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彧聰
摘 要:近年來,英漢雙語教學在教育界尤其是高等院校已經成為一個熟悉的詞語,這是經濟全球化導致高等教育國際化的一個印證,這一發展趨勢客觀上要求培養出大量各學科的雙語人才,《國際金融》是一門具有涉外活動特點的實踐性較強的綜合性應用科學,其實踐性決定了該學科的學生必須熟練掌握國際金融的基本技能,并且培養良好的專業素質。因此,《國際金融》課程向英漢雙語教學過渡是新形勢下高等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是廣州工商學院經濟與貿易系教學改革創新實踐的一個階段性總結,通過借助 PBL教學模式,對國際金融專業的學生進行了為期一個學年的《國際金融》課程雙語教學改革試驗,本文從改革目的、引進 PBL教學模式的必要性、PBL教學模式實施步驟等方面,論述總結了實施《國際
金融》課程雙語教學的啟示和發現。 關鍵詞:雙語教學;PBL教學模式;國際金融;教學改革
一、引言
隨著全球化的日益擴大,經濟社會對金融人才培養提出了比以往更高要求,要求不僅能掌握國際金融前沿理論、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而且還要具有更靈活的動手和創新能力,外語作為工具在金融領域的重要作用凸顯。如何將外語熟練地運用到國際金融專業學習和工作中,是我國高等教育界普遍關心的問題,雙語教育理念也因此備受我國教育研究界的關注。廣州工商學院經濟與貿易系以國際金融專業的發展為契機,以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為依托,為了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及開放型經濟的需要,將《國際金融》課程的改革的方向定位為轉向對技術、技能實操型人才的培養,特別重視英語在該課程中的實際作用和重要地位,借助 PBL教學模式,對2014級國際金融專業 4個班的學生實施了為期一個學年的《國際金融》課程雙語教學創新改革。
二、PBL教學模式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21世紀的國際金融專業人才條件之一便是無語言障礙。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加快以及中國與其他國家貿易的進一步深化發展,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工具在金融領域的重要作用更加凸顯,因此英漢雙語教學對于國際金融專業學習和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地位越來越凸現出來。雙語教學是我國高等教育與國際接軌、迎接新世紀挑戰、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設應用型本科院校教學改革的重點和熱點。
1.國際金融專業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國際金融專業雙語教學的必要性是由國際金融專業教學目標的涉外性和教學內容的國際性所決定的,實踐證明,在高等院校國際金融專業中開展雙語教學是有益的,一方面,通過雙語教學,可以使學生掌握國際金融專業實務知識和相關的外語溝通和實操技能;另一方面,可以把專業知識與英語訓練有機整合,在提供專業知識的過程中提高國際金融人才的英語實際應用能力,從而有助于培養出既懂國際金融知識,又能熟練使用英語的復合型人才。
2.雙語教學中引入 PBL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當前國際金融專業實施雙語教學的現狀不容樂觀,許多高等院校在開展了雙語教學改革后發現其效果并不符合預期,存在著諸多制約問題和困難,甚至使得雙語教學流于形式。其中,在“學”的方面,學生對于雙語教學積極性不高,主動性缺乏,從而導致對雙語教學存在畏懼甚至排斥的負遷移心理。為解決以上所述的雙語教學困境,本研究引入了 PBL教學模式:以項目/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法,就是在各專業課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注入式教學,讓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和實際生產的需要,選擇研究課題,組成學生小組,制訂學習計劃,獨立自主地開展研究。在培養鍛煉學生能力的同時,達到學習、掌握有關專業知識的目的。
三、PBL模式國際金融雙語教學的創新理念和主要方法
1.PBL教學思路的設計
教師課前提出問題——學生查找資料——分組討論——教師總結
教師備課中,首先要根據國際金融授課的內容查閱相關教材、文獻、國際金融案例資料等,然后編寫案例,結合案例提出問題,課前一段時間發給每位學生,要求學生根據所提問題充分預習教材、查找相關資料后,課下分組進行討論,課上教師通過分析案例提出問題,學生以組為單位來回答,回答不足之處,再由其他學生補充或教師進行指導,昀后教師對本節重點和學生回答模糊的問題做出小結。
2.PBL教學實施 PBL基本授課方法是一個完整的師生共同參與、彼此溝通、合作學習、具體回饋、自省重建的學習過程。
實施前準備階段:由 7名學生組成一個學生團隊小組,選舉 1名組長。教師負責控制課程進度,確保達到計劃要求的學習目的,提出案例問題,即以案例問題為中心;提供材料,與本案例問題相關;于一周前為學生提供國際金融案例或問題情境,使學生為探索問題的解決方法有目的地搜集資料、分工合作、共享經驗。
實施階段:在 PBL中,教師的作用是指導者、鼓勵者、協助者;學生是主動探索者、概念細化者、案例問題解決者、經驗習得者、技能獲得者。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教師鼓勵學生自己核實結論的正確性,在雙語教學中鼓勵學生用英語語言和自己的思維方式進行自由問答,雙語教師負責指導和糾正其中的較大的語法或表達錯誤,特別是重要的術語專業表達。
實施后總結評估階段:在每個案例問題結束時,要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必須依據 PBL的目標去測量學生的進步。
四、啟示
在本次基于 PBL模式的國際金融英漢雙語課程教學改革創新實踐中本研究小結出 PBL教學模式的優點。
第一,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理解國際金融的能力、學習技巧,培養鍛煉諸如團隊合作精神、傾聽與記錄能力、對文獻的評價能力、自我指導式學習能力、雙語表達能力與技巧、判斷分析能力等。
第二,突出其開放性和探索性的特色。PBL可提高教師對國際金融相關學科之間的理解與聯系。對教師而言,引導學生提出問題,指導其如何去解決問題,通過編寫國際金融雙語案例擴大知識面,有利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討論中得到某些啟發,真正實現教學相長。
第三,徹底改變了傳統低效“灌注式”國際金融教學模式。PBL明顯減少了傳統教學形式中教授和學習負擔,為學生的獨立學習另辟蹊徑。它為學生們營造了一個輕松、主動的學習氛圍,使其能夠自主地、積極地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同時也可以十分容易地獲得來自其他同學和老師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