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蕾
摘 要:小學教育是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重要基礎,同時作為小學教育中的基本課程,小學語文教育在當今社會現代化發展與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其創新與發展對現代化教育建設具有重要的影響。所以,如何突破傳統教育的弊端,實現素質教育模式的轉化已成為眾多學者、教育家研究的重點之一。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新;發展
小學語文教育是小學教育的基礎內容,也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在明確教學目標的同時,正確引導學生語文素養的學習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育在教育改革的推動下,進行發展與創新。小學語文教育只有不斷的創新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揚長避短,跟上時代的步伐實現可持續穩定的發展。
一、小學語文教育發展現狀分析
縱觀我國小學教育的發展,發現我國傳統小學語文教育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自主能力的發展與提高。一味地“填鴨式”教學手段,束縛了學生的思考能力、自由想象力以及創造精神。從而導致學生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對知識的渴望,進而阻礙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現代化發展。分析表明,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形成這種弊端的主要原因在于:諸多院校和教育工作者沒有充分認識到小學語文教育的重要性和本質;一些學校的師資力量發展不平衡,往往一名教師教授多門課程;同時有的教師語文專業素養不夠從而導致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低下。
語文教育是一門培養學生文學素養和藝術涵養的教學學科,語文教學在我國歷史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隨著時代的發展語文教學也在發生著變化,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仍處于現代素質教育改革的起點,依然保留著應試教育的體系與教學觀念,這就導致了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發展的滯后性和限制性,與其他國家教育理念或其他院校的教育體系存在著巨大的發展差距。
小學語文教育是語文的基礎教育,是我國文化、思想發展的重要組成基礎。因此,我國小學語文教育應該在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F今隨著經濟與科技的全球化發展,我國語文教育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其中英語教育和特長教育是存在的主要影響因素。然而,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來說,語文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語文教育的創新與發展成為我國小學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
教育部門針對小學生語文教育,提出了迎合時代發展的規劃,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小學語文教育信息化發展,重點培養小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并利用現代高科技技術發展新型教學模式,從而促進我國語文教育改革。
二、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創新與改革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動力源泉,在我國文學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創新”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如字體的創立、字義的革新、文學思想的創新等等。隨著文化全球化的傳播發展,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呈現下滑趨勢,這就需要我國小學語文教育進行創新性發展。
目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過程中融入我國傳統文化知識,如詩、詞、歌、賦等。以此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與參與語文學習的熱情。其次,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展語文學習課外興趣小組,從而延伸語文課堂學習,激發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同時,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將語文知識運用到其他學科當中,潛移默化的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對于小學生語文教育來說,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會阻礙學生的思維發展,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參與性,對小學生語文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在時代在不斷進步,教育深化的改革的發展環境下,小學語文教育要做到與時俱進,實現創新發展。明確未來小學語文的教育目標,建立全新的教育體系是現今小學語文教育發展的基礎。在我國小學語文傳統的教育體系中,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都是由教師制定完成后“填充”給學生的。這就導致教師的語文素養決定了學生語文知識的范圍,從而限制了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發展?!巴ㄟ^人類自身潛在的創新能力,為科學文化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是現代化教育的理念,所以為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革新傳統的教學體系勢在必行。
如果說體制的革新是小學語文教育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框架,那么教育模式的創新就是小學語文教育現代化建設的主要內容。依據現代化科技設備的普遍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利用相應的教學設備,選擇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學模式,為現今小學語文教育創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行性。例如,多媒體設備的應用,打破了傳統的“聽、讀”模式,使學生通過“看”進而欣賞語文知識的魅力。同時,將語文教學與其他學科現結合的教學模式的創新應用,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全方面培養。例如,將素質教育融入小學語文教育當中,對于心理發展、事物認識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而言,在學習語文過程中培養的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文化素養,從而實現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目標,為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打下基礎。
三、當前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趨勢
目前,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教學理念,在小學語文教育體系中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在現今小學語文教育日益革新的基礎上,為實現小學教育現代化建設,小學教師應該通過樹立先進的語文教育觀念,結合現代化教學理念,通過充實自己的語文素養和科學技術素養,并在教學過程中,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對語文學習的參與性,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高速發展的社會,因此,小學語文教育要與時俱進,緊密的與時代發展相結合。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投影儀,計算機技術設備、多媒體軟件應用增強教學過程中的生動性與課堂靈動性。這樣的課堂教學氛圍能夠充分的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并開拓學生思維與創造能力。由此可見,隨著社會信息化的發展,人機智能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多樣性發展的教學方法將成為窩工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趨勢。
四、結語
總而言之,社會發展的需求下,小學語文教育的創新與教育模式現代發展已成為小學現代化教育建設的必然發展趨勢。當前小學語文教育不僅要在教師教學思想上,在教學形式和體系上也要得到創新與發展,才能為我國教育體系帶來突破性的變革。
參考文獻:
[1]楊喜燕. 基于課程標準理念的小學語文教學方法:現狀分析與優化建議[D].陜西師范大學,2015.
[2]陳媞. 小學語文教材練習系統比較研究[D].長江大學,2013.
[3]葉愛洋.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才智,2016,06:44.
[4]張玉萍,關鍵. 小學語文教育中的專業實踐性教學創新研究[J].科學中國人,2015,1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