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萌
【摘 要】社會需求的變化勢必伴隨著各行業的不斷改革與發展,而對于學前教育發展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不可忽視的是,目前人們對教育的社會價值更加重視,而學前教育的發展方向以及需求也具有更高的要求,而落實學前教育專項督導工作,不僅僅是政府落實的一項重要的政策,更是學前教育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體現出的是政府部門對教育行業發展的調控、監督以及管理職能,對于整體教育行業的發展也將帶來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項督導;探索思考;分析研究
0引言
簡單來說,督導工作是地方政府落實一次實地監督過程,而監督的方式可以通過下級政府的反饋、座談交流會、實際考察以及問卷調查等多種形式,特別是問卷調查方面,調查的對象可以為多類,即既可以包含各個幼兒園的教師,還可以包含一些幼兒的家長。而地區政府則需要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即督促下級政府部門對學前教育工作開展進行有效的督導與管理,這樣也能有效減緩各大城市普遍存在的“入園難”的問題,為學前教育的發展帶來新的契機。而筆者將通過本文,就當前學前教育專項督導工作開展方面,將提出相應的思考與研究。
1學前教育開展專項督導工作的意義
1.1教育資質的不斷提升
督導工作可以作為一種公共的監督管理工作,而政府的參與也讓更多幼兒園能夠獲得更多的政府政策扶植以及資金支持,特別是針對多數公立幼兒園而言,經費的來源不僅僅是來源于幼兒入托保教費用,同時還可以包含政府補助、社會捐贈等多種途徑。而且通過督導工作,政府部門與公立學前教育機構的交流會更加密切,同時能夠在資金不足時給予一定的資金撥款扶助,進而保證整個學前教育行業的健康發展[1]。
1.2師資力量的同步加強
通過督導工作落實,可以幫助政府部門即時了解公立幼兒園教師的編制情況,同時提供多種途徑,幫助幼兒園補充師資理念,完善師資隊伍。此外,通過督導工作開展,則可以讓對教師培訓工作開展更加規范,即如包含心理教育培訓、教學培訓、學歷培訓等等,而且能夠提供有效的培訓平臺,而且督導工作能夠細致了解各個幼兒園教師的工作情況,從而選拔出優秀精英教師進行重點培養,進而對其它教師帶來一定的指導與標榜作用。
1.3推動整個行業發展
雖然督導工作是由政府為主導,開展的一項監督檢查工作,但是督導工作本身開展并未對督導對象的類型進行限制,即無論是公立、私立幼兒園,都要接受督導工作,而且督導工作主要正對一些“三無”幼兒園進行排查和整頓,其目的主要是解決行業混亂、幼兒教學效果不佳的問題,而且督導工作還需要與公安、工商、衛生、教育等多個政府部門進行聯合,進而保證對行業風氣能夠達到一定的整頓與凈化效果,同時加大監督管理的程度,進而保證整個學前教育行業朝著快速、健康、科學的方向發展[2]。
2學前教育專項督導工作的各個流程
2.1督導提案的決策
無論是怎樣的專項督查都需要依靠完整、科學的督導提案進行指導,而且提案中會確切顯示督導的內容、流程、操作規則,而且具有較強的可控性。此外,督導輔助人員應當在督導工作落實前開展相應的培訓流程,對于督導的具體流程了然于胸,對于督查的方式應當足夠嫻熟,而且具有明確的工作責任分配,并且清晰了解過督查目標的關鍵點,同時完善當前的責任制度,保證責任與職位完全對等,另外對于督查的目標幼兒園,則需要考慮其資質、類型、管理情況、師資、設備條件以及教學水平等等,而且需要針對各類幼兒園提出不同程度的指導與提示,同時完善督導前的準備工作。
2.2完善隊伍構成
對于督導工作開展而言,還需要完善督導隊伍的構成,特別是人員構成,不僅僅是需要專業的督學人員,因為這些人員未能真正既然怒到幼兒園的日常教學中進行了解,而且針對教學管理工作是否能夠在幼兒園的工作流程中落實也未能了解,更談不上洞察落實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了。因而完善督導隊伍的構成也是督導工作開展前注意需要重視的要點。除了需要邀請教學指導的相關專家參與督導以外,還需要特邀知名幼兒園的園長、優秀幼師參與到督導工作中,而且應當構建督導人員數據庫,每次督導工作開展前人員選擇則需要從各地區的幼兒園園長、骨干教師、教研部負責人等人群進行篩選[3]。
2.3細化督導流程
對于督導工作而言,開展不僅僅需要具有大局觀念,同樣還需要落實到細節過程中,根據幼兒園的差異進行調整,特別是針對工作要點的調整,把握好工作落實的力度。此外,考慮到各個督導隊伍的構成一般是通過專業培訓與挑選,而且職責分明,所以檢查與督導工作的方向也會包含多個方面,即如隨堂聽講、座談會、采訪調查、問卷調查等等,而且評估更具有客觀性、綜合性與科學性。
3未來學前教育專項督導工作改革面臨的挑戰
3.1工作的客觀性與公正性
由于督導工作開展主要是保證廣大幼兒園的科學運用,帶動學前教育行業的進步,因而在督導過程中,要保證客觀性與公正性也是未來工作改革需要優先重視的問題,特別是督導人員構成的復雜,而督導對象與個別督導人員也存在一定的關聯性。例如督導人員為公立幼兒園的園長與一些私立幼兒園是競爭關系,甚至產生了矛盾與糾紛,進而導致督導工作評估帶有個人情感,缺乏公平、合理、科學;再者,還有一些督導人員隸屬督導對象幼兒園,則會在督導工作中出現避重就輕、模糊觀念,甚至會出現縱容包庇等問題,導致督導工作流于形式化。而要保證督導工作達到預期的作用,保證督導與評估工作的客觀性與公正性是必不可少的。
3.2增強督導工作的隨機性與目標性
傳統督導工作都是實地檢查,雖然能夠表現出一些幼兒園的監管問題,但是部分幼兒園會考慮自身利益隱藏部分問題,進而導致督導工作的真實性與有效性無法保證。要改變這一狀況,則需要增強督導工作流程中的隨機性與目標性,首先,隨機性主要是指督促工作開展的隨機性,即工作不能按照正常的“明察”流程,更應當落實“暗訪”流程,從而避免出現“結果管理”,而不是預期的“過程管理”。此外,需要保證督促工作的目標性,即工作需要有幾個關鍵的側重點,而不是盲目進行開展。
3.3普及“電子文檔”評估方法
對于督導工作而言,一般評估過程主要根據督查結果進行評估,而傳統紙質記錄的方式往往較為復雜,而且查詢存在不便,而教育局則應當構建電子信息網絡平臺,同時要求督促小組以電子文檔的形式記錄每次督促的結果,而且信息平臺提供用戶名密碼管理、文檔信息查詢等功能,進而保證督導工作的流程更加科學與規范。
3.4強化督導人員素質與意識
對于督導工作而言,要保證工作開展的科學、有效,還需要不斷強化督導人員的素質與責任意識,對一些社會不良風氣,即如索賄、受賄等等都應當重視,同時對于相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并且落實責任制度,要求每個督導人員履行自身崗位的責任,如實匯報督導結果,嚴格執行督導流程與方法,從而督導機構能夠在社會中能夠體現出公平、誠信的形象。
4結語
總而言之,學前教育的督導工作開展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而且需要面臨諸多問題,雖然目前督導工作的開展已經初見成效,特別是在學前教育整體教育資助的提升、教學水平的增強以及整個行業的發展等方面,當然,對于未來督導工作的改革和發展,需要面臨更多的挑戰,即如工作開展的隨意性與可控性、評估的科學性與便捷性以及人員的素質意識等等,也亟待相關部門重視與解決。
參考文獻:
[1]李琳.以發展性評估理念為指導,著力構建學前教育督導評估體系——上海市學前教育督導評估體系建設探索[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4,01(01):22-24.
[2]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試點先行學前教育督導穩步推進[J].北京教育(普教),2013,01(01):14-15.
[3]蘇宓.學前教育專項督導的探索與思考[J].北京教育(普教),2014,11(11):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