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羽南
(陜西師范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
維護正統還是觀念復辟?——電影《老炮兒》的意識形態分析
雷羽南
(陜西師范大學 新聞與傳播學院,陜西 西安 710119)
作為一部“現象級”的反類型電影,《老炮兒》扮演了商業市場攪局者。本片還被中紀委多次在大會中點名表揚,商業政治雙豐收。大多觀眾與筆者一樣,除了驚訝于這部電影在商業上的成功之外,也對老炮兒形象的立意、故事主題的傳達、導演意圖的表現等方面充滿疑問。為了解開這些疑惑,筆者將從電影文本本身出發,結合導演、演員、制作者的身份、立場等多個角度透析在敘事層面之下所隱含的諸多意識形態傳達。
老炮兒;文本分析;意識形態;觀念復辟
對六爺人物形象的塑造和小飛的背景設置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外地來京人員不僅帶來了全新的生活方式,更重要的是帶來了真正體現新時代力量的核心——資本。
總覽全片,六爺不斷地提醒觀眾什么叫做正義。《老炮兒》試圖用一個子債父償的故事來喚醒當下中國人尤其是男性身上所缺少的精神力量——某種不畏強敵、迎難而上的決心。誠然,導演的意愿是好的,但上述精神不僅一點也沒有傳達出來,反被徹底顛覆。六爺和小飛矛盾的最終解決并未像之前鋪墊的一樣由二人的自身力量決定勝負,事實上,將小飛父親貪污的資料發往中紀委的處理方式,恰恰表現了六爺不僅不具備知難而上的決心,也不具備與新勢力抗衡的能力。這看似大快人心的正義舉動卻反證了導演管虎對正義概念的認識——成王者,正義也。電影在之前絕大多數時間內所營造的六爺形象瞬間崩塌。
相比正義,北京人的“正統性”恐怕是貫穿在導演管虎創作意識中的最基本主線。這也正是其所隱含在故事之下想要表達的深層意識形態,即以正統北京人視角“審查”外地人在北京生活現狀的一個橫截面。羨人有笑人無的小市民心態卻在這次并不成功的審查中暴露無遺。可惜的是,本無過錯的家鄉意識被表達成了并不高級的“地方保護主義”,導演身上所反映出的這種小氣更加深了其心胸之狹隘,毫無皇城根下一國之都的恢宏。也從側面反映出人口隨資本遷入北京后,北京人群體的沒落和不自信。
這一點在張涵予飾演的悶三兒身上表現得更加明顯,其有一段刪節鏡頭可見端倪。悶三兒出獄后做代駕司機,遇一位醉酒顧客將悶三兒誤視作外地人粗暴對待,引得其人大為光火故意撞車。這段情節更加直白地表達了導演對外地人的看法,借發酒瘋人之口正式向所有在北京的外地人提問“你們到這兒干嗎來了?”但也不得不承認,這種狹隘的地方主義確實在當下社會中甚囂塵上,相信之所以刪除這段情節也正是因此原因。
在大量的反映文革時代生活的文學作品、電影電視中,最多的莫過于對該時期中國人的“生命原動力”進行大肆描寫——直白地說就是打架斗毆。究其原因,國家機器的停滯、社會秩序的混亂也催生了一種全新的公民秩序,即尚武的暴力規則。選擇對此種秩序進行回顧和反思,尤以北京這塊政治性地緣文化突出的區域為主。
首先,六爺引以為傲的“胡同混子”身份是多少底層人避之不及的歷史舊賬,影片中六爺的好友洋火兒就是一例。反觀六爺,知天命的年紀還用過家家式的價值觀衡量成人的現實世界,實在是幼稚可笑。其次,當與時俱進的“文革的一代”歷經磨難,在社會中站穩腳跟,來到電影院再看到六爺時,仿佛看到的全是自己年輕時叛逆的影子。正感動之余卻驚訝地發現,竟然還真有這樣的人存活于世,一面為這位“軸得不行”的大爺是那個特殊年代的犧牲品感到惋惜,一面又不禁心里暗罵一句。
文革意識,簡單來說就是——斗。“大院兒”是國有企業、單位和組織的家屬院,在文革中作為“血統論”的重要依據發揮了相當的歷史作用。“大院子弟”以保衛紅色江山作為自己畢生的重任。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社會階層的劇烈變化,曾經根正苗紅的他們在資本的沖擊下逐漸失去話語權。于是管虎再次將視角放在了沒落的精神貴族身上,更加巧妙地避開了易于察覺的“血統論”立場,選擇胡同里的六爺作為自己的傳聲筒。其意應不只是對該群體進行悲憫的人道關懷,更重要的是借他們的形象直抒導演本人之胸臆——江山還是我們的江山。
六爺時常掛在嘴邊的,正是規矩二字。這個規矩,有兩層含義。第一,規矩是江湖義氣和俠氣的集中體現,是民間在道德之上法律之下的一種自發約束力。其次,規矩則是凌駕于國法之上私法的同義詞。結合前文的分析,筆者認為,六爺所代表的一類人,正是“文革的一代”中出身最不好的一類人,他們年輕時斗狠耍橫無所不為只為能與出身好的大院子弟平起平坐,他們的規矩、豪氣、義氣和江湖俠氣都是自詡為紅色江山接班人的注腳。老炮兒在當下的沒落,恰恰反映了與管虎類似的“紅二代”集體不愿看到階級流變,妄圖永居廟堂之上的荒唐心理。“亂世出豪杰”的觀念深植于導演管虎心中,文革亂世以暴制暴,規矩大于法律的年代早已過去,在當下的法制社會體制下仍要暢談堂吉訶德式的故事,難免有追憶亂世、蠱惑人心之嫌。
J905
A
1007-0125(2016)11-0137-01
雷羽南(1990-),男,漢,甘肅蘭州人,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碩士,研究方向:影視劇作與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