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平煤股份朝川礦宣傳科,河南 汝州 467500)
?
安全正激勵法在朝川礦安全文化建設應用中的幾點體會
王娟
(平煤股份朝川礦宣傳科,河南 汝州 467500)
摘要:近年來,朝川礦在集團黨政的正確領導下,堅持著力深化安全文化建設,堅持以文化為載體,運用多種方式教育人、啟發(fā)人、激勵人,召開了安全班組建設推進會,組織了“白國周班組建設”報告會,組織人員到集團一礦、二礦等先進單位觀摩學習等,全面貫徹“生命至上、安全為天”的理念,加強了安全培訓工作,提升了職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深入開展“崗位描述、手指口述”和“三違”治理等活動,舉辦了“雙述”展示大賽和現場推進會,定期進行安全巡回演出,營造了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提升了職工隊伍整體安全素質,進一步提高了安全執(zhí)行力,促進了企業(yè)安全管理升級和安全形勢持續(xù)穩(wěn)定。
關鍵詞:煤礦企業(yè);安全激勵;文化建設;體會
(一)堅持先進的文化方向,與時俱進。安全文化作為人類文化和企業(yè)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是隨著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其發(fā)生和發(fā)展的條件是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人們對安全生產規(guī)律的認識。在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我們應該總結、宣揚現代的安全文化與安全素養(yǎng),摒棄陳舊的錯誤的安全文化,從被動型、經驗型的安全觀轉向效益型、系統(tǒng)型的安全觀。在我國已經加入WTO的情況下,更應該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的安全文化理論和方法,不斷完善自我。
(二)以良好的安全設施、技術和管理措施為基礎,創(chuàng)造提高安全素養(yǎng)的氛圍與環(huán)境。企業(yè)職工個人安全素養(yǎng)的提高,除了自身的努力外,往往還要依靠環(huán)境和群體效應的引導。煤礦企業(yè)就要不斷加強本質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夯實基礎,在完善技術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同時,進一步加大職工行為養(yǎng)成力度,使職工將遵守安全行為規(guī)范變成自覺自愿的行動。提高安全修養(yǎng)的工作氛圍應該以班組建設為基礎。
(三)將安全文化融入到企業(yè)總體文化和各項工作之中。安全文化不是獨立的事務,沒有必要成立單獨的部門和開展單獨的活動,而是應該在企業(yè)總體的文化理念、形象識別、整體規(guī)劃、過程控制和反饋機制等各個方面融入安全文化的內容,體現安全文化的內涵,這才是安全文化建設的實質。
(四)緊密結合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切實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和操作技能。安全文化建設的第一要素就是職工,職工思想水平高低、知識水平的深淺和業(yè)務能力的強弱等這些基礎的文化素養(yǎng),都與安全文化工作的實施密切相關。而解決職工基礎文化素養(yǎng)的問題,正是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所達到的目的。
朝川礦領導班子在進一步學習研究貫徹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五個到位”精神,認真總結老的安全管理經驗和對安全文化充分認知的基礎上,積極推廣引進外單位先進的安全管理辦法,內外結合、老新融匯探索和實施了一套安全管理的正激勵方法。
正激勵法主要包括“五級聯保”安全管理法、“評選安全明星和先進班組”活動和“安全股票”三項內容。
目前流行的幾種激勵理論為安全管理的正數激勵方法提供了理論依據和支持。
1.公平理論指出,人們總是要將自己所作的貢獻和所得的報酬與一個和自己條件相等的人的貢獻與報酬進行比較,如果這兩者之間的比值相等,雙方都有公平感。只有產生公平感時,人們才會心情舒暢,努力工作。開展“五級聯保”和發(fā)行“安全股票”、充分體現了“公平理論”。報酬分配的合理、公平,必將對職工安全生產積極性產生影響,“五級聯保”是朝川礦礦黨政深思熟慮后提出來的是朝川礦獨創(chuàng)的安全文化,是具有朝川特色的安全管理方法。
2.目標管理是一種過程性的激勵理論,在現代企業(yè)中,人們越來越重視通過目標來激發(fā)員工的動機,指導員工的行為,使得員工的需要同企業(yè)的目標結合起來。以激勵員工的積極性,在企業(yè)中人們的行為都是有目標的經濟行為,人追求的是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員工在獲得經濟利益中得到激勵,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也使企業(yè)乃至社會收獲利益。
激勵程度=效用×期望值。這就是期望理論。效用是達到或者實現某個目標能夠給人帶來多大的價值和滿足感,從而促進激勵程度最大化。
3.朝川礦的“五級聯保”安全管理法、“安全雙評選”活動和發(fā)行“安全股票”正是目標理論和期望理論的實際運用,是對目標理論和期望理論的實踐探索。安全正數激勵目的是在發(fā)現職工效用的同時,最大可能地提高目標對職工的期望值,從而使激勵達到最佳效果。
(一)安全管理方法要常抓常新。在安全管理中要時常有創(chuàng)新,不斷出新招出實招,這樣才不至于出現管理疲勞,也能及時堵塞因長時間使用一種方法出現的漏洞和口子。
(二)安全管理方法需要多措并舉。任何一種方法包括至好的方法都不是萬能的,都具有衰減性和發(fā)展性,這時候就需要及時補充和配套助力,有時候甚至會出現多副藥方才治一種病,多種方法才能管好一個漏洞的現象。最好是能夠及時發(fā)現漏洞,及時開出(研究出)有效的良方。
(三)激勵具有方向性、選擇性和時效性。企業(yè)領導要通過選擇激勵的方向,尋求激勵的因素,不斷采取新的激勵措施來保持激勵行為具有持久的效應。
(四)激勵實際上是持續(xù)激發(fā)他人動機的一個心理過程。這個過程會涉及到很多其他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因素就是職工的心理狀態(tài)和需求,如何有效地利用職工的需求并加以有效的引導是激勵的關鍵所在。
(五)安全管理必須發(fā)揮班組的優(yōu)勢。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重心在班組、重點在現場,煤礦安全生產隱患出現在現場,擺查治理安全隱患防患于未然必須體現在現場。只有關口前移抓現場、重心下移抓班組,才能夠抓住安全生產的主動權,夯實煤礦安全的基礎。開展評選“安全明星和安全先進班組”,是班級建設的有效途徑,必將實現職工與企業(yè)的“雙贏”。
(六)正數激勵應有度,不能過“激”。在社會生產力中人的生產能力,除了本人所具備的經驗、知識、技能外,思想品德、行為品質也是極為重要的。職工的精神面貌、行為品質直接影響著生產力的發(fā)展,在安全管理正數激勵的同時,不能忽視對職工進行“三觀”、“四德”教育。
(七)人是企業(yè)最重要的經營資源,必須有效地利用而不能浪費這種資源。安全管理必須“以人為本”。盡早發(fā)現職工的潛在能力,促進人才能力的發(fā)展,使其在最佳、最合適的時機發(fā)揮其潛力和才能。
參考文獻:
[1]袁旭,曹琦. 安全文化管理模式研究.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0年6月,第3期.
[2]吳曉求,應展宇. 激勵機制與資本結構:理論與中國實證[J]. 管理世界,2006,(3):6-14.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5-0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