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濤
【摘要】“滿意工程”是民辦院校生存的根本,是上級領導了解學生對教學,食堂,管理,學生自我提升,實踐教學,社團活動等方面的滿意情況和意見的匯總。本文主要針對輔導員管理和學生自我提升兩板塊出發分析學生的滿意情況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民辦高校;滿意率;輔導員管理;自我提升
1.分析范圍
本分析報告主要結合重慶市部分民辦高校滿意工程預評結果從輔導員以及學生自我提升兩大板塊展開調查。輔導員板塊包括1.為人師表,2.敬業精神,3.常規管理,4.教育引導;學生自我提升板塊包括1.素質教育,2.專業學習,3.實訓實作,4.頂崗實習,5.拓展培訓,6.全面發展。
2.數據分析
2.1輔導員滿意情況分析
輔導員處于高校教育工作的主要位置,對于學生做人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故我們選擇了輔導員的為人師表,敬業精神,常規管理和教育引導進行調查分析。
2.1.1輔導員的為人師表
從表2.1可見學生對輔導員的為人師表表示滿意,滿意率和較滿意率分別達61.94%和32.34%,不滿意率為5.72%,主要原因可能是因為部分輔導員未能注意個人形象,同時也未能意識到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模范作用。90后學生具有極大模仿性,對于一些他們尊敬的人他們會模仿其行為和舉止,可一旦教師做出他們認為不合理的行為,那么將在他們心里形成不可抹滅的壞印象。所以“為人師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書育人,此乃師德之本也”。
2.1.2輔導員的敬業精神
從表2.1可見我們學院的輔導員具有較高的敬業精神,不滿意率只有6.09%。輔導員工作是一份非常有意義的工作,同時也是一份極具挑戰性的工作,作為年輕的80后,我們具有一種奮斗拼搏的精神,所以在處理學生工作中能夠積極進取,同時也讓學生看到了我們可敬的一面,但由于部分輔導員年齡較大,對工作缺少激情,很少和學生交流,造成了6.09%的不滿意率。
2.1.3輔導員的常規管理
從表2.1可見學生對輔導員的常規管理不滿意率較高,達到了10.95個百分點,在走訪宿舍中我了解到造成這樣結果的原因可能是因為1.班會安排太多,同時形式單一,枯燥,造成學生的厭煩。90后比較喜歡新奇的東西和形式,同時他們也不太喜歡老師占用他們太多的業余時間,他們的時間更多花在了游戲與戀愛之中;2.部分老師講話拖泥帶水,往往簡單的東西被反復講解[1];3.學校的事務,通知太多,造成輔導員經常在通知事情,學生誤以為老師沒有良好的安排和計劃[2]。4.學校的各種辦事程序復雜,造成學生的厭倦,比如請假。
2.1.4輔導員的教育引導
從表2.1可見學生對輔導員的教育引導不滿意率也較高,達10.67%,造成這樣高的不滿意率主要原因有:1.輔導員的專業知識不高,好多都不是本專業的老師,所以在給他們答疑的時候不能盡善盡美,2.部分輔導員沒能意識到他們在高校教育中的三種角色,首先是領路人,我們輔導員經常和學生接觸,我們的一言一行并成為了學生地楷模,“師不良,生無為”這是我對德育工作的認識之一[3]。其次我們還是學生的人生顧問,作為德育工作者,我們應該幫助學生建立他們的職業生涯規劃,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生不為,師之過”這是我對德育工作的認識之二,同時我們也是一名服務者,服務于社會,服務于學校,服務于學生。
2.2學生自我提升滿意率分析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于漁”。作為高校輔導員重在引導,教授學生學習方法。故我們從素質教育,專業學習,實做實戰,技能拓展和全面發展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2.2.1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最早是在兩千多年前由孔子提出,而后1983年左右倡導“著眼于未來,著力于素質”,并于1983年制定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學校的素質教育大綱[4]。可以說我國的素質教育已經進行了很久,但民辦高校學生對素質教育這一塊的滿意率卻很低,只有47.73%,大部分集中在較滿意上,歸結原因主要是:1.素質教育目前在我國,尤其是內陸和廣大西部地區并沒有真真落實到位,本本主義,教條主義依然盛行,成績依然是作為衡量一個學生好壞的標準,各項評優依然以學習成績來做定論。2.民辦高校學生層次不一,許多學生甚至未能真真理解素質教育,3.學生積極性不高,就算學校開展了各種課外拓展活動,參與性也不高,4.輔導員未能做好引導,動員工作,造成學生未能感受到民辦高校的素質教育。
2.2.2專業學習
由表2.2可見學生對于專業學習的滿意度也較低,只有41.51%,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1.老師自身的文化不高,2.學生基礎太差,怎么教也聽不懂,3.老師無社會實際工作體會,教育與社會分離。
2.2.3實做實訓
由表2.2可見學生對實做實訓不太滿意,較滿意的有42.59%,不滿意的占16.05%,主要原因可能是1.實做實訓時間太少,2.班級人數太多,實訓期間老師無法面面聚到,3.實訓設備不夠。
2.2.4頂崗實習
由表2.2可見學生對頂崗實習滿意率較低,僅為30.18%,不滿意率高達19.74%。主要原因是學校和學生重視程度不高,同時民辦高校因為自身性質,頂崗實習單位不愿意提供足夠崗位和足夠鍛煉的機會。
2.2.5拓展技能
由表2.2可見學生對拓展技能滿意率較低,僅為39.33%,不滿意率高達19.89%。分析原因有第一,民辦高校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教學水平不高,學生覺得學不到東西;第二,學生水平參差不齊,教學難以統籌而論;第三,民辦高校教學成本把控很嚴,在效益與支出兩方面難以持平。
2.2.6全面發展
由表2.2可見,學生對于全面發展滿意度較低,僅占40.89%,不滿意占12.92%,據我所知原因如下:1.課程太多,學生的大多數時間已被學業占用,無更多精力提升其他方面才能,2.學校社團,學生會,校團委活動太少,學生的鍛煉空間狹窄。
3.相關建議
3.1輔導員板塊
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的一線員工,輔導員的素質和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發展,所以學校應該設立專門針對輔導員的培訓,加大對輔導員的技能和專業知識培訓,同時加強師德師風建設,重懲師德敗壞人員,其次應該增加輔導員的福利待遇,減少輔導員的流失率。
3.2學生自我提升板塊
學生是學校生存的根本,學生能否學有所為也直接關系學校的興衰存亡,結合我的分析以及了解,我覺得我們應該從如下幾個方面提高學生的滿意率:1.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招聘一批有學識,有社會工作經驗的老師,而不是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年輕老師,2.緊密聯系社會,教育結合社會,我們屬于職業院校,那么我們所授予他們的應該是一種技能,而不是理論,3.多聯系企業,結成校企聯合教學,增加實訓實習的崗位,4.控制招生,不能一味的貪多,而忽略了學生的基礎,應區分初高中學生,可以通過入學考試相應分為初級班,中級班,高級班進行教學。5.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
參考文獻:
[1]唐紅超.輔導員激勵機制的模型構建與實踐探討[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2007:71-72.
[2]馬國防.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幾點思考[J].燕山大學學報,2006:133-134.
[3]徐艷國.新時期輔導員隊伍建設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7:70-72.
[4]陳銘,鄭建明.關于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的幾點思考[J].情報科學,200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