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科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重點和關注的焦點漸漸從學生的成績轉化為課堂的教學效率,也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個轉變的過程中,有效的教學方式占了極大的比重。恰當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教師創建一個高效的數學課堂,在這種課堂上,學生不僅可以獲得知識,還能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創造性思維能力等。
關鍵詞:高效課堂;小學數學;教學方法
課堂是實現教與學最基本的組織方式,要想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首先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將學生當成是知識的接收者而不是探索者;把自己當成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不是引導者,這就導致了教學設計始終圍繞著自己而設計,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感受。要改變這樣的教學狀況,只有通過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把學生當成課堂的主體,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問題,并尊重每個學生,以創建一個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為目標,才能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筆者通過自身的教學實踐,總結出以下幾點打造數學高效課堂的要素。
一、設計有趣的導課,創建輕松的學習環境
上課之前進行有趣的課堂導入,可以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把關注的焦點集中到教師身上。比如:“四邊形”這節課,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剪出長方形、正方形、不規則四邊形的紙片,還可以準備一些學生愛玩的“四角”等。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思考生活中和紙片相似的圖形,很多學生一時間不知道從哪方面思考,筆者就引導學生想象家里吃飯的桌子是不是有四個邊?經過這么一提點,學生立刻就想出了很多的例子。為了活躍課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包含數學圖形的圖片,而且這些圖片涉及的不僅僅是四邊形,還有三角形、圓、梯形等各種圖形,豐富多彩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圖形的魅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整個課堂一下子就活躍了起來。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教師的身上,教學效率有了明顯的提升。
二、引導學生進行預習,珍惜寶貴的課堂時間
在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忽視預習的作用,很多學生在新課開始時根本就沒有預習。這樣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就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幫助學生熟悉新課,延緩了教學的節奏。為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并在預習的過程中總結自己的問題,集中起來在課堂上進行提問。學生第一次預習的時候往往不知道怎么去學習,也不知道從哪個方面去思考。這時教師不妨抽出半節課的時間帶領學生預習一次新課,并在每次預習之前都設計好問題,讓學生通過預習進行解答,這樣帶著問題的預習會更加有效果。比如:“小數乘整數”這節課,筆者給學生設計了這樣幾道題:10×2.5,20×5.1,3.2×10,2.6×42,3.5×21,然后讓學生通過預習進行解答。學生在看到這些題的時候不知道如何下手,筆者就告訴學生,可以通過課本上的例題,進行對比解題。之后,學生的表現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大部分學生都是先看一遍課本,然后就開始計算;有的學生對比著書上的例題進行計算;有的學生則是先研究書上的例題,并做一遍例題再進行解答;還有的學生一直在鉆研例題,并在理解例題之后才開始做題。在課程快結束的時候,筆者讓學生將自己在解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寫到了紙上,并收了上來。學生的這些問題就是上課時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在帶領學生進行過一次預習之后,學生就對預習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這時,教師就可以在每次新課之前給學生布置一些問題,讓學生通過預習進行解答。這么做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并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三、分組學習,同學之間相互答疑解惑
教師在正式上課的時候可以將班級內的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由于上課之前已經讓學生預習過新課,因此學生對新課有了自己的見解。將學生進行分組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小組內討論各自的問題,讓學生進行組內互助,最后把小組內共同的問題交給教師,這樣就可以針對地進行講解。比如上文提到的例子,在筆者教學的過程中就發現,學生對如何將小數看成整數這一點始終理解不透徹,并且還有的學生現在不能熟練地掌握豎式計算。了解到這些之后,筆者就這些問題進行了集中的講解。并且由于學生提前對這節課進行了預習,對于一些概念性的敘述,筆者都是一帶而過,課堂的重點放在了解答學生的疑惑之上。這樣有針對性的教學可以極大地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而且分組學習的方式可以讓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競爭關系和監督關系。在一節課講解結束之后,教師可以針對課堂上的問題給學生布置幾道數學題,并讓學生小組內進行討論解決。
總之,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需要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通過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我們相信,只要正確運用這些教學方法,就能夠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計浩淵.試論如何提高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J].學周刊,2016(24).
[2]李盈.打造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實踐與探索[J].學周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