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雯
【摘要】英語是各個階段學生學習當中的重要科目,對未來學生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在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生涯中,英語科目的學習非常重要。隨著教學改革的開展以及進一步深化,英語教學的教學方式已經得到了非常巨大的改變。教師可以通過更多的信息化手段進行教學,信息化手段能夠幫助教師豐富教學方法,增加教學的趣味性,并對教學的內容進行補充。學生通過信息化的課堂教學,則能夠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信息化;高職;英語教學
科技的快速發展為人們帶了了非常大的便利,使人們的生活得到了巨大的變革,在此期間,網絡與計算機的興起與普及,極大的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在教育教學方面,也做到了非常大的影響。學生通過非常豐富網絡咨詢,使學生對教學的多樣性與趣味性要求更多。當前許多教師已經能夠應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并逐漸的作為教學方法廣泛的應用,但信息化教學手段卻沒有得到充分的開發與利用,當前的教學主體仍舊為教師,學生仍然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沒有真正做到自主學習與個性化教學。
一、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現狀
1.1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效率不高
高職院校的學生從一定的程度上會出現基礎差、基礎差異明顯的問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掌握程度無法有效把握,特別是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師資源不足,教師年輕化現象較為普遍,教師的教學能力不足、教學資源不夠等問題非常突出。這些現象都使得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效率無法滿足教學要求與學生的需求,個別高職院校對英語的重視程度不夠,造成學生對英語學習怠慢,出現學生普遍學習能力不足,學習效果不佳,成績不好的現象。
1.2高職院校信息技術應用不佳
當前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主要為大學英語,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往往最為“先進”的教學方法是使用powerpoint進行教學,教學內容往往是較難的教學內容,如語法規則、例句展示等,這種信息技術應用方法僅僅是將文本內容換成計算機進行展示,對課外延伸等內容并無涉獵,造成教學形式“換湯不換藥”。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無法體現,在信息技術應用方面也沒有做到充分的應用,造成信息技術應用成為“空談”
二、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當中的問題
2.1過于依賴課本
高職院校在進行英語教學時,往往“咬文嚼字”,對教材中的語法、字詞等基礎內容的講解更為重視,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應用與操作能力的訓練,在課堂上過分的依賴于教材,導致學生的英語教學與自身專業知識的連接較少,專業性不強。
2.2教師隊伍水平的滯后
高職院校的教師水平直接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當前高職院校的教師水平普遍不足,復合型、應用型教師配備不足,在整體教師當中的比例較少,無法充分的帶動整個教師團隊的進步,例如在進行商務英語的教學時,教師對商務知識不了解,而商務專業的教師則英語水平不足,使得教師在教學時過分獨立,缺乏實際性。
2.3教學方法相對落后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當中最為主要的問題,就是教學方法較為落后,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果不佳,在課堂上的無法得到充分的鍛煉,在培養自身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上的效果不佳,對學生的學習效果產生阻礙。
2.4缺乏實訓機會
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相比最大的差異就是工學結合,但在工學結合上,學生的實訓機會依舊不多,造成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足,對英語學習以及應用都帶來非常大的影響,從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
三、高職院校英語教學的提升建議
3.1合理的分割教學時間
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課堂時間是45分鐘,如何對這一時間進行合理的安排,是保證學生學習效果的關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微課堂”理念進行教學時間的安排,根據學生不同時間段的注意力集中和記憶情況,分成不同的小階段,在學生記憶以及掌握新知識的時間段內,進行新的教學內容的講解,在其他時間進行知識鞏固或實踐活動,使學生在短短45分鐘內能夠得到新的知識,并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和實踐,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3.2多種教學工具的結合
傳統的教學方法,所使用的教學工具是黑板、粉筆以及教材,這些 教具是教師熟練應用的內容,但在教學過程中,這些教具的使用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教學要求,特別是科技的進步,使得教學需要更多的輔助工具的幫助,隨著信息科技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音像設備、電腦、手機、平板電腦等興起,使得課堂教學能夠利用的工具越來越多,而網絡教學、網上作業、微信、微博等也都可以運用到英語教學當中,豐富英語課堂以及課下的教學。例如,在英語教學課堂上,可以應用音像設備進行英語聽力和口語的教學和練習,在課堂上進行網絡課程的播放,在課下,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當中的網上作業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知識掌握程度進行測驗,以此作為教師的教學依據和參考。在社交軟件如QQ、微信、微博等方面,也可以設立討論小組,對學生學習當中的疑惑進行解答。
3.3通過信息化教學模式提高課堂趣味性
英語教學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和有效的應用英語,講英語作為學生熟練應用的工具。為此,需要從聽說讀寫譯等五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學和訓練。而當前信息化的教學形勢下,也將上述五個方面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學生通過QQ、微信等軟件的應用,從多個方面對自身的英語能力進行提高,而通過網絡授課、網絡作業等方式,則能夠充分的發揮學生在高科技技術社會中對于英語的應用與學習,從整體上提高了學生的英語素質,改善了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3.4遠程網絡學習模式
遠程網絡學習模式,是指學生在進行課堂學習時,不通過傳統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模式,而是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網絡和計算機進行課堂學習,教師與學生不必面對面,也同樣可以進行交流和學習。在虛擬的網絡平臺當中,學生可以扮演虛擬的角色與身份,在課堂上通過更為活躍的方式進行學習。而網絡課程的教學模式并非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可以開展學生網絡辯論、教師引導等方式進行課堂教學,避免了學生面對面的緊張感,也增加了學生在課堂學習當中的口語鍛煉機會,從而更好的提升學生的英語應用綜合素質。
總之,利用信息化工具和教學方式,能夠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改善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非常值得參考和推廣。
參考文獻:
[1]呂品.高職院校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的探索[J].中國培訓,2015,06(08):47-48.
[2]鐘彥.高職院校信息化英語教學的探索[J].職教論壇,2014,07(23):70-72.
[3]王寧.信息化環境下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的設計探究[J].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17(02):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