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小玲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9-000-02
摘 要 企業文化建設不是一項孤立的建設活動,而是企業經營哲學的體現,是全體員工共同價值觀的體現。企業文化建設無時不在,無時不有,其充分滲入到企業日常活動的方方面面,每一個環節,并對企業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對此,本文以企業文化建設為研究對象,旨在通過對企業文化的內涵、構成要素等的闡述以及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的重要性和建設途徑的探尋,來更好地確立并發揮出企業文化建設對企業乃至社會發展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 企業文化 構成要素 重要性 建設途徑
對于一個企業而言,良好的經營和管理是企業旺盛生命力的體現。而企業要維持旺盛的生命力,無疑需要多重保障才能得以實現。其中,先進的企業文化無疑是維持企業生存、發展的內驅動力之一。企業文化建設不是一項孤立的建設活動,其滲透到企業日常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是企業經營哲學的體現,也是全體員工共同價值觀的體現。而所謂的企業文化建設,就是對這一共同價值觀的確立,并通過此將企業員工吸引到企業的共同目標上來,以此來保障企業順暢、有序的經營,促進企業員工之前公平的競爭、和諧的相處,從而推動企業向著健康、良性的方向發展。
一、企業文化的主要構成要素
構建企業文化的主要要素有以下五個方面:一是企業的環境。環境是企業文化建設最重要的“硬件”之一。環境可以氛圍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兩個方面。所謂的外部環境通常指的是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形象等,而內部環境則傾向于企業內部的經營環境,也包括員工的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對于企業而言,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外界對企業的第一印象的好壞,因此創設良好的企業環境,也是構建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二是企業的價值觀。企業價值觀指的是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所信奉和遵從的基本目標和信念。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確立正確的價值觀是最核心的內容。在當代的行業競爭中,只有真正能夠以正確的價值觀為引導,確立“以人為本”都能人本主義思想觀念,才有可能在行業競爭中占據優勢。因此,在構建企業文化過程中,要十分注重對企業人文主義的發展和關懷,確立以人的發展為促進企業向前發展的動力和歸宿;三是企業的精神。所謂的企業精神,通俗地將就是企業的服務宗旨、觀念、目標等綜合的體現,是企業精神面貌的展示。四是企業的制度文化。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制度文化是任何行業生產、經營、管理中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制度文化主要反映的是企業在當前管理情況下的條例制定,需要與時俱進。企業制度、領導體制以及組織機構共同構成了企業的制度文化,為規范員工的行為提供了依據和方向,也是企業代表人物的行為文化的保證。因此,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要注重對企業制度文化的制定和管理,使其更加全面、系統且協調、有效。
二、現代企業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一)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
首先,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獨有的,是別人無法復制的,因而在此方面我們可以將有企業文化的企業與其他的企業能夠更好的區分,企業文化能夠代表的是一個企業的凝聚力,企業文化能夠真正的成為企業的靈魂力量,它可以有效的傳達企業的理念,運用獨有的企業形象去進行有效的宣傳,可以提高企業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企業士氣。其次,從經濟的角度看,物質富足,經濟發展較快,才能有文化的昌盛,這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
(二)企業文化對企業競爭力的影響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的一種精神力量,逐漸的正在日益被重視,這是經濟發展的需求,也是人們追求差異化的有效體現,因此,面對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的發展趨勢,我們應該讓企業文化起到積極的作用,努力建設并充分利用先進的企業文化,以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創建獨特的企業文化,能夠增加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和向心力,進而提升其服務質量,增強客人對酒店服務的滿意度,并最終幫助企業提升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當然,落后的、不適宜的企業文化也會反過來對企業的發展產生不利的、消極的影響,更有甚者還可能制約企業的發展。
三、現代企業文化建設的主要途徑探尋
(一)強化企業形象打造,進一步發展和提升企業文化建設
之于企業,在日益復雜的市場化競爭中,企業文化的適宜與否,直接關系著企業在競爭中“軟實力”的強弱,也關系著能否調動起員工實施企業戰略的重要保障。而企業要實現戰略目標,首要任務就需要建設優秀的企業文化品牌,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眾所周知,當今社會已進入形象和品牌消費時代。良好的企業形象一旦形成,就會成為企業的無價之寶。它不僅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還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尤其是處在同等檔次和水平的企業之間,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如同搶占制高點,是企業競爭的法寶。而企業形象的打造,離不開企業文化建設這個基礎,離不開企業文化要素的對外塑造。企業文化建設好了,就可以有清晰的思路去定義企業的主要功能,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提供滿意周到的服務,從而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以實現企業良性運營的最終目的。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經營者已認識到企業文化形象塑造的重要性,并自覺地運用“企業文化力”的作用實施經營管理。
(二)完善企業制度管理,解決企業文化建設“落地”問題
眾所周知,完善的企業是制度是保障企業正常運行的基礎。在企業文化構建方面,制度的建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隨著時代和社會地不斷發展進步,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將目光投向制度建設方面,并在不斷的發展中逐漸將其完善。總的來說,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考慮:一是建設承載著員工價值理念的各項管理制度,使其更符合人性化,這是企業文化制度建設的基礎,也是必須具備的重要硬件之一;二是利用企業價值理念對員工的文化約束力,通過強化這種約束力效果,就能起到規范員工行為的作用,增強員工與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創新載體落實,通過宣傳、培訓等手段讓員工學習接受企業文化, 了解企業歷史、價值觀、行為準則等內容,充分發揮企業文化的價值。
(三)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強調“以人為本”,為企業文化建設注入保障力量
“以人為本” 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理念,也是永恒不變的主題。縱觀國內外企業,大凡成功的企業在企業文化的建設上,都十分重視以人為中心。因此,在企業文化的塑造過程中,必須要強調“以人為本”。這里的“人”,既指企業的員工,又指企業服務的對象。然而,在眾多標榜著“以人為本”的企業中,真正能做到的卻并不多。因而,企業要想長久地立足,長遠的發展,當務之急就是做到對員工實施“人本化“管理,正確處理好管理者與員工、企業與員工、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系,切實做到關心員工,尊重員工,給員工以安全感,讓他們能夠在各種制度的約束下,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和才能,并提供最好的產品和服務。
四、結語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風雨砥礪,如今我國的企業已經發展成為社會主義經濟最強有力的策略軍。它們在發展過程中,除了面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外,還面臨一系列企業內部管理的問題,尤其是企業文化建設問題。因此對我國的企業來說,當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堅持自修,練好內功,努力建設符合現代化且科學的企業文化,以此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挖掘員工潛能,并發揮企業文化凝聚人心的效用,使企業以更加強勁的生命力和朝氣迎接未來的挑戰。
參考文獻:
[1] 郭朝軍.民營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與對策[J].魅力中國,2012(8).
[2] 耿荃盛.民營科技企業創建企業文化研究[J].民營科技,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