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剛(渭南技工學校,陜西 渭南 714000)
?
淺談中職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文剛
(渭南技工學校,陜西 渭南 714000)
摘要: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育要面向現代化、知識化,就必須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技能人才。本文從學校、教師和學生三個方面分析目前中職體育教學所存在的問題以及探討解決問題策略。
關鍵詞:中職體育;教學問題;教學對策
當今社會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未來社會發展更多地關注人的自身發展,身心健康是人們的需要,未來社會競爭日趨激烈,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人們付出更多的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因此,中職學生的身體素質如何,將對他們以后是否能順利完成工作任務產生重大影響。只有做好體育教學工作,真正增強學生體質、發展學生體能、培養良好思想品質和協作精神,才能在競爭中顯示優勢,以適應未來社會生活。
(一)學校因素。
首先,學校重視不夠。許多中職學校領導認為中職教育的重點是技能的培養,所以學生的身體健康教育沒有引起他們的重視,甚至還存在著忽視體育的傾向,使體育教學流于形式,沒有落到實處,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缺乏有效的獎罰措施。
其次,體育教學資金投入不足,導致教學場地不夠、教學器材匱乏。目前多數中職學校由于只關心學生技能的培養,很少把資金投入在體育教學上,就連教學所需的場地、器材都短缺。尤其是在城區學校,校園建設受到限制,有些學校連個像樣籃球場都沒有,更別談標準的田徑場、足球場等。與此相反,多數農村學校,有了場地,但器材缺乏,也很難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運動。體育教學沒有足夠的物質保障,也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再次,在中職學校的體育課程設置上,多數學校沒有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要求去執行,經常是可開可不開,或者只開一年,甚至就不開。
(二)教師因素。
首先,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素質不高。中職學校體育教學被弱化,造成對體育教學重要性認識不足,對體育教師的培養、進修一直沒有落到實處,多數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師依舊只有中專或大專水平,本科以上很少。而高素質的體育教師引進不夠,這就造成了體育整體師資水平不高。
其次,體育教學內容、方法單一。首先由于學校不重視,也對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要求不高,所以許多教師得過且過,課堂教學依舊是傳統式教學方法,經常是“自由式、放羊式”;課堂教學既無規范的動作,也無豐富的教學內容,長此以往,課堂的教學效果普遍偏低。因此這些表現都反映出教師責任心不強,對體育教學抱著敷衍了事的態度,沒有真正達到寓教于樂的效果。
再次,教學效果評價機制不合理。多數學校對體育教學結果的評價,往往只注重學生身體素質是否達標,不注重教師是否完成教學任務,也對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內容不做考核。評價機制的不合理,必然導致教學質量的難以提高。
(三)學生因素。
首先,體育鍛煉意識缺乏。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個人思想觀念、價值取向趨于多元化,更愿意選擇輕松的休閑方式,受此影響,學生的體育鍛煉意識逐漸下降、淡化。通過對本校學生在課外進行體育鍛煉調查來看,結果顯示,經常鍛煉的學生占不到30%,選擇和同學逛街、上網玩手機的學生超過70%,總之參加體育鍛煉的人越來越少。
其次,體育課無法激起興趣。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義務教育階段應試教育是學校最大特點,體育教學被長期弱化,加上舊的體育教學模式,部分學生對體育課興趣不高。到了中職學校以后,體育成績不再是升學指標,同樣他們也不會有興趣。
再次,學生身體素質較差,沒有吃苦精神。中職學校所招學生大部分是各初中階段的“學困生”、“后進生”、“問題生”,這給學校管理、教學等活動增加了難度。另外,出生于00左右的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沒有經歷過什么體力勞動,因此在體育課的耐力、體能訓練中往往堅持不了幾分鐘,體質普遍較差。
(一)充分發揮學校教師的職能。
無論學校領導還是體育教師,首先在思想上要重視體育教學,把它做為學校目標、任務來完成。其次在體育經費上,學校應設有專項活動經費,為不斷完善體育教學設施提供保障。同時,在體育課編排時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去執行,避免隨意性。最后,學校還要加強體育教師的培養和進修工作,也可引進一些高水平的體育教師,努力建設一支專業化、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二)構建增強體育興趣平臺。
學校要有意識的利用校園廣播、學生團體等平臺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也可通過版報、墻壁標語等進行體育知識、精神方面的宣傳。每學年,要開展各種體育比賽、體育知識競賽、觀看體育題材影片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既可以增強學生的體育興趣,也可以促進學校的和諧文化建設。
(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
由于各種客觀的因素,中職體育教學環境的改善應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所以,對于現有教學資源的充分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中職學校的體育教師要認真學習新知識,將新思想、新觀念深刻理解,創造性地加以運用。面對場地器材不足的現狀,體育教師可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合理地利用場地,創造性地使用器材。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將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中,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在教學手段上應該充分利用現代的教育資源,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快樂學習。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5-0243-01
作者簡介:文剛(1963—),性別:男,民族:漢,籍貫:渭南,職務/職稱: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存在問題及對策 單位:渭南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