗位,另一方面,也可以承擔一部分的高爾夫教學和高爾夫練習工作。高爾夫實訓基地的建立需要資金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植,一個學校配套一個實訓基地并不切合實際,可以幾所院校共建一所實訓基地,這不僅有利于資源的合理分配與利用,同時也加大了各大高職院校高爾夫專業的交流與學習。最重要的是,實訓基地提供了高爾夫管理人才培養得天獨厚的條件。在實訓基地,無論是物品的采集,場地的維護,實訓基地實習人員的管理,實訓基地的運營,都可以完全模擬會所的運營,給高爾夫管理專業學生更加真實的管理環境,同時也有利于更深入的開展各個管理細節的模擬,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問題的暴露更加直接,教師的指導也更具針對性。這樣使得高職高爾夫管理人才的培養更加真實更加貼近實際也更具效率。
參考文獻:
[1]劉宗現.中國高爾夫產業分析[J].中國農業科學院,2008,(6).
[2]吳克祥.中國高爾夫產業可持續發展探析[J].特區經濟,2004,(9):136-137.
[3]劉文濤.廣東省高校高爾夫課程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9,(4). [6] 吳克祥,張弛.中國高爾夫高等教育的基礎建設與實踐[J].暨南大學學報,2008,(1).
[4]伍勇輝.國際化進程中的中國高爾夫旅游及教育[J].當代經濟,2008,(10).
中圖分類號:G71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149-01
作者簡介:柴妲,女,吉林農業大學 職業技術教育學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