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冰杰
作者簡介:郝冰杰(1990.2-),女,漢族,中學二級教師,碩士,云南省普洱第二中學。
摘要:新課改以來,語文課堂的高效性被提上議程,可是如何使課堂成為高效課堂,這就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問題式教學法可以改變傳統(tǒng)課堂,提高課堂的高效性,筆者以高中語文傳記的教學為例談一談具體的操作四步驟。
關鍵詞:語文課堂;高效;問題式教學法;合作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053-01
新課改以來,語文課堂的高效性被提上議程,語文課堂的有效性也被廣泛討論,但是現(xiàn)在現(xiàn)狀是語文老師不能與學生的實際需要聯(lián)系起來,本該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得到很大提高的語文課堂卻成為了老師灌輸、學生無事可做的課堂。本該有趣、有味、有知識的語文課成為了高中學生最無聊、最無用的“閑課”。
探究原因,和現(xiàn)在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有很大的關系,為了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適應時代的需要,調整課程內容和目標,變革學習方式和評價方式很迫切。
那么,沖破舊的語文教學模式,就需要構建新的模式。問題教學法是沖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構造新的教學方法。
何為問題式教學法?具體講就是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雙方提出問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分析問題,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目的的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有方向地自學教材,然后根據(jù)自己的觀點在生生之間進行合作交流,討論之后仍然不能解決的問題,和教師進行交流,教師適時有針對性地引導、點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一、立足文本充分閱讀
人物傳記屬于閱讀板塊,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和評價能力以及綜合運用能力。學生可以通過對閱讀材料的閱讀,把握人物的生平、形象、貢獻等信息;可以把握對傳記文本的寫作特點、表達手法等信息;也能通過閱讀活動,了解和吸收各種信息,把這些信息轉化成自己的知識去運用。
傳記教學就其本質而言,體現(xiàn)了人與人之間的精神聯(lián)系,所以傳記教學過程也應該是一種雙向的、互動的互為條件的思維碰撞和心靈交流的過程,是學生和老師共同參與共同創(chuàng)造的過程,不能只是老師深層的閱讀,學生泛泛閱讀。
為此第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問題式教學法是基于學生主體性閱讀的前提開展的,問題式教學法可為學生的個體閱讀提供充足的時間,給他們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和條件,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fā)現(xiàn)、自行建構文本的意義。
俗話說“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哈姆雷特”,學生在閱讀傳記文本時,因為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和知識積累,會有獨特的感受,問題式教學法恰恰給予了學生一個自己的空間不刻意追求“標準答案”,讓學生把學習活動變成了自己的積極主動的探索活動。
二、設計有效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新課標的學習,很多老師已經(jīng)認可“學習是學習的主人,學習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這一觀點。老師也認識課堂是學生的課堂,應該把課堂還給它的主人——學生,為此,很多老師苦思冥想,在課堂搞了很多活動,想通過營造熱鬧、活潑的課堂氛圍來提高效率,可是,過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熱鬧是熱鬧了,可學生依然是收獲甚微,所以老師有目的的提問在新課改中依然重要。
素質教育已經(jīng)傳達出教育不是灌輸給學生知識,而應該是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理念。想達到這個目的,必須使學生頭腦中存在疑問,才會有成效。只有讓學生愿意圍繞問題而展開活動,幫助學生解決他的疑惑,他才能充分融于課堂。因此,問題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才是好課堂。
如果設計精妙的問題扣住了課文最突出的構思特點,就能帶動學生去探究課文的整體閱讀和寫作技法。同時,設計巧妙的提問也能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
因此問題的有效性至關重要。有效的問題設計就是教學過程中可以“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問題,有效的提問只需要教師針對教學目標設計幾個這樣的主問題。主問題應該是引導課文閱讀的問題,是可以引導學生在每個段落的思維活躍的問題,當然,不論何種形式的主問題,都不能忽視問題的深度和廣度,同時也要引起學生的興趣。
問題大的方向把握住了,有效性的第二步要做的就是問題的深度,如果問題水平太低學生就感覺沒有挑戰(zhàn)性,但是如果太高,不能達到學生智力操作的水平,任務根本完不成,那也是無效的問題設計。
三、有效的合作學習
有效的問題提出之后,學生帶著問題獨立思考,思考之后就可以探究,進行信息的交流和溝通。合作學習是問題式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教學活動中,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的協(xié)同合作,為了解決問題,達成預期目標,師生之間相互尊重和理解,創(chuàng)建和諧、平等的教學環(huán)境是活動有效的進行的保障。
生生之間合作學習可以有助于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在小組合作中,個體不能解決的就到小組這個小群體里討論解決;小組里討論解決不了的就到全班這個大群體來研究。問題式教學法中,主問題提出之后,可以把主問題分解成若干小問題,明確指定給相應的小組,分任務給各小組,小組的成員也在組內分配到了自己的任務。這樣學生就可以帶著任務去解決問題,并且在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激活思維,可以在實現(xiàn)合作競爭和交流溝通。
另外要注意在合作探究時要做到相應的要求,如討論時,教師應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耐心聽取他們見解,同時要注意發(fā)現(xiàn)學生的共同問題,引導學生就問題和關鍵點展開辯論,適當引導深化討論內容。
四、開放但不缺席的教師引導
人物傳記類閱讀教學中,學生經(jīng)過自主閱讀和合作探究,下面就可以進入解決問題的程序,在這個過程,讓每個小組派代表來展示,展示時候,老師要對學生展示的答案進行點評并點撥。
分組探討之后,有的問題解決了,但是還會有不少問題等待解決,這些就需要老師的點撥指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需要老師點撥時,教師要力求用富有啟發(fā)性、簡潔的語言來點撥。老師點撥不僅是對預設問題的回答,更多的要注意新舊知識等結合和新知識的點撥上,另外教師要有必要在教材之外進行拓展,這樣一方面豐富課堂內容,又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最后一環(huán)就是總結,教師組織學生總結本課的重點內容,可以通過學生自己總結的質量,把握學生的學習的成果。
問題式教學法幾乎適合于每篇人物傳記類文本,容易操作,教師設計好關鍵的有效的主問題之后讓學生思考、合作探討,提出疑難點,老師就疑難點點撥,就可以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有效課堂。
(作者單位:云南省普洱第二中學)
參考文獻:
[1]于晶莉.問題式教學法的運用[J].中國培訓,20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