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麒
【摘要】在中等職業教育中,學生具有自身獨特的心理特點,他們在自己的日常學習中,往往會存在一些困惑,為中職生的管理帶來一定的問題與難度。本文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探討中等職業教育學生的心理特點,樹立全新的學校管理的理念,探討與中職生心理特點相符的學生管理理念。
【關鍵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心理特點;學生管理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進行,我國的職業教育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后,我們國家的職業教育更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陳舊,職業教育院校在數量上大大的增加,職業教育的學生也大幅上升。職業教育迅速發展的另一個難題就是學生管理遇到更大的問題與挑戰,特別是近年來,社會的發展變化非常迅速,隨人們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去。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是即將要進入社會的主要群體,逐漸的感受到社會變化的主要的沖擊,在心理上也處于轉型的時期,正在向成熟逐步的轉變,因此容易引發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這就需要職業技術學校給與高度的重視,高度重視學生的管理工作,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效的進行學生管理。
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學生的心理特點
一般來說,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招收的都是初中畢業生,近年來隨著中等職業技術院校的改革,生源也逐漸的多樣化,有許多成年人也可以進入到學校進行再次的學習,提升自身的職業技能,但是初中畢業生依然是中等職業技術學校的主體。因此,中職生是一個充滿生機活力、年輕的、向上的主體,他們正處于青春的時期,心理發展逐漸趨于成熟,中等職業院校的性質決定了他們比同齡人更早的面的社會,面對來自社會的影響與壓力,在心理上具有獨特的特點。具體來說,體現在以下的幾個方面:首先,思維能力發展比較迅速。中職生在智力發展上比較迅速,思維能力、邏輯能力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更是逐漸的趨于成熟,同時他們的思辨能力得到迅速的發展,對于一些問題的思考似乎并不是那么的客觀,對于抽象性的概念的理解不到位,缺乏成熟理性的認識。其次,自我意識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中職生對于自身的認識與評價逐漸的趨于科學合理從具體評價轉為抽象評價,更加注重自身的個性特點,渴望他們對自身有更多的關注。第三是學生的情緒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中職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在情緒控制上與幼兒時期有所區別,他們不再是沖動的、膚淺的、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在行為上仍然存在情緒化的傾向,有時候一些態度與行為具有嚴重的情緒意義,這個時候學生在人際交往中往往容易表現出冷漠等特征。第四,這個階段的學生有了更高層次的精神上的徐艷秋。中職生在學習之余,喜歡根據自身的興趣參加各種各樣的文化活動,他們參加這些活動往往是具有自身的目的的,開始理解一些叫深層次的書籍,明白自己身上承擔的社會責任與家庭責任。最后,中職生的親子關系一般是呈現疏離的狀態,中職生逐漸的建立自身的生活圈子,與父母的關系逐漸的疏離,在對待一些問題上更加注重自身的獨特的認識。總的來說,中職生的心理特點逐漸趨于成熟,個性特征與思想品德基本上是定型的,在認知特點、興趣愛好上呈現多樣性的特征,意識到自身承擔的責任,開始逐漸的提升自身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中職生在教育教學中,學生還處于青春期,心理的發展上不夠成熟、不夠穩定,在學習中容易出現困難,學生在心理上也是出現偏差,學生具有強烈的逆反心理,他們經常破壞紀律、打架斗毆,不能夠正確的處理人際關系,并且具有較強烈的自卑心理,很多學生認為走進中等職業院校就是自身的失敗,學生自信心不足,自己看不起自己。這些學生還普遍的存在厭學現象,逃課、曠課、考試作弊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些都為學生管理帶來一定程度上的困難。
二、中等職業院校學生管理新舉措
1.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在中等職業院校中,以人為本就是以學生為本,在管理中觀測以人為本理念,哲學需要對學生進行人性化的管理,重視學生的主題地位,以促進學生全面的、自由的發展為核心,創造與學生發展相適應的環境條件,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學生生本管理中,確定學生作為管理的主體,規定學生的管理都是為了學生,學校各項工作的開展都是圍繞學生,學生不僅僅是被管理的人,還是學校管理活動中主要成員,學生權利需要得到管理者的高度的重視,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中征求學生的意見,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與主題意識,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配合學校的管理工作,提升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2.建立管理工作的長效激勵機制。中職生的管理中包括思想政治管理與日常生活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是重要的保證,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自主性,中職生在入校后,沒有了升學動力與壓力,在精神上很容易松懈下來,在脫離父母的束縛與管制的情況下,在學習上行動更加的散漫,每天沉迷于網絡上的游俠,這時候,在學生管理中需要采取的主要的措施就是對學生進行激勵,采取目標吉利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做好短期的學習設計、長久的人生規劃與職業規劃等等,針對學生內心對于自由、平等的渴望,以及自身需要成熟的急迫性,同樣采取吉利的方法。
3.與學生進行心靈上的對話,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在中職生的管理工作中,教師要與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上的溝通,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談,教師的日常行為對學生會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積極的言行對學生產生的是積極的影響,消極的言行對學生產生的是消極的影響,教師與學生之間需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教師要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熱愛學生、鼓勵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學生進行激勵,滿足學生內心的需要,引導學生不斷實現自我的價值,在青少年的發展中,教師需要給與積極的促進力量,喚醒學生內心的美好的愿望,促進學生不斷地成長、不斷地進步。
總而言之,中職生的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師需要根據中職生的心理特點,進行有效的管理活動,提升管理工作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鄭紅霞.職業學校學生管理工作的現狀調查與對策探討[D].華中師范大學,2007.
[2]陸群.淺談生本管理在提升職業教育質量中的作用[J].中國建筑教育,2009,(11).
[3]徐廣東.“以人為本”視閾下的高等教育管理[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6,(9).
[4]竇彥博.職業學校學生管理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