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秀麗
摘 要 計算機網絡已經滲透到現代社會的方方面面,社會對網絡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已經成為高職高專院校的一門重要課程。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實訓內容的設置及如何開展實訓進行探討
關鍵詞 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實訓;項目教學法;高職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6)20-0144-02
1 前言
高職教育的定位就是培養應用型人才。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課程開設的主要目標是讓學生對計算機網絡技術有一個總體的認識,能夠比較深刻地理解計算機網絡中的一些必要理論,掌握一些實用的網絡技術。在課程和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應以適應社會需要為目標,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和培養目標,在課程開展中突出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學生為本,注重培養學生的實用技能的特點,盡量減少枯燥和實用性不強的理論灌輸。
高職學生生源主要有兩部分,一部分是中職升上來的,一部分是高中升上來的。中職上來的學生對網絡知識及技能有一定的掌握,高中學生很多對計算機知識了解很少。因此,在教學內容選擇上遵守從簡到難的過程,實訓教學設計顯得尤為的重要。
2 計算機網絡基礎實訓項目
高職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一般采取理論和實訓課相結合的授課方式。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理論課主要包括計算機網絡基礎、數據通信基礎、局域網基礎、網絡互聯技術、綜合布線基礎、服務器配置及網絡安全知識。為了達到知行統一,理論指導實踐,在開設實訓課的時候也要充分考慮和理論銜接好,同時做好不同專業對同一門課程采用不同的授課計劃、課程標準和教學設計。
對非計算機專業學生開設本門課程,主要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網絡使用技巧和理論,實訓課的開設應該包含以下幾個項目。
項目一:參觀校園網及機房 教師在這里要講解校園網可以實現的功能,向學生介紹這些網絡設備及實現的功能。通過教師的講解,使學生對網絡的定義及實現的功能有一個較直觀的認識,再在這個基礎上介紹網絡的拓撲結構,使學生對理論課所講的網絡拓撲結構有了一個更深的認識及理解。
項目二:TCP/IP常用命令的使用 此實訓重點介紹使用命令的方式查看TCP/IP配置信息,使用Ping及Tracert命令進行簡單的網絡排錯,對理論課中所講的TCP/IP命令的使用更好地掌握。
項目三:制作雙絞線 此實訓重點介紹常用的直通線和雙絞線的制作和使用方法。
項目四:局域網的搭建
子項目一:兩臺電腦實現互相通信。掌握簡單的局域網的組建,對理論中局域網的概念有更深刻的理解,對綜合布線的布線規律有一定理解和認識,同時對前面所學的TCP/IP命令的使用有更好的靈活應用。
子項目二:文件夾和打印機共享。文件夾和打印機共享在實際生活中很常用,同時讓學生對為什么組建局域網有更深的認識。
子項目三:多臺電腦在物理層實現互聯。通過這個實訓項目,重在對網絡設備集線器有更深的認識,并且具有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
子項目四:無線局域網的搭建。網絡已經深深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庭無線局域網的組建是很常用的技術,這個實訓項目目的就是使學生能夠掌握無線局域網的搭建。
項目五:VLAN的劃分 此項目主要是讓學生學會組建不同局域的局域網。
項目六:Internet應用技術 此項目主要讓學生掌握如何使用IE瀏覽器及收發電子郵件。
項目七:網絡病毒防治 此項目主要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常見的防病毒的方法。
3 合理使用教學手法,開展好計算機網絡基礎實訓課
為了提高職業學校的教學質量,切實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目前提出的比較提倡的教學方法有項目教學法、任務驅動教學法、分層次教學法、演示和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法。如何應用好這些教學方法,是很多人一直在探究的。
目前提倡的教學方法介紹 項目教學法是一種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指導下的教學法,是基于探索性學習和協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其本質既強調學習者的認識主體作用,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將任務作為課程內容的載體,即按照任務的相關性來組織教學內容。這種教學方法要求教學設計者把教學內容和目標巧妙地隱含在一個個任務之中,即教學進程由任務來驅動。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采用相對開放的教學組織方式,保證教學的有序進行。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法,它將以往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理念,轉變為以解決問題、完成任務為主的多維互動式的教學理念;將再現式教學轉變為探究式學習,使學生處于積極的學習狀態,每一位學生都能根據自己對當前問題的理解,運用共有的知識和自己特有的經驗提出方案、解決問題。
分層教學法既能使所有學生達到課程標準規定的基本要求,又能使學習較好的學生得到進一步發展,使所有學生在知識、技能和能力方面普遍提高。分層教學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這種愉快的情緒極大地改善了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從而提高教師與學生之間合作與交流的效率。
對計算機網絡基礎課如何應用好這些教學方法的見解 很多教師認為,計算機網絡基礎偏理論,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實訓課難開展好。筆者不這么認為。計算機網絡基礎課是偏理論,但是不應該將本門課開設的宗旨定為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網絡技術,一定要做到以學生為本開展教學。
筆者認為較好的實訓課的開展,教師應該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方法提出問題,吸引學生的興趣,并把所講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巧妙地隱含在一個個任務之中;教師分析此項目,并演示本項目中的重點部分,通過教師引導和啟發讓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此項目,教師及時解答學生的疑難。
這個小組不隨便分的,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分為優、中、差三個層次,每個層次的學生互相搭配,分成若干組,每個組里選出一名學習較好的學生作為組長,由組長監督并帶領本組的成員完成項目,每個成員完成項目后由組長報告教師,教師進行點評。每學期教師事先把實訓項目告知學生,并告知每一組學生:完成多少個項目,實訓課才能及格;完成多少個項目,實訓課是中;完成多少個項目,實訓課是優。每個層次的學生評定及格、中、優的標準不一樣。這樣分組的目的就是讓學生互相監督和鼓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下面以項目五來講解如何采用項目驅動教學方法提出問題,巧妙地把所講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巧妙地隱含在一個個任務中,引導學生完成實訓。
【問題提出】通過前幾節課的學習,我們組建的小型辦公室對等網絡能夠實現辦公室內資源共享的目的。但是公司內多個辦公室形成的辦公區域計算機數量比較多,如此多的計算機連接到一個對等網絡內,會帶來一些不好影響,如廣播風暴、不安全因素。公司有財務部、銷售部等部門,其中財務部、銷售部的計算機分布在幾座樓內。假如你是公司網絡管理員,公司領導要求你組建公司局域網,使銷售部的計算機可以互相訪問,而財務部的計算機只有同辦公室可以訪問,不同辦公室的計算機不能訪問。
【教師講授】(引導)分析項目任務和學生,小型辦公區域網絡是一個多區域的小型局域網,利用交換機VLAN技術可以劃分不同的區域(圖1)。
知識講解:VLAN概述;VLAN原理;VLAN配置命令,講解命令格式,演示配置一個實例,讓學生和教師共同完成;中繼口概述,配置命令及應用,最后演示一個相關實例;布置實訓項目。
完成本堂課開始提到的實訓項目,教師引導學生再一次分析實訓項目:劃分多個區域要用到VLAN,在交換機上需配置幾個VLAN?需不需要配置中繼口?電腦上需要配什么?如何進行測試?通過這些問題設置的引導,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小組合作完成項目】
【教師點評】
4 結束語
人們的生活離不開網絡,每個行業的人都要掌握一定的網絡技術。如何開展好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值得職業院校的教師去深思。課程的定位和教學設計尤為重要。教學應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教師應該圍繞如何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性,引導學生逐漸步入學習狀態,掌握好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應該掌握的技能。
參考文獻
[1]何銀川.高職《計算機網絡基礎》實驗課程教學設計[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2.
[2]張國清.網絡設備配置與調試項目實訓[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3]王鵬.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M].長沙: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