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菡 謝玲莉 秦云 王嬰綺 姜欣
【摘要】本文主要圍繞橫向思維教學法在高職院校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進行闡述,以期能臨床教學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橫向思維教學法 兒科護理教學 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234-02
兒科護理教學是一門應用性突出的實踐科學,其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臨床操作、判斷及實際工作能力,最終目的是通過學校的短期理論學習達到綜合性應用人才需求。本文研究者綜合多年兒科教學模式,提出橫向思維教學方法,探討其在兒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情況,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本校2014級3年制護理大專班兩個(全為女性)。隨機選擇其中一個班級采用橫向教學法聯合縱向教學法作為實驗組(30人),另一班級學生采取常規縱向教學方法作為對照組(30人)。兩組在一般資料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教學方法
(1)實驗組:根據教學大綱要求,綜合目前現教學階段易混淆的相關章節制定采取橫向教學聯合縱向教學內容,同時給予參與教學者課前培訓,達到橫向教學水平;舉例教學支氣管肺炎,臨床上常見表現以發熱、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癥狀為主,肺部查體可聞及濕性啰音,胸部影像學檢查可見明顯斑片影,但實際應用到臨床,存在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對同樣具有發熱、咳嗽、咳痰的呼吸系統癥狀鑒別能力。(2)對照組:采取縱向教學法,系統從疾病的概念、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并發癥等依次闡述,學生的學習以垂直記憶為主,其教學時間、教學地點及授課老師均與實驗組一致。
1.2.2教學內容
以李素玲、謝玲莉主編的《兒科護理學》為教材,依據學校教學大綱具體要求進行相關內容教學。
2.教學評估
2.1問卷調查
采用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從學生感性層面了解教學反饋效果。問卷評價等級分別為好、較好、一般、較差、差,取分值5、4、3、2、1相匹配。
2.2理論考核
進行兒科護理學理論知識考核。考核采取閉卷考試模式。
2.3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描述,采用t進行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3.1兩組學生對2種教學評價情況
見表1。
3.2兩組學生理論考核成績結果比較
見表2。
4.討論
橫向思維方式是法國心理學家愛德華·德·博諾教授針對縱向思維提出的一種看問題的新程式、新方法,也稱水平思考法。主要通過觀察和探索不同事物在同一歷史時期的聯系,以及不同事物的特征對于事物整體進程的影響,并透過現象,發現事物變化運動的規律,預測事物發展的趨勢,這就是橫向思維。隨著時間的推移,橫向思維法逐漸向課程教學傾斜,但在護理教學中運用橫向思維法未見報道。
本研究采用橫向思維方法,通過對兩組護理生分別觀察傳統垂直教學模式與橫向思維聯合縱向傳統模式的教學療效區別。問卷反饋信息得出,橫向思維聯合垂直教學在課程氣氛、參與主動性、知識理解情況以及知識掌握情況、知識外延情況、教學課程設計合理、臨床使用情況方面均優于單純使用傳統縱向教學模式,而解決問題能力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進而在理論考試檢驗情況中得到印證,兩組在期末兒科護理學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可見,橫向教學法聯合垂直教學法改變了既往傳統單一的填鴨式模式,試圖從不同方面、從事物共性中尋求異常點,擴大思維廣度,從而在其他領域中得到解決問題的啟發。在兒科護理教學中應用橫向思維教學法,能夠將知識點進行橫向比較,拓寬思考寬度與廣度。
綜上所述,兒科護理教學使用橫向思維法聯合縱向思維,有助于學生在理論學習階段更好更快更深地掌握知識,并進行反向思考,以產生新的思想,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博諾,馮楊.水平思考法[M].山西人民出版社發行部,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