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盛貴
摘 要:英語是初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主要學習英語的基礎性知識,主要包含單詞、詞組、固定搭配、句型、簡單的語法等,是英語學習的重要階段。作為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聽力教學始終備受關注,初中生的英語聽力差,成為英語教學中的難點。加強對學生英語聽力的訓練成為當前的重要工作。為了提高初中英語聽力水平,本文就初中英語的聽力教學措施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初中英語;聽力教學;有效性
聽力是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一定的聽力訓練,能訓練學生的英語語感、語言組織能力,對學生整體英語實力的提升具有積極影響。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當今初中教學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學的重心雖然已轉移到讀寫能力培養上,但聽說能力同步發展的重要性仍不可忽視。聽力在中考的英語卷中,占有25分,占據的份額大,強化聽力教學成為必然要求。為了增強聽力教學的趣味性,應在聽力教學中融入趣味性的元素,以激起學生對聽力的興趣,在娛樂、輕松的狀態下鍛煉聽力,利于聽力水平的不斷提高。
一、初中英語的聽力教學開展的現狀分析
就目前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將教學的重點放在英語的知識點教學上,以單詞記憶、詞組搭配、固定句型、語法教學為重要內容,往往會忽視了聽力教學,使得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無法得到鍛煉,聽力鍛煉的興趣也會逐漸降低。且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到考試前才會“臨時抱佛腳”,強化對學生聽力的訓練,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聽力訓練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且學生必須熟練掌握英語單詞與結構,經常訓練,才能增強學生對重要信息的篩選能力與敏感性,開展聽力教學成為當前的重要工作。如今,聽力教學的開展,大都以播放錄音的方式,讓學生自己聽并做題目,最后將答案核對,還原整個聽力短文。這種教學方式并不能起到實際的效果,且聽力教學過于程式化,學生的聽力水平低下,會影響著學生的整體英語水平。
二、初中英語的聽力教學措施
1.抓好語言關
(1)過好語音關。要想過語音關,必須了解基本的發音規則,如開音節、閉音節和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在講解發音要領時,教師要嚴格要求學生按照發音規則發音,一個一個地模仿、練習,糾正其不正確的發音習慣和方法。在正音時,要概括、歸納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規則,并按讀音規則將學過的詞匯進行歸類。
(2)融入原則。不要把自己看成旁觀者,而要是當成局內人看待,要與角色同呼吸、共命運,產生場景感覺。
(3)擴展原則。首先要在詞匯和句式層面上擴展;其次是在此基礎上,“泛看”電影,電影題材可以不受很大限制,但每部影片都至少要看三遍以上。
2.抓好環境關
(1)充分利用氛圍。教師要讓學生置身于英語氛圍中,在英語課堂,創設聽力環境,每節課開頭的3—5分鐘是聽力訓練的好時機。讓學生輪流用英語向全班同學報告天氣、新聞及當日的活動安排、講英語故事等,盡量避免用漢語,以后逐漸加深,提高要求。同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書籍或電影,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還可以糾正發音、語調。
(2)抓住要點。在聽的時候,要冷靜,遇到有聽不懂或沒聽到的內容,要果斷地處理,不要慌張,不管是聽幾遍,都不可掉以輕心。可根據聽前準備以及聽到內容來捕捉與正確答案的有關信息。
(3)使用英語教學。千萬不能因為擔心學生聽不明白而改用漢語,這樣的話,學生的英語語言水平只會停滯不前。其實,教師講地多了,學生聽的次數增多后很快會掌握這種新的表達法的。而且我們在用英語組織教學時可以由易到難。
(4)課堂生活化。把英語課堂和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為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運用所學的英語創造條件。在學了人物生日、住處等表達法后,我讓學生在英語課堂上兩人合編一段介紹人物的對話,沒想到學生就地取材,詢問對方及對方家人的生日及住處等信息,有的還當堂詢問了老師的有關信息并編到自己的對話中,這種真實的語境,真實的演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真正地做到了活用已學的英語知識。
3.抓好技巧關
(1)多聽。在聽的同時也分不同情況.當你在聽一篇文章或短文時,你一定要思考,他可能會講些什么,這樣可提高警惕。不至于他講完了,你才有所反應.聽的時候,你有意識地把主語,謂語,賓語弄清楚,好讓你了解個大概,也就不至于驚慌失措。
(2)加強閱讀教學。學生常有這樣的體會,遇上內容熟悉的材料,聽起來收獲較大,這反映了語言知識、背景知識在聽懂有聲語言過程中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尋找典型文章,讓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拓寬詞匯量,形成語感,豐富學生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
(3)聽說讀寫融合。語言教學的綜合性原則不僅強調教學方法的綜合,而且強調語言技能的綜合。該原則認為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要全面發展。即使是單向技能課,教師也要體現語言技能的綜合性原則。因此,在以提高學生聽力技能為主的聽力課上,也要根據實際,將它與說、讀、寫有機的結合起來,既有所側重,又全面發展。
(4)保持良好心理狀態。關于如何克服精神緊張,消除焦慮感,樹立自信心,發揮聽者理解過程中的能動作用,許多學者提出了很好的見解。有學者從語篇的角度提出:首先,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語篇意識,使學生認識到,在聽力語篇中遇到聽不懂的詞句完全不必著急,因為這是很自然的現象;其次,根據語篇信息冗余度原理,沒有聽懂的這部分信息有可能在語篇的其它地方再次出現,或者即使不出現,也可通過上下文做出合理推測;再次,根據語篇結構潛勢,沒聽懂的這部分,有可能并不影響整個語篇的理解,只起一些輔助作用。若能認識這幾點,聽者就會真正地樹立起心理優勢。
做到了以上三關,還應該看到初中學生在英語聽力中遇到的困難。比如學生由于自己發音不準確,造成聽力困難,辨別不清;受到母語的干擾,從而影響聽力的反應速度;聽力習慣和心理因素的問題;中西文化背景知識的差異等。對此,我們要采取措施,思想上加以重視;要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發音,這要求教師自身也要不斷提高自己英語發音的準確性;在英語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增加一些聽說的訓練項目。
三、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對學生聽力水平的訓練成為初中英語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初中英語教師要不斷學習,積極更新教育教學理念,運用現代化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聽力訓練興趣。可將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應用其中,創設教學情境,能在愉快、放松的狀態下鍛煉聽力水平,注重對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普及,增強學生對單詞的敏感度,利于聽力水平的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晶.提升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措施探究[J].學周刊,2014,29: 139.
[2]陳遠清.新形勢下初中英語聽力教學面臨問題與對策[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2013,03:138-139.
[3]韋忠群.新課程背景下初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對策[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