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嬌嬌
論“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秦嬌嬌
當今信息技術時代,各種電子智能商品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很多技術如今已經應用到了大學英語的教學中來。近幾年,“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屢見報端,被教學者們不斷進行解析,這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需要有現代的信息技術進行支撐,但也需要人們從根本的認識觀念上進行變革,本文將從理論與實踐,問題與困難等方面來就這種新生的教學模式進行研究與探討。
理論基礎 實踐應用 問題 困難
一直以來,各種各樣的教學法在英語學科的教學領域中層出不窮。最近幾年,“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更是被教育者們不斷研究不斷實踐。那么,究竟什么是翻轉課堂呢?翻轉課堂就是將原來傳統的老師先教導學生后學習的教學順序翻轉為學生先學習老師后教導的模式,除此之外,將課內知識與課外知識相交換。名詞叫作“翻轉課堂”,其實質是教學形式與教學理念的變革。本文在這里將從以下幾方面來探討一下“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的應用。
長時間以來,我們很多教育者們都對課堂的技術層面不斷進行改善與提高,比如課堂設計,視頻制作,課堂組織等方面,但是我們卻忽略了一個更大的問題:那就是我們怎樣才能把大學英語與翻轉課堂進行更深層次地有效地融合,怎樣去超越教學方法和教育技術層面的指導去完善課堂。不同于專業英語的教學,大學英語教育有其獨特的自身特點與規律。對于翻轉課堂與大學英語的結合,我們應該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作為基石,才能更加深刻更加理性地認識到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優缺點,從而指導我們更好地去完成教學,使學生們具有更多的收獲。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我們知道會話,情境,協作和建構意義是學習過程中最重要的四個因素,尤其是情境,在語言學習中更是起著尤其重要的作用。當我們把翻轉課堂與大學英語教學相融合的時候,也還是要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根本原則。比如:我們就以英語場景學習“迎接外賓”為例進行翻轉教學。在教學開始之前,我們可以讓學生先觀看迎接外賓的相關教學錄像,如果在觀看過程中,學生產生了迷惑與疑問,老師要進行及時解答,并且要就重要情節進行適當解析,進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接受知識傳輸。師生要不斷交流互動,不斷展開熱烈討論。老師也可以將學生們分成若干小組,每組成員個數相同,并讓學生自愿挑選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分組演繹,全體同學表演結束后,還要讓同學們對自己的角色進行賞析與評論,并對自己的表演進行自我評價,而后全體同學共同進行思考與熱烈討論,最后就是互評環節。在這樣的情景教學中,讓學生積極體會并掌握迎接外賓過程中的相關知識與禮儀文化,并讓相關的英語語言知識牢記在心。并且在學生表演的過程中,另一組同學可以全程錄制,課后作為作業提交給老師,然后再讓學生們在課堂上對這些攝像作業進行現場討論與賞鑒。進而讓學生們體驗如何在未來的工作中高效地進行策劃與溝通,以便更好地完成團隊任務。而且我們知道,翻轉課堂可以讓學生在步入課堂之前進行知識的自我認知,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特殊情況彈性地安排學習的時間與地點,安排各自的學習進度,并且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決定某些知識是否需要學習。老師在這個過程中,只需要給學生提供一個獨立自主的個性化學習環境就可以了。而學生也可以不受傳統課堂的固定環境與時間限制,還可以排除各種干擾因素的影響,這就會讓我們的教學收效事半功倍。
隨著高新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校園網絡在全國各大高校基本達到了全面覆蓋。如今的大學生們移動設備隨身攜帶,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等,這樣他們就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了。所以為了給大學生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學習環境,很多大學甚至還實行了無線網絡全覆蓋。大學生既然已經具備了網絡學習的操作能力,那么“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也就應運而生了,因為這種教學模式符合英語學科的教學特點,是課堂教學的延伸。
在這種模式之下,我們首先要注意的是學生對知識探索研究的過程仍然是課堂上重要的指導過程。這種創新的教學模式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課前的知識攝取。在上課之前,我們教師要根據即將講授課節的教學目標與要求,以及學生的特點來創作有針對性的教學視頻。為了督促學生學習,也為了防止個別學生懶惰厭學或者不能有計劃地高效地利用時間,教師應該在課前結合教學視頻布置一些預習作業,比如教師可以根據課后練習題或者針對課文的翻譯與理解來自行設置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準備好答案或者利用課余時間組成學習小組來共同討論,也可以設置一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攝像資源或準確地檢查學生課前學習效果的問題。除此之外,教師們還可以建立一個第三方的交流平臺,類似于課堂現場上課性質的媒介,讓學生們加入進來,大家可以利用這個平臺用語音甚至是視頻來共同探討與交流知識,也可以通過這個媒介對教學進行有效的管理,可以及時解答學生無法理解的知識點,同時還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效果,這樣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前掌握情況將即將進行的教學課堂進行科學合理的調節,確定知識取舍與難易,確定教學側重點與教學難點。整個過程下來,師生都高效利用了教學時間,而且一定會收獲良多,提高教學質量與成果。其次,教師也可以通過即將講授的教學內容在課堂上組織活動,比如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仍然是每組具有相同的人數,這樣在最后成績評估的時候才會確保更加公平。各組可以以整個課文或部分段落情節為腳本來設計課本劇,每組成員自愿選擇角色,導演或攝像,顧問或編導,每個組員確保都要參與到活動中來。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語言基礎自行設計臺詞,也可以增加情節,最后每組的錄制作品被發送到第三方教學平臺上由學生們自己討論評分,最后學生們每個人還要用英語寫一份活動心得與總結作為家庭作業交給老師。需要額外注意的是:教師們也可以鼓勵學生來設計課堂的活動內容,讓他們互相之間參考借鑒,取長補短,而后教師選擇可行的活動方案進行完善,這樣也可以極大地提高學生們的參與興致與學習積極性。
自從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模式被應用到大學英語的課堂上以來,其教學效果與師生滿意度一直就備受關注。有人做過這方面的調查,發現學習程度中等以上的同學都對這種教學模式具有很高的接受度與滿意度,可見這種模式的教學非常值得大力建設與推廣。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我們遇到的問題與困難也很多。首先,從技術層面來講,我們大多數的從業教師都是非信息技術專業者。這種教學模式需要我們制作大量的視頻并剪輯,這對那些只懂得計算機基本操作的教師們來說困難很大,而且教師中各年齡層人員都有,有的年齡稍大的教師即便是進行計算機技術緊急培訓,他們接受起來也相對較慢。其次,難度更大的是教師自身教學觀念的轉變。很多教師在大學英語這門學科領域已經從業數年,有了固定的教學范式與工作經驗,對于這種新近衍生的教學模式,則需要她們重新設計課堂,重新計劃教學有效時間,需要改變他們數年的工作習慣,這些從心理角度上來說,他們是否愿意主動積極地接受?是否愿意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來重新鉆研學習?再次,由于學生可以在課前自主學習,這樣很多積極好學的同學就會自己在網絡上查閱很多與課程相關的感興趣的知識與資料,課上可能也會漫無邊際地提問很多教學大綱范圍內的也可能是拓展延伸性的各種方面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們在每個章節開講之前做好充分的備課材料,并能做到融會貫通,還要有多學科的知識積累,視野要寬,知識面要廣,要有與時俱進地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學習能力,還要有靈活機動的思維應變能力,這樣在課堂上才可能做到游刃有余,這就給教師們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現如今,高新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不斷更新換代,很多知識以這些技術為載體在向全世界傳播,每天全球的信息量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這種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而且在教學實驗中,它的反響與效果都是很優異的。但是,要想實現這種教學模式與大學英語教學課堂的成功且深入的結合,還需要很多從業者的共同研究與努力,還需要更多的時間來思考與建設,這條路的成功與發展任重而道遠。
[1]何其莘.關于外語專業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見[J].外語教學與研究,1999(01).
[2]張海波,朱建新.亞洲英語教育范式的轉變:從EFL/ESL到EAL[J].外語界,2014(01).
[3]馬武林,張曉鵬.大規模開放課程對我國大學英語課程設置的啟示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01).
[4]文秋芳.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構建大學外語課堂教學理論的嘗試[J].中國外語教育,2014(02).
(作者單位:吉林省長春市吉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