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書萍
摘要:職中政治課是中學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課程,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健全人格、法制觀念,使其樹立崇高理想,構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怎樣才能上好這門課呢?經過多年的政治課教學,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關鍵詞:職中政治;教學;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041-01
職中政治課是中學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課程,是培養學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質、健全人格、法制觀念,使其樹立崇高理想,構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怎樣才能上好這門課呢?經過多年的政治課教學,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1.不斷學習,提升自己
新課改以來的教學活動中,政治教師不再是知識的灌輸者,而是課堂教學環境的設計者,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促進者,是課程設計的開發者,是學生學習的顧問。所有這一切要求政治教師必須認真學習教育科學理論知識,加強自身的專業理論素養,以全新的視角審視新教材的教學。
教師要高屋建瓴地把握教學內容,掌控教學方向,能針對學生提出的各種認識進行比較分析并根據教學內容進行深化。這對教師的學科知識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因此政治教師要不斷學習,不斷積累,增強自身對學科知識了解的廣度和深度,為學生提供深入的分析和正確的引導。
每位政治教師在努力提高自己教育教學水平的同時,還應該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杰出的教育家蔡元培說:"怎么叫師范?就是可為人的榜樣,自己的行為要做到別人的模范,所以師范生的行為最要緊."所以要求教師從業務和修養方面不斷提升自己!
2.不僅探究,也要講授
要提高職中政治課的教育教學質量,最終讓學生獲取知識、培養能力、提高覺悟,就必須處理好講授與探究的關系。使用講授法要注意:
一是將講授曲解為教師對學生強制性的生塞硬灌。學生成了完全被動與理應服從的承受者,嚴重違背了素質教育的要求。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講授時要以尊重學生、理解學生、關心學生為基點,把教師和學生擺在同樣的位置上進行平等交流。只有這樣,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才能真正進入學生的心田,輸入學生的腦海,變成學生的精神食糧,產生最佳的教學效果。
二是認為講授無用。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素質教育下的開卷考試,政治課本中的基本觀點、概念、原理,學生自己翻翻看看就可以了,教師沒有必要向學生講授,反正是翻書考試,同時忽視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結果是,試考不好,學生變壞了,試考好了,學生也可能變壞了。由此可見,在政治課教育教學中,講授法這一優勢,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探究是指教師不把現成的結論告訴學生,而是讓學生自己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如對課程探究既可從宏觀上把握課程的基本結構,也可以從微觀上大膽取舍、合理重組教材。
講授是教師把現成的結論教給學生,讓學生學會運用。就人的發展而言,講授與探究都是必要的,之所以要倡導探究,是因為過去過多的倚重于講授,把講授置于中心地位;從學生獲得知識的角度來看,通過講授獲得的是間接經驗,而通過探究獲得的是直接經驗。因而職中政治課教學應把講授和探究結合起來運用。
3.案例教學,引導思想
職中政治課是德育的園地。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言傳身教,用自己的行為去引導和影響每一個學生,使他們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在德育中,如果單純地用道理向學生灌輸,學生可能會排斥。而案例比理論更直觀和明確,易于被學生接受。例如,在教學"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幫助"的時候,講故事: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個盲人一手拿著一根小竹竿小心翼翼地探路,一手提著一只燈籠。路人問:"您自己看不見,為什么還要提著燈籠走路?""道理很簡單,我提著燈籠并不是為自己照路,而是讓別人容易看到我,不會誤撞到我,這樣,我就可以保護自己的安全。而且,這么多年來,由于我的燈籠為別人帶來光亮,為別人引路,人們也常常熱情地攙扶我,引領我走過一個個溝坎,使我免受許多危險。"故事讓學生明白了,關心別人其實也是關心自己,互相幫助的精神是每個時代都不可或缺的良好道德品質。
4.設身處地,移情明理
要想把思品課抽象空洞的道理、學生難以理解的概念、道德觀念,準確無誤地傳授給學生,就必須把它們變具體實在、行動形象,讓學生耳聞目睹,才能收到實效。如七年級《養家的父母最辛苦》一課,通過開展"今天我當家"活動,要求同學與父母一起做些家務,親身體會父母的辛苦,從而理解父母的艱辛,增進與父母的感情。
新教材強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自我發展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我教育,使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產生深刻的心靈體驗。如教授《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國家法律保護》時,要求學生分成若干組,回家問父母和親戚在以往的消費過程中,是否有過買到假貨、被商場強制消費、在消費中沒有得到尊重的經歷。然后,調查自己家周圍的商場是否張貼有消費者權益的相關制度。每一組都要匯報本組的調查情況,并通過PPT向全班同學展示。這樣的活動設計,使教學內容與現實社會環境和學生的生活實際緊密聯系,學生為解決所面臨的實際問題,就會自覺地思考身邊的事情和問題,就會把政治課學習作為解決實際問題的必要途徑,政治課學習就會成為自發和主動的行為。
職中政治課教師通過設計情境開展教學,不但要求學生在"情境"中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感悟基本道理,而且還要求學生在"情境"中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對教師自身素質和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每一位政治教師必須認真學習和研究新課標,在教學實踐中努力貫徹落實新課標的精神,才能更好地適應新教材的教學。
參考文獻:
[1]《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