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玲
摘 要: 自從合作學習這一概念在美國重新興起,直到現在這幾十年,世界各國都抓緊根據本國實際情況研究合作學習策略和方法,一時間,合作學習風靡全球。我國也不例外,國家現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更將合作教學作為一種先進理念引進我國。但現在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合作學習的實施并不徹底,或者說只是開展了一些形式化活動。本文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教學現狀、意義、策略和方法等進行研究,旨在為我國教育界高中語文教學中關于合作學習相關方面的問題提出一些心得和建議。
關鍵詞: 高中語文教學 合作學習 策略與方法
語文是我們從小學到大的一門學科,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是這種緊密的聯系有時成了學生學好語文的羈絆。目前來說,語文在很多學生心里僅代表說話和升學考試。從小對言語、文字的熟悉,更使這門學科對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神秘感。但在社會飛快發(fā)展的現在,要想順應時代潮流,必須對我國傳統教育模式進行改革,由原來“授人以魚”轉向“授人以漁”,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使學生在飛速發(fā)展的社會中快速掌握合適的知識與技巧。“學會學習”成為大家的共識。基于此,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課程學習新理念——建立自主、探究、合作的新型學習方式[1]。近些年,我國教育界許多專家對合作教學進行了研究與探討,但是目前看來,實踐環(huán)節(jié),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性教學還處于起步階段,尚不能將合作學習與教學緊密結合,使合作教學停留在表面。
一、我國高中語文教學進行合作性教學的現狀
1.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不足。根據在某市中學做的調查可知:知道并了解合作學習的學生僅占8.8%,而將合作性學習僅僅當成一種暫時性活動,認為并沒有實際收獲的占26.75%,充分表現出我國高中教師和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不足。
2.教師不敢積極實踐。由于對合作教學并不十分了解,再加上高中生高考壓力大,因此一些高中教師雖然認同合作學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適應能力,但面對高考,部分教師還是認為合作學習花費的時間較多,得不償失,因此不敢輕易進行合作教學實踐。
3.教育部門缺乏明確的指導措施。雖然教育部門積極進行課程改革并倡導,但相關部門對基層教育缺乏明確指導措施。造成現在基層教學中存在一個很大問題,新課改趨于形式。教師僅在公開課上按照課改的要求,平時教學中依然缺少合作教學。
4.學生閱讀量少。在高考壓力下,一些語文教師已經放棄讓學生進行大量的自由閱讀和思考,使學生閱讀面僅停留在課本。長此以往,就算教師真的讓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合作探討,那么學生的答案想必也是缺少創(chuàng)意性。
5.存在濫用合作學習的情況。有些教師對合作性教學的把握并不恰當,存在濫用情況。如講解《鄒忌諷齊王納諫》這篇課文時,讓同學們就進諫形式和結果進行合作學習,但在課文中這個問題的答案十分明顯,學生閱讀課文后便可得知,沒有討論的必要,這種合作學習便是浪費時間。
二、對高中語文教學進行合作性教學的必要性
1.學會合作是適應時代的必然要求。合作是人類社會進步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社會飛快發(fā)展的當下,只有在學生時代就掌握合作學習能力,才能在以后更適應社會,才更容易成功。脫離合作,一個人的力量和精力總是有限的,單打獨斗是無法順利成功的。
2.合作學習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必經之路。合作意識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而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最好的方式,有效的合作學習可以強化學生的集體意識,更能在互相合作學習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并且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的合作教學可以拓寬學生知識面,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3.合作學習對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有很大作用。傳統教學中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不利于課堂氛圍的營造,往往高中語文課氣氛沉悶,師生互動較少。進行合作學習可以讓學生充分發(fā)表見解,在與其他人的思維碰撞中使學生成為交流主體,有利于學生克服不敢發(fā)言的弊病,提升與人交流的能力和勇氣,提高心理素質。
三、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應用合作性教學的方法
進行有效的合作性教學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準備階段。想要使合作性教學有效果,首要目標就是教師與學生的課前準備工作要做好。對教師來說,應當提前幾天將下一篇課文的全部內容吃透,對什么樣的問題適合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再三思考,對于那些學生很容易就從課本上得到答案的問題不應該花大的精力,而應該想一些值得學生討論、能增加學生知識儲備的問題。然后提前一至兩天先將自己準備的問題告訴學生讓他們預習及思考,或者對一些資料進行收集。如講解《祝福》這一課文時,對于祥林嫂遭遇的不幸和結果,同學們通過閱讀課文就可以找到答案,如果教師的問題是“真正殺害祥林嫂的兇手是誰”,那么學生的答案肯定有分歧。這樣的分歧促使學生進一步探究,通過合作學習,發(fā)現除去表面原因,真正逼死祥林嫂的是當時的社會,是封建迷信和禮教害死她的[2]。
2.實施階段。由于我國課堂教學基本都是大班額,因此只能通過小組形式進行合作學習。教師應在每個小組選定組長,提出問題后,由小組長進行協調、角色分工,如記錄員、匯報員等,注意角色之間經常互換,以便所有同學都能得到鍛煉。合作學習結束后教師應讓每組匯報員代表本組發(fā)言并進行點評與指導。
3.評價階段。合理的評價對學生正確進行合作學習有促進作用,高中語文教學中,不能單單靠成績判定一名學生的語文水平,教師應對學生合作學習時的參與程度、創(chuàng)新意識、合作能力、討論能力等分別進行評價。
實踐表明,有效的合作學習能提高學生的成績,增加知識儲備,改善師生互動中存在的問題。雖然目前我國高中語文教學中合作教學成果并不太明顯,但只要相關部門和教師共同努力,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解決一些難題,就能有效促使學生往更深層次思考,增強學生合作意識、創(chuàng)新能力。
參考文獻:
[1]朱萬香.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教學組織策略探析[J].教學研究,2013,02:86-89+124.
[2]顧春紅.試論合作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D].上海師范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