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如何構建出版社人才培養體系,提高核心競爭力成為亟待破解的命題。首先應該根據出版社自身的特點構建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然后對編輯的現狀進行調研分析,進而根據現狀制定應對策略,最后進行全社的人才培訓體系構建,并將此項工作持續不斷地進行下去。
關鍵詞:編輯;人才培養;核心競爭力;外研社
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體系,應是基于對人才戰略(未來)和所面臨問題(現狀)的理性分析,搭建一條人才成長的通路,實現對組織發展的支持甚至引領。出版社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首先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績效考評體系,然后對編輯的實際情況進行盤點,進而對編輯進行分類和分析,最后才能構建出版社富有自身特色的編輯培養體系,提高編輯的競爭力,并提高出版社的整體實力,以鞏固在市場上的競爭地位。近年來,外研社一直致力于編輯培養工作的建設,并作為人力資源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試以外研社為例,圍繞編輯培訓這個核心問題,討論如何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這項工作。
一、根據出版社自身特點構建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
從內涵上說,績效考評是人事管理系統的組成部分,從企業經營目標出發,運用一套系統的制度性規范、程序和方法對人與事進行的評價,即對人及其工作狀況進行評價,要通過評價體現人在組織中的相對價值或貢獻程度,并使評價和評價之后的人事待遇管理有助于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從外延上來講,就是有目的、有組織地對人在日常工作中體現出來的工作能力、工作態度和工作成績,進行觀察、記錄、分析和以事實為依據的評價。其根本目的在于全面考核員工的工作效果,找出不足,通過與員工進行溝通,從而提高員工的個人能力,為編輯的長遠成長提供支持,最終提高整個出版社的工作業績。
外研社從2004年開始進行績效考評,最初的考核維度分為關鍵業績(60%)、行為指標(20%)和素質指標(20%),不同崗位設置不同標準,并進行較為詳細的描述,滿分五分(小數點后可出現一位小數),并根據比例分為出色、優秀、良好、合格、待改進、不良(淘汰)六檔,比例強制分布,末位淘汰。考評結束后,根據考評結果和平時表現,由主管填寫“績效面談表”,并與編輯進行績效面談,指出優勢和不足,以及今后發展的方向和需要做出的改進,雙方簽字確認。如果員工對考評成績不認可,可以越級進行申訴。而后,根據下一考評周期的工作部署,填寫編輯的績效合同,制定下一考評周期績效目標,雙方簽字確認。下一考評周期末將根據此績效目標進行績效考評,期間可以根據情況進行細微調整,但保持大方向。年度、平時和專項考核相結合,將短期績效和長遠績效相結合,將封閉式考評和開放式考評相結合,將考評與激勵相結合,與編輯進行深入交流和溝通,由此共同探討編輯的培訓和開發需求及行動計劃,并共同為實現績效目標努力。外研社不斷優化對員工的績效考評,現在,考評主要指標分為工作業績和工作態度,并將主要業績、重點計劃和合理化建議納入考核之中,使得考評更加人性化,也更加真實和公平。
二、編輯現狀調研分析:人員盤點
設計科學合理的績效考評體系,除了需要與出版社業務和發展方向相結合外,對編輯情況的調研分析也非常重要,這是制定考核指標的基礎。就外研社來講,人員盤點每年年底都要進行一次,首先進行編輯的基礎數據整理,然后對人員隋況(如人才結構、能力專長等)作進一步分析,進而結合員工特長及目前的業務進行分析,對編輯進行合理有效的評價后,繪制編輯潛力評價表與編輯績效九宮圖,最后形成編輯人才分析及發展行動計劃表,為編輯培養提供依據。主要步驟和方法如下:
基礎數據整理:匯總每位編輯的學歷、職稱、職級、所學專業、社齡、歷次績效考核成績和等級等數據,從而形成基礎數據,對編輯的職業能力有基本的掌握。
繪制編輯潛力評價表與編輯績效九宮圖:整理好編輯的基礎數據后,就可以著手繪制編輯潛力評價表。潛力評價表分為專業能力(選題策劃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編校能力)、執行力、溝通協作、學習創新、敬業奉獻等五個維度,針對每個維度進行細致的行為描述,讓管理者知道該從哪幾個方面對編輯進行評價,可采用10分制打分,各維度得分在0-10分之間,并結合編輯的年度績效成績綜合評判,計算出編輯的潛力得分,繪制“編輯績效潛力九宮圖”。(見圖1)
人才分析及發展行動計劃表:匯總基礎數據后,將編輯分為核心人才、中堅力量、淘汰/調整人員等,并重點分析淘汰/調整人員,制定編輯的人才分析及發展行動計劃表(見表1)。
三、編輯人才培養體系構建
首先,構建合理的編輯人才培養體系,必須以人員盤點數據為基礎,展開廣泛調研。開展調研前,要充分考慮編輯人才現狀,并對不同的調研對象設定不同的調研目標,采用不用的調研方式。
調研伊始,需要確定調研對象,出于多層次的考慮,故確定調研對象為領導、項目負責人和一般編輯等;調研的形式采用問卷式、面談式、觀察式等;我們也會參考以往的資料,如過往的調研報告、員工績效合同、工作總結、項目報告等。此外,我們也設定了時間計劃表,做好時問管理。大致調研思路詳見圖2:
其次,調研完成后,對調研結果加以匯總分析,形成編輯培養的大體思路。(見圖3)
再次,根據編輯培養思路,構建人才培養體系。(見圖4)
基于該體系,即可初步搭建編輯類培訓課程,按部就班地完成培訓方案。在制定培訓方案的時候,需注意以下幾條原則:在培訓內容上,培訓重點要突出,模塊要清晰;培訓形式上,注重將常規課程數字化,流程內容資料化,每次培訓完畢后,所有的資料匯總上傳至服務器,方便大家隨時下載查看;在管理上,注重部門/分社與總社培訓相結合,出版社培訓與全國編輯資格延展培訓相結合,將編輯分層分類,必修選修相結合,實現培訓課程與成長實踐雙向認可。此外,每次培訓結束后,應設計調查問卷,請編輯填寫,并寫具培訓反思日志,這樣便于及時收集對于培訓的反饋,調整以后的編輯培訓形式和內容等,以促進編輯培訓工作不斷提升。
(孔乃卓,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高等英語教育出版分社副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