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楊
摘要:從學校體育本質功能的視角出發,分別對中職院校的體育培養目標、體育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與考核內容等方面做了論述;同時并提出了有關我國中職院校需優化師資力量強化教學設施,積極構建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一些觀點和建設途徑。
關鍵詞:中職院校;體育改革;課程創新
中圖分類號:G71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310-01
1.中職院校體育教育現狀
1.1體育管理落后。中等職業學校長期以來,對學校體育的功能與作用認識不夠,加之領導對學校體育工作不夠重視,導致了中等職業院校學校體育管理制度體制不建全。學校體育管理落后,導致了學校體育教學管理、體育科研管理及體育檔案管理等流于形式。
1.2體育教育功能退化。學校體育的本質功能在于"增強學生體質"與"培養體育人才"。而在職業教育中,學校體育還擔負著另一個特殊的使命,對學生進行職業實用性體育教育,保證學生機體適應勞動所必要的機能,并使運動能力得到發展和完善,從而提高職業教育的效果和在獨立生產活動中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然而,在現實當中學校體育功能發生了退化,并未完成其重要職能。中等職業院校體育課程目標模糊不明確。一是中職院校體育課程目標停留在普通高級中學的目標上,沒有根據職業教育對學生培養目標需要和學生身心發展需要,制定出符合中職院校學生職業生涯發展和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的培養目標;二是中職院校體育教學形式盲目的向普通高等體育教學看齊,導致其體育培養目標模糊,沒有特色和創新,不能使學生身心素質的發展適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另外師資力量與教學設施匱乏。目前有些中職院校的領導和體育教師對體育課程改革認識不透徹,沒有形成新的教育觀、教材觀,仍以舊的教學理念對待新大綱新教材。教師隊伍不健全,外聘教師過多,專職教師太少,開展體育活動較困難,教師年齡梯隊不合理,缺少中堅力量,男女比例差異較大,專項分布單一傳統,缺乏時尚休閑新興運動項目的師資資源,教師的綜合素質不高,進修學習機會基本沒有,局限于自己所會的知識和能力,缺乏學習新技術和知識的積極性。大部分中職學校場地器材匱乏,有標準田徑場的學校很少,更不用說體育館、游泳池,球類項目教學無法滿足專項課教學所具備的基本條件,場地器材管理落后,致使體育課堂教學效果很不理想。
2.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與實踐
2.1更新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標。中職體育教學改革首先必須轉變觀念,把"健康第一,終身體育"作為最終教學目標,讓學生充分意識到鍛煉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必要的體育技能,還要注重學生鍛煉的過程。通過體育課程的教學,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讓學生養成熱愛運動的好習慣,從而真正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
2.2革新教學方法和手段。中職體育教學中,教學手段對學生體育興趣的影響也有重要的作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手段可改變學生對傳統體育活動的看法,提高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因此,中職體育教師在改變教學觀念和更新教學內容的前提下,應特別注重教學手段的革新。首先,可通過設計多種教學形式如體育游戲等以體現獨具特色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對體育的關注,進一步引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激情,并能加強自我鍛煉的能力,讓學生受益于體育,最終達到增強中職學生的身體素質和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其次,應用新型的教學手段輔助教學。傳統的體育教學一般主要以教師的口頭教授為主,對于有些學習要點與要領學生并不能完全領悟,這就需要教師借助一些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多媒體手段等來幫助展開教學。況且應用新的教學手段例如多媒體等來輔助教學,可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對體育產生的興趣,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其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學要領,同時可為學生進行有效示范,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效率有促進作用。
2.3更新教學內容。學校中的體育教學的本質特點即為娛樂性和健身性,這也是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最大的差別,而從某種角度來分析,體育本身就是一個具有活動性意義的游戲。中職學生因為對傳統的體育教育有所接觸,而在中職教育階段的體育大綱和之前學到的內容并無多大區別,可以說就是該教學內容的延續。在中職體育的教學過程中,很多鍛煉項目就是復制初中、小學的內容,學生較易感到乏味,導致大部分中職生對體育課程產生反感現象,對培養其體育興趣和素養極其不利。因此,中職體育教學應更新教學內容,適當選擇鍛煉價值高又可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的教學內容,注意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盡可能與學生的實際發展與能力訓練有關,適當引進一些具有實用性與時代性意義的教學內容進入體育教學活動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具備基本的體育素養。
2.4改革課程評價體系。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要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課程評價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核,根據平時課堂表現和最終技能成績全面綜合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一個科學的課程評價體系可以激勵并約束學生認真上好每一節課,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促進學生不斷進步。
3.結語
在職業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中職院校學校體育只有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才能符合時代發展的要求。因此,要逐步完善學校體育管理機制,制定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體育教育目標,優化體育課程設置,突出教學方法靈活化、考核內容多元化;同時進一步改善體育教學環境,體育教學設施場地器材,優化師資隊伍,積極創建和諧的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只有從"硬設施、軟環境"等方面取得成效,才能充分發揮學校體育對學生思想品德素質、文化科學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勞動素質的培養,從而培養出21世紀所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6:67.
[2]李祥.學校體育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22.
[3]楊文軒.楊霆.體育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7):3-39.
[4]金岳霖.形式邏輯[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6):15-16.
[5]肖萍.學校體育實施素質教育的作用與途徑[J].中國學校體育,1998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