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芳
摘 要:不論從市場經濟發展還是從教育改革背景出發,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勢在必行,就當前課程內容設置與企業人才需求脫節、在教學形式上,理論與實踐相脫節、課程考核單一,無法正確評價學生能力的現狀,本文從精選教材,將市場需求與學生所學相結合;改革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實踐形式;改革師資培養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實踐基地等方面提出了相關意見。
關鍵詞: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
隨著市場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意識到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要性。而目前高校輸送的畢業生質量卻不能很好的滿足企業對高質量人力資源管理人才的需求,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學生除了掌握本門課程的知識之外,還應熟知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還應具備較強的實踐運用能力,能具體的解決人力資源管理實際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要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在這種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對人力資源課程而言,不論是教學理念、教學內容,還是在教學方式、師資培養及課程考核方面都提出很大的挑戰。所以,從市場經濟和教育改革背景出發,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都已勢在必行。
一、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課程內容設置與企業人才需求脫節
經濟的快速發展相應的要求企業人力資源管理方式和理念也要進行革新,強調學生要具備更高的實踐運用能力。目前,人力資源管理教學內容理論性較強,追求全面性,對各種理論和各種操作方法的分類介紹詳細,但在關鍵的技術和應用環節內容上卻缺乏深入的解析。例如在一些技術性環節薪酬設計、績效考核等內容上,常常是給出了一大堆公式之后就戛然而止。這樣就造成學生只是了解有這樣的內容存在,而在具體的實際工作中例如像工資設計、工作分析、績效考核等操作性很強的內容就無法運用。同時,由于市場的不斷發展和變化,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內容也應不斷更新,但目前人力資源管理的課程內容還是比較陳舊,尤其是一些案例的選取上,跟不上時代步伐。
(二)在教學形式上,理論與實踐相脫節
從人力資源管理課程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特點來看,在教學中能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不論從老師自身的經歷和經驗上來看,還是目前這種傳統的以理論講授為主的教學形式看來,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都不是很強。雖然近些年來,在高校教育改革背景的推動下,多媒體教學、案例教學、模擬教學、仿真沙盤教學等都有一些發展,但是在整體的教學形式上,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教師和學生與企業都處于隔離狀態,缺少實踐鍛煉。
(三)課程考核單一,無法正確評價學生能力
由于人力資源管理課程在教學內容和形式與企業需求、實踐的脫節,是的這門課程在考核形式上也過于單一,常常是以筆試的形式考核學生對基本原理、概念、理論知識的掌握,即便昀后的大題有案例分析、績效設計等題,也只是要求學生采用書面的形式進行表達。這樣的考試一味追求答案的一致性,束縛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同時缺乏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查,這樣得出的考核成績也就不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學生未來的具體實踐工作能力,很有可能會出現高分低能的情況。
二、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
(一)精選教材,將市場需求與學生所學相結合
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也應是一門不斷發展更新的學科,所以從精選教材和課堂教學中不斷添加緊跟市場需求、時代步伐的內容是十分必要的。教師在選擇教材時,應該進行認真、詳實的研究和對比,選擇知識體系完整、內容較新、實際案例豐富而條理清晰的新書為學生所用,讓教材既具有管理專業理論知識又具有管理具體實務特點。同時,作為一名優秀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師,也應主動了解市場、掌握營運銷售和商務、具體人力資源管理知識運用的相關知識,在教學中從整體上將這些知識融入教學內容中,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使其形成一個較為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改革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實踐形式
目前的教學方法,學生只從書本學習知識,就會缺少必要的社會實踐經歷,對于實用性較強的知識就很難吃透。所以,改革教學方法,豐富教學實踐形式非常必要。根據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技術性和應用性的要求,在一些重要的應用性技術很強的部分,比如績效考核、薪酬設計等章節,需以企業的實際案例為教學依托或者采用角色扮演、技能模擬訓練的方法,對所涉及的具體技術進行詳細的解析,步步深入,將技術運用到生產的整個過程,同時,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所學的相關原理、概念通過模擬現實生活中的某些情節展現出來,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在實驗中了解知識又可以使學生在實踐中反思問題,做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在教學課程中增加實訓環節,將內容與企業、市場需求對接,定期安排學生到市場上進行調查或者安排學生進企業做具體的學習。
(三)改革師資培養模式,建立校企合作實踐基地
在師資培養方面,可以將優秀教師“請出去”到企業進行掛職鍛煉和將優秀企業代表“請進來”到學校進行相關章節的講授結合起來。從師資隊伍上面培養一批實踐能力較強的教學團隊。根據教育改革方向,加強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實行每個學年多學期制、階段性的頂崗實習,或者實行訂單培養與在崗研習制等,與企業建立長期的實踐基地。
(四)實行多形式的課程考核
根據以上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改革,那在學生期末的課程考核分值上也應做出相應的調整。在考核方式上摒棄傳統單一的筆試形式,加入實踐環節的考核,各占 50%的權重,其中,理論部分可以由在校老師根據平時課程表現和期末考試給予評定,技術環節和創新內容可以在學生的實踐周期內完成,其成績由帶隊實習教師或者合作的企業指導人給予評定。
參考文獻:
[1]高毅蓉、高建麗,王新玲,ERP 人力資源管理實務[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趙玉田、田瑞玲,對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的幾點思考[J].蘭州商學院學報,2001(6).
[3]趙廣建,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思考與探索[J].河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7).
[4]萬永彬,高等教育轉型背景下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