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于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提出目前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存在教師的選拔、聘用制度不健全,教師的培養、培訓體系不夠完善,部分專業的教師職稱評審標準與職業崗位要求相背離等問題,需要通過完善教師選拔聘用制度、提高職業院校教師的地位待遇、創設四個培訓平臺,提升專業教師的“雙師”素質、建立獨立的高等職業院校職稱評審制度,以大師工作室為載體,打造高水準專業教學團隊。
關鍵詞: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大師工作室
一、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師資隊伍建設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具體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1.專任教師數量快速增長,數據顯示,2000年,我國高職院校專任教師總數為8.66萬人,而2013年,我國高職院校專任教師總數已達到43.66萬人,其增長速度驚人;
2.專任教師隊伍的職稱和學歷結構不斷優化,有力地支撐了我國高職教育的持續健康發展以及教學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入;
3.通過外出培訓、赴企業掛職鍛煉等方式,專任教師的技術技能能力得到了穩步提升,據統計,2002年高職院?!半p師型”教師總量為1.87萬人,2013年該數量已達15.98萬人;
4.兼職教師隊伍不斷壯大,有效地加強了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環節,促進校企之間建立了深度的合作關系。
二、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
2014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對高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目標,在這一背景下,我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除了要突出職教性、彰顯高教性、凸顯行業性[1],還要滿足新時代的要求:專業性、開放性、終身性、國際性等[2]。雖然高職教育經過近年的大變革、大發展,整體而言,教師的數量和素質水平已經大幅度提升,但是面對新的要求,高職教師隊伍建設存在以下突出問題:
(一)教師的選拔、聘用制度不健全
長期以來,我國職業教育缺少獨立的教師資格標準,而一直沿用本科院校的高校教師資格標準,但是眾所周知,高職教育與本科教育存在很大不同,造成了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專業化進程的遲滯,出現了行業中有技術技能的人才由于學歷的教師無法進入高校任教,而滿足任職條件的多為學歷層次較高卻缺乏技術技能的高校應屆畢業生。
(二)高職院校教師社會地位、工資待遇不高
與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相比,高職院校教師在工資待遇、社會地位、住房環境等方面普遍偏低,造成了教師隊伍流失率較高、穩定性較差。
(三)教師的培養、培訓體系不夠完善
眾所周知,高職院校招聘的新進教師大多數為普通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其本身缺乏職業教育所需要的技術技能,必須要通過入職之后的培養、培訓進行快速提升,但是目前來說我國缺乏培養高職師資的專門機構,只能通過高職院校內部對新進教師進行的入職培訓、每年寒暑假部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針對專業骨干教師進行的國家級和省級培訓項目進行提升,因此整體上來說提升速度較慢,不得不說已經成為了制約高職教育快速發展的瓶頸。
(四)部分專業的教師職稱評審標準和職業崗位要求相背離
當前,我國大部分省份一直沿用普通高校職稱評審體系開展高職教師的職稱評審工作,顯然是不大合理的,尤其是對一些重技術技能的專業就有失偏頗。以烹調工藝與營養專業為例,該專業對教師本身的廚藝水平、教學水平要求相當高,但是大多數烹調工藝與營養專業教師在學術論文的撰寫和縱向課題的申報上存在短板,造成烹調工藝與營養專業以烹調技能見長的副教授以上職稱教師較少,反而以飲食文化為研究方向在職稱評審中更具優勢,因此容易將高職骨干教師的發展方向引向學術研究,而非在高職教育中更加重要的技術技能積累、社會服務能力等。
三、以大師工作室為載體的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分析
(一)完善教師選拔聘用制度
高職院校雖屬于高等教育系列,但是從本質上來說,其與高等教育中的本科教育在人才培養的目標、培養的方式、過程等方面均存在較大的不同,那么在選拔、聘用教師時,教育主管部門的評定標準或者門檻也應有所區分,需花大力氣研究制訂高等職業院校教師任職標準和準入制度。
(二)提高職業院校教師的地位待遇
教育主管部門可以通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實施崗位績效工作制度,以弘揚“工匠精神”為契機,大力表彰在職業教育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和教育工作者,爭取產生較大的社會反響,從根本上切實提高職業院校教師的社會地位、職業尊嚴感和工資待遇水平。唯有如此,才能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投入到職業教育建設中,形成一支穩定的教師隊伍,保證職業教育質量的穩步提升。
(三)創設三個培訓平臺,提升專業教師的“雙師”素質
以行業、企業為平臺,專業教師應該深入行業和企業第一線,了解行業、企業的實際需求,秉持為行業、企業服務的辦學特色,培養教師的雙師素質。一些高等職業院校青年教師比例偏高,但是中青年教師中缺乏行業、企業一線工作經驗的應屆高校畢業生數量較多,由于缺乏實踐經驗、專業技能,往往教學中理論性、學科性和系統性較強,卻淡化了職業性、實用性以及專業針對性。以烹調工藝與營養專業為例,為了提升專業教師的職業技能素質,學院可以為每位專業教師建立專屬的實踐活動檔案,教師必須帶著在日常專業和課程建設中遇到的一些問題,走進行業、企業,在實踐中尋找答案。
以專業建設為平臺,專業建設包含的內涵十分廣泛,包括專業理念的形成、具體專業建設環節設計、教學內容的建設以及專業特色的最終形成,需要每一位專業教師積極地參與其中,并且在建設中體驗、提升教學理念和教學水平。
以社會服務為平臺,激勵所有專業教師積極地參與企業生產實踐,完成從教書匠到教學研究者的轉變,再從教學研究者蛻變成雙師素質突出的專家型高職教師,掌握最新的高職教育教學理念,及時充實、更新、提升專業知識和技能,具備達到行業、企業技術標準的職業能力。
(四)建立獨立的高等職業院校職稱評審制度
針對高等職業院校專業教師的特點和業務導向,制定并執行獨立的、與本科教育有區別的高等職業教育專業教師技術職務(職稱)評聘辦法,實行教師專業技術職務分類評審制度[3]。針對烹調工藝與營養等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可以制定兩套職稱評審途徑,將師資隊伍大致分為兩類,一類為以飲食文化為研究方向的學術研究型隊伍,另一類為以專業技術技能資格、行業企業影響力為考核標準的實踐操作型教師,提升專業技術技能在職稱評審中的重要性,避免將高職骨干教師的注意力和專業努力方向均引向學術論文和縱向課題的研究上。
四、結語
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占據不容小覷的地位。高水平技術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水準的專業師資隊伍。但是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是一項的龐大工程,必須把握其基礎性、系統性、戰略性、持續等必須從特點,從制度建設層面出發,進行全盤考慮、統籌規劃,最終形成合力[4]。唯有建設高水平的師資隊伍,才能培養出適應行業發展需求、在企業中有較強競爭力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周建松.提高質量: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著力點[J].教育研究,2012(01).
[2]邵建東,徐珍珍.現代職教體系下高職師資隊伍建設的訴求、問題與路徑[J].中國高教研究,2016(100).
[3]林宇.高等職業院校師資隊伍建設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15(01).
[4]虞鋼.行業性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建設[J].教育發展研究,2012(23).
作者簡介:蘭田(1987-),女,管理學碩士,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