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惠萍
摘 要:基礎學力,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新知識所必需的基本學習經驗和學習能力,它是學生各種特殊學力發展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興趣、特長發展的基礎。以小學英語教學為例,并結合多年教學實踐經驗,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基礎學力的具體措施和途徑淺談幾點想法和見解。
關鍵詞:小學英語;基礎學力;自學能力
基礎學力,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取新知識所必需的基本學習經驗和學習能力,它是學生各種特殊學力發展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興趣、特長發展的基礎。對于小學英語教學而言,如果學生不具備基礎學力,那么正常的英語學習活動就無法進行,教師在不能準確了解學生基礎學力的情況下,英語教學效果也會處于十分不理想的狀態。下面,筆者就從以下幾方面,對培養學生基礎學力的方法和途徑進行詳細闡述。
一、做到始終以學生為中心,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是學生基礎學力中一個重要的基本要素,學生自學能力的逐步獲得,代表學生的基礎學力在不斷增強,對于在整體上提高學生的基礎學力水平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做到始終以學生為中心來設計活動任務,讓學生依靠自己的能力去積極、主動地學習和探索知識,發展學生的自學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學生的基礎學力在此基礎上得到更高層次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Holidays這一單元時,我就遵循了新課改所提出的“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使以學生為主體的英語學習活動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如,在學生掌握了有關節日單詞和四個句型后,我設計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說”的活動:讓學生兩人為一組,每組選定一個節日主題(如Halloween,New Years Day,Easter Day,Mid-Autumn Festival等等),利用本單元所學單詞和句型(如Whens...?Its in... 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at...? They...等)來自主編排對話,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自主演示,我們可對學生進行適當提示,讓他們用why和because自主表演。如此,在任務型教學活動的設計中,做到了始終以學生為中心,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主動思維、大膽實踐和形成自學能力的過程,能讓學生始終保持飽滿的自主學習熱情。
二、采取合理的教學措施,激發學生學習動機
基礎學力不僅包括認知方面的因素,還包括非認知因素,如學習動機,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的原動力,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決定因素。小學階段學生,本身具有自控力差、注意力易分散的特點,如果在教學時學生缺乏學習動機,那么學生就不可能實現對英語知識的深入理解和吸收,學習效率也就無從談起。因此,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我們應采取合理的措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使學生以興趣盎然的心態來學習和汲取英語知識。
例如,在教學Happy New Year這一單元時,一上課,我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播放了一段過新年時的喜慶場面視頻,于是,孩子們穿著新衣服跑跑跳跳,鞭炮聲此起彼伏,全家吃團圓飯,到處一片歡樂喜慶氛圍的場面便真實地呈現在了學生面前,學生對于眼前場景也有真實的感受,于是,立即被屏幕上的畫面吸引了,他們眼睛眨都不眨地盯著投影屏幕,臉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趁此時機引出本節課教學主題,勢必也能緊緊抓住學生眼球,使學生滿心愉悅地學習本節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學生的基礎學力得到更高層次的發展。
三、激發學生想象力,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
智力是學生進行正常學習活動的基本條件,也是構成學生基礎學力的基本要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智力,對于提高學生的基礎學力,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想象力的培養是促進學生智力得以發展的重要途徑,所以,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各種教學形式來激發、豐富學生的學習想象力,以此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為學生基礎學力的有效發展提供充足的保障。
例如,小學英語教材中有很多與學生日常生活接近的素材,如shopping,at a fast-food restaurant,asking the way等,根據這些素材,我們就可以為學生營造模擬情景,讓學生憑借想象在這些情景中對話,即調動自己的英語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想象來展開情景對話,如此,便能有效激活學生的想象思維,使學生輕松投入到情景中,有助于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從而為學生基礎學力的提高奠定堅實有效的基礎。
綜上所述,基礎學力是學生進行正常學習活動的有效前提,作為小學英語教師的我們必須重視對學生基礎學力的培養,并積極探究符合英語學科教學特點和學生認知結構的培養措施,使學生的基礎學力獲得有效提升,進而為學生小學英語高效化的學習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俞曉燕.議小學英語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J].校園英語,2015(7):21.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