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瑞
摘 要:作文的訓練是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為了改變傳統作文千篇一律、空洞空泛、毫無感情的缺點,體驗式作文被教育者廣泛應用。就體驗式作文出現的原因和存在的理由展開論述,重點對小學語文體驗式作文的教學方法進行總結,以便其他教育者參考和采納。
關鍵詞:小學語文;體驗式作文;教學方法
一、文學創作來源于生活
文學用現代的語言來描述就是用語言和文字塑造一種表現生活的形象。故而,文學創作來源于生活。又有說文學創作來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需要掌握的還僅限于讓自己的作文來源于生活。傳統的作文教學多數投機取巧,利用生硬的朗讀、背誦、模仿、套用把小學生的作文局限于一個固定的模板里。
學生一提到寫作文只有空泛的、模糊的概念,完全無從下手。他們人生伊始的文學創作并不是來源于生活而是來源于前人的“優秀作文”。甚至這些優秀作文并不是來源于小學生中的優秀學生,更多的是教育者站在大人的立場、評判者的觀點上創造出來的模板。
二、體驗式作文的含義
體驗式作文是教育者引導學生充分體驗生活、升華體驗進而完成文學描述的一種新型寫作模式。在新課改環境下,體驗式作文轉變了傳統作文教學中以老師為權威的狀態,它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活動和生活為主要創作來源,把學生作文與學校、家庭、人文和自然充分結合起來,教導學生創作出貼合生活實際的、真情流露的作文篇章。
體驗式作文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能夠引導學生發現生活的美好并提高自身的創造和表達能力。體驗式寫作并不僅僅局限于寫作這一個環節,它是一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自身形成一整套教學體系,包括體驗式作文的命題、體驗式寫作的過程以及體驗式寫作的評價。我們教育者必須從整個體系的各個環節出發,為學生創建一種完善的“體驗式作文”的教學環境,如此才能使體驗式作文的教學達到最好的效果。
三、小學語文體驗式作文的教學方法
1.基于體驗式作文的教學環節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必須保證學生的認真參與。教育者必須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如何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細節的習慣、如何提高學生關注生活和社會的自覺性,以及如何把生活中的瑣碎體驗轉換成文字表述的能力。這就需要學生有參與的興趣,仔細觀察生活,體驗生活。教育者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謹慎以待,避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
2.需要創建“體驗式作文”教學的環境。在命題方面多費心思,盡量挖掘生活中的真善美,聯系家長和社會各界共同參與對學生的引導和保護。同時,學生的創造力也是不能忽視的,教師要多組織學生進行野外觀察和實踐,在訓練學生表達能力的同時增加學生的寫作素材?!碍h境”一詞涵蓋了一篇作文形成過程中涉及的方方面面,學校、家庭、社會等都需要積極配合。學生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中,自然能夠更順利地體驗生活、觀察自然,打下豐富的寫作基礎。
3.把學生的基本自由還給他們,讓他們自由支配時間、眼耳口舌、頭腦及雙手。讓他們自由地去戶外、去山間、去叢林、去街道上、去游樂場,讓他們脫離課本、脫離范文、脫離空洞貧乏的想象,讓他們自己去觀察、去觸碰、去實踐、去分析、去描述,這樣形成的作文和文字才會真實、動人。否則,按照傳統作文教學及訓練的方法,學生整天埋頭書本,依靠前人余澤,陷入別人的思想里沒有自己的想法,整個社會都不會有真正發展,文學也必將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如此,教育改革終將是一句空話,解放思想也必會化為一紙空談。
4.教育者需要擺正自身的心態,改變作文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量化已經不再是衡量作文好壞的唯一標準,新的體驗式作文應該更注重質的體現、情感的表達。評價不再拘泥于文章的華麗和規整與否,而在于整個體驗的過程和體驗的加工效果。我們著眼的點不再是學生的作文是否符合考試的評價標準,什么等級對應多少分,而是整篇文章反映出來的學生在其體驗環節所得到的領悟。評價體系的建立要求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共同參與,同時教師的最終評價必然要符合體驗式的特點,同樣要融入自身的感情,認真對待,這樣,學生才更有動力參與體驗式作文的教學活動。
體驗式作文的教學符合新課改教學的模式,是新生的事物,必然會取代傳統的作文教學方法,成為廣大師生都喜歡的教育和學習方法。教育者應該主動推行和適應這樣的方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積極進行生活和學習體驗,積累足夠的寫作素材,把寫作當成一件有樂趣的事,而不是抓耳撓腮無所適從的任務。學生的經驗和感情在寫作的過程中厚積薄發,順勢而成,自身的審美鑒賞等各種能力也能同時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松泉,王相文,韓雪屏.語文教學概論[M].高等教學出版社,1999.
[2]張銀霞.試論小學語文作文的體驗式教學[J].都市家教,201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