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玲
摘 要:問題情境是新課改下所倡導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也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提高學生探究能力的重要方面。所以,作為新時期的數學教師,要從教材出發,要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出發,通過創設多種有效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究,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課堂投入程度,培養學生的能力,同時,對學生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問題情境;生活化問題;故事性問題;開放性問題
在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我們的數學課堂一直采取的是教師一講到底的模式,留給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時間很少,甚至可以說沒有,導致學生一直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嚴重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所以,為了改變這一現狀,也為了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為了提高學生能力水平,使學生獲得良好發展,在教學時,我們要創設有效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這樣不僅能夠保持學生長久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能力水平,而且對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從以下方面入手對幾種問題情境創設進行論述。
一、生活化問題的創設
我們一直都知道,數學與生活有著密切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但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卻一直將這兩者分開,學就是學,應用就是應用,導致很多學生從思想上都認為理論與實踐是結合不到一起的,嚴重不利于學生綜合能力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高效課堂的順利實現。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投入度,也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在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把具有生活化的問題與實際教學結合在一起,以確保學生在實際生活應用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提高數學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小數除法》時,為了有效地將數學與生活結合在一起,也為了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更為了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在教學時我組織學生思考了下面幾個與生活有關的問題,如:
問題一:某商店中,一包牛奶11.5元,里面有5小包,請問,每小包多少元?
問題二:甲文具店2支筆需要13.6元;乙文具店3支筆需要19.5元,思考:甲乙兩文具店的筆哪個比較便宜一些?
……
對于這些問題在生活中我們是常見的,家長也經常會這樣進行比較或者是計算,所以,創設這樣的生活問題情境不僅能夠讓學生產生共鳴,引導學生走進這熟悉的生活環境,而且對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提高、對高效數學課堂的順利實現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入手來創設有效的問題情境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進而為學生的發展作出貢獻。
二、故事化問題的創設
故事是小學階段學生最喜歡的一種方式,是滿足現階段學生學習特點的,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熟悉的故事情境入手來重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故事化的問題情境中找到學習的樂趣,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教學《長方形的體積》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為了培養學生的能力,更為了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我以“三只小豬”的故事為藍本進行故事講述。即:三只小豬成年后,豬媽媽想讓他們搬出去住,老大蓋的是長為1.8m,寬為0.8m,高為2.3m的稻草房子,老二蓋的是長為1.5m,寬為0.9m,高為1.8m的木頭房子;老三蓋的是長為2m,寬為1.5m,高為1.5m的磚房子。比較三只小豬哪個蓋的房子比較大一些?組織學生在這樣的故事情境中思考問題,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課堂投入度,而且對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提高,對學生問題思考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創設有效的故事情境來引導學生探究,以確保學生在探究和思考中運用知識,鍛煉能力。
三、開放性問題的創設
開放性問題的探究是拓展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在素質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搭建開放性問題探究的平臺,要鼓勵學生在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而為學生健全的發展做好保障工作。
例如,在教學“找規律”性的試題時,我組織學生對下面幾道開放性試題進行思考,如:(1)一瓶維生素有60粒;(2)平均每天吃6粒;(3)吃了4天了;(4)吃了24粒了。組織學生自由組合上述的四個條件,自己出題,自己解答,這樣的過程不僅能夠保護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且對學生展示靈活應用能力,為學生數學素養的形成做好保障工作。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作為新時期的數學教師,我們要立足于數學教學,要通過組織多種活動來鍛煉學生的問題探究能力,引導學生在有效的問題情境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楊坤.情景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3(18).
[2]王淑杰.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新課程(中),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