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企業薪酬調查和信息發布制度的建立,對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加強社會管理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是深化工資改革的重要內容。它的意義體現在支撐政府決策,引導市場流動,改進公共服務,提供調資依據。鑒于薪酬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一般企業在進行薪酬設計的時候,都會選擇參與薪酬調查,不僅僅是因為它能提供企業薪酬設計的參考標準,而且還能提升企業薪酬體系的市場競爭力。企業內部需要高管、中層管理以及統計人員相互溝通協調,文章重點論述某企業薪酬調查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
關鍵詞:薪酬管理 薪酬調查 薪酬工資
中圖分類號:F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0-267-02
企業薪酬調查是由政府定期組織實施的以企業中不同職業勞動者工資報酬水平和不同行業企業人工成本狀況為調查內容的抽樣調查。它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礎性工作。但是目前很多企業在薪酬調查中是存在一些問題的。薪酬調查的崗位與實際崗位存在差異。這個實際上牽扯到企業特征和職位匹配的問題,很多企業調查往往就是很簡單地統計一下該崗位的薪酬水平,沒有具體去考慮所調查崗位在職責方面的差異。其次是調查的薪酬信息不全。很多企業參與薪酬調查,為了更省錢,只是調查一下相關崗位的市場薪酬水平。企業不僅需要了解崗位的薪酬水平,而且還要了解具體的薪酬結構,包括福利信息、薪酬激勵項目等。另外,調薪應該說是很多企業中的難點,但是又是必須進行的工作內容,這時候企業在進行薪酬調查的時候就不妨了解一些市場中相關企業的調薪幅度、時間、周期和方式等,只有全面地了解市場薪酬數據信息企業才能更好地進行自身的薪酬設計。最后是調查方式不合理。這種情況在大型企業一般很少見,但在中小型民營企業中較常見。
現以某企業為例論述此次薪酬調查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辦法,2016年6月某市開發區勞動局要求某企業上報企業薪酬調查系統中的薪酬兩表。在這次調查過程中發現存在以下問題。一是2016年此次企業調查的人數確定難:因合并重組等原因,某企業報地方上1000多人,報稅務局700多人。企業決定此次收集范圍人數200多人,用工形式為合同制用工和勞務派遣用工兩種。其中合同制用工人數60多人,勞務派遣用工100多人,分布在20多個實體中上崗。調查中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實體(統計局沒給發通知)也統計在該企業中,此次按勞動局要求單位人數250人以內的可抽樣調查50人,此次上報薪酬工資抽樣調查人數53人,企業人工成本表由財務部提供。二是參加工作的時間確定難:有的工人反映在企業上班已好多年,但直到2013年才和勞務派遣公司簽了合同。還有2014年和企業簽了合同,但2015年企業才安排上班。最后決定以簽合同的時間定為上班時間。以上兩點同時反映出企業管理決策出現了困難。三是薪酬調查中發現績效工資所占比例不規范,有的單位績效工資發放過高,有的人員勞動報酬達不到最低工資(休息期間),工資中個人所得稅問題,獎金發放的歸類問題,工資發放中有的實體沒有規范薪酬管理。如沒有按基本工資、績效工資、津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分項做表,加大了此次統計上報的難度。四是從事工資發放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和實時學習的素質差,給此次統計上報增大了難度。如工資表中不及時更新繳費基數、不按新最低工資標準執行工資發放,其它加班加點工資的歸類、獎勵績效所占比例等問題都有待高水平專業性人才來解決。五是企業人工成本表數據收集過程中出現了以下問題:各實體財務上沒有完全對應的分科目記賬,大多實體沒有快速提供薪酬工資統計的能力。企業應加強對會計、統計從業人員的實時培訓,以便今后更快更好地提供薪酬工資統計資料。六是各科室內、各實體內部分工明確,但缺乏相互配合,部分單位在此次調查中還有扯皮現象。從完成任務上來說各實體雖都能及時上報,但工作效率不是太高,人員的業務素質也有待提高。七是在不同的企業中崗位的職責和分工是不相同的,因此企業需要注重崗位之間的差異和匹配度,否則就是調查出來的薪酬數據也是不準確的。企業人工成本表和薪酬工資表如表1和表2(見第267頁)。
此次調查報出時間為2016年7月,為了便于各單位上報,企業從2016年6月開始由專人收集薪酬調查資料以便及時上報勞動局。由于企業所涉及實體較多且所處地理位置分散(有的單位常年在野外),所以為了方便大家企業由專人建立了工作群和工作郵箱,這樣各單位的聯系便利起來。統計人員有時為了收集資料還要到野外一線去,企業中統計人員的這種敬業精神和創新精神值得大家學習。這里企業高管、中層管理、以及統計人員相互溝通協調的重要性顯現出來,各單位統計人員之間的相互溝通互助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和長期形成的工作經驗以及應變能力,決定了他完成工作任務的成敗。企業今后一定要重視培養員工的忠誠、敬業、積極、負責、效率、結果、溝通、團隊、進取、低調、成本、感恩意識,以便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希望企業今后多加重視人力管理的重要性,為企業招錄有一定人力專業水平的員工和提升高層管理的人力專業知識以利于企業的管理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2016年企業薪酬調查培訓手冊[c].山西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2016.5
[2] 做一名讓領導很舍不得的員工[z].遠達人力資源,2016(5)
(作者單位:山西省地質勘查局二一五地質隊 山西晉中 030620)
(作者簡介:王衛亞,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