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磊
摘 要:體育教學在小學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大力開展素質教育的關鍵。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能對小學體育教學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顯得非常有必要。
關鍵詞:小學體育;創造性思維;有效措施
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小學體育教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式。目前,很多老師都著手于創造性思維方式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改變教學方法和理念,滿足素質教育的主要要求,幫助學生創造一個適合學生成長與發展的環境。
一、改革教學形式,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
立足于傳統小學體育教學課堂,教師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傳授學生基本的體育活動能力,學生要學習并掌握老師教給的體育基本動作。由此不難看出,學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狀態,并沒有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作用。因此,在實際的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中,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需要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創新出新的教學形式,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的主體,將教學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如籃球訓練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的身體素質和籃球水平來選擇自由組隊,這樣既可以有效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使學生從心理上更容易接受體育教學,進而達到小學體育教學的目的。只有不斷創新教學形式,找到符合學生心理需求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手段,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本節教學的課堂任務,才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切實提高學生的體育創新能力。
二、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小學生的思維具有很強的發散性,想象力也非常豐富。因此,在體育活動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場景的想象更加具體,比如將操場想象成廣袤的森林、浩瀚的太空以及生機勃勃的池塘等,然后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喜好進行角色扮演。舉個例子,小學體育教師不能死板地開展教學活動,要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增強體育課堂的吸引力。在體育教學課堂上,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情境,能夠使學生發生情境轉變,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全面激發。例如,小學體育教師在對學生講述起跑加速的體育知識時,教師可以在學生起跑練習中為學生播放奧運比賽的音樂,并且運用言語對學生進行鼓勵。在練習過程中教師讓學生思考運用怎樣的起跑姿勢,才能使自己爆發力增強。
三、適當鼓勵,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榮譽感已經形成初步。學生在體育鍛煉中進行一些初級競爭,獲得勝利后可以滿足自己的成就感。所以,教師應該在體育鍛煉中適當設計一些競爭比賽,如負重接力,黃河、長江,單腳跳接力,看誰投得遠……以此激發學生積極進取的動力,使學生能夠堅持參與體育活動,接受教師思維的引導。從競爭激勵的角度來講,學生只有具備較強的內心主動意識,才能驅動思維的靈活發散性。學生被鼓勵以后其肢體上的協調性相對來說會得到提高,還可以從內心深處打破身體極限,培養堅強的意志,形成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積極看待周圍事物,正確面對成功與失敗,善于思考,體現思維的獨特性。
四、引導反面思考,增強學生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的培養是實現創造性思維和能力培養的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逆向思維能夠激發學生敢于打破常規思維,打破定勢思維,打破保守、傳統的思路從反面思考,以實現發現解決問題的新思路。在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中,一般常規的教學思路是先進行動作的正確講解,然后進行示范,引導學生講解動作的觀察和思考,從而實現學生掌握體育理論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要求。而通過引導反面的思考,進行體育教學逆向思維的培養則不一樣,首先是應該進行有目的從錯誤的動作開始,或者以正確動作的反面動作開始,從而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迫切了解正確動作的心理,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前滾翻”動作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先一個方塊物體做示范,而方塊難以滾動,老師就應該抓住小學生對于這一現象的好奇和疑問,啟發學生進行細致觀察和認真思考,進而引發學生聯想到圓形的物體最容易滾動。這樣,學生就能從這個反面示范中體會到人體在進行前翻滾運動時身體團得越圓就越容易滾動,也就滾得越遠的道理,從中也就悟出了前翻滾動作的正確操作規范。
總之,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其成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是人類自身發展和時代進步的需要。因此,小學體育教師在實際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應融入形象、生動的語言,促進學生大膽想象,健全教學體制,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方式。另外,教師還要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積極探索,創造全新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水平的提高,幫助學生搭建一個適合學生成長與發展的環境。
參考文獻:
[1]曠美云.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幾點建議[J].成才之路,2009.
[2]張靜芳.淺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J].才智,2013.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