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官英
摘要:小學作為教育教學的基礎階段,是培養學生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的重要時期,小學教學管理是為了幫助學生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在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教學管理過程中,本文就基于新課程下的小學教學管理問題和應對策略進行分析,并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小學教學;管理問題;應對策略
新課程改革之后對小學教學管理提出了一些要求,學校要開始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在提倡素質教育的管理中,學校更要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小學教學管理目標,不斷的提高教師的素質水平,及時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思想,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來進行管理,這樣才能夠促進學校的長遠發展。
一、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教學管理問題
1.管理主體問題
目前小學教學管理主要問題在于管理者的管理思想較為落后,在新課程改革之后,已經提出小學教學管理需要根據以人為本的原則來開展教學管理活動,并且要在教學管理過程中不斷的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也就是要加強學生的素質教育,然而在實際教學管理過程中,多數教師卻沒有接受新課程改革所提出的要求,尤其是在思想上沒有任何轉變。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思想和認知都不夠成熟,在生活和學習中會做出一些無法理解的事情,原本這是十分正常的,但是長期受到傳統教學管理觀念影響的教師,認為這是十分不對的并會采取嚴厲批評的方式來教育和管理學生,導致學生的獨立性受到約束,對于學生今后能力的培養是十分不利的。
2.管理內容問題
小學教學管理問題中另一較為突出的問題是不按照規定的課程來進行安排,小學每一門課程的教學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多數教師和學校管理人員卻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就如體育課程來說,體育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讓學生學到了團隊合作精神。然而在實際教學管理過程中,多數學校會將應試科目教學重點,導致體育課程成為了其他課的補課途徑,尤其是國家規定小學體育課程每周應該有三個課時,但是多數學校沒有按照這一規定來安排體育課時,這就意味著教學管理十分不到位。
3.管理方式問題
從小學教學管理現狀來看,大部分學校都存在形式主義的問題,所謂形式主義是指學校為了進一步實現課堂教學改革,開展了很多不必要的示范課和公開課,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配合和交流簡直天衣無縫,這種課堂教學看起來十分完美,但是失去了原本的教學意義,學生也會認為自己學習就是表演給教師或者家長看。另外,也有部分學校為了進一步提高學校的管理質量,就不斷的加強校園制度管理,將一些原本已經十分嚴格的制度過于細化和標準化,從實際效果上看這種管理方式確實能夠提高學校管理質量,但是過于機械的管理方式只會導致學生的思維被束縛,間接地影響了教師和學生的個性發展。
二、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教學管理問題原因
1.管理者過于追求管理創新
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主要途徑,同是也是一個極其不穩定的教學過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無論是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或是教學方法都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這與教師的教學水平、學生的思維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有著直接的聯系。課堂教學的靈魂是創新,但這里的創新不是創新知識,是指教師要通過教學知識的整合來創新出屬于自己的教學風格,從實際意義上講,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是讓教師大膽創新,采用科學、合理的方式來進行教學。然而部分學校的管理者卻曲解了這一理念,認為只要不停地創新就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因此在管理過程中,就一味的要求教師進行創新教學,甚至連教學管理方式也要不斷的進行創新,根本沒有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和探討。
2.與新課程教育理念不相符
在以往的教學管理過程中,學校過于注重將學生的學習成績用作于評價教師的教學工作質量和教學水平,使得教師在教學改革方面只能循規蹈矩,不敢有任何大膽的想法和理念,間接性抑制了小學教學改革的創造性,同時教學管理者也不為教師的教學思想、方法、資源等提供幫助,使得教師的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新課程改革注重于人的發展,因其是建立在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前提之上,為了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觀念,要求盡快適應新的教學體系,從學習、評價等方面不斷優化教學管理,讓教師成為傳授學生知識的引導者,讓學生成為真正的教學主體。由此可見,傳統的教學管理理念與新課程改革之后的教學管理理念十分不符,繼而才會出現一些教學管理問題。
三、新課程改革下小學教學管理問題的應對策略
1.轉變教學管理思想
思想是提高教學管理質量的重要途徑,沒有良好的思想,就不會有更好的管理工作,在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教學管理過程中,管理者應該及時轉變自己的教學管理思想,尤其是應該加強自己的理論知識學習,不斷的提高自身管理水平、知識和能力,這樣才能夠看到小學教學管理的意義所在。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教學管理者應該及時摒棄傳統的教學管理思想,切實的站在教師和學生的角度來進行教學管理,不僅要將新課程改革理念融入學校教學理念,更要為學生的全面發展作出相應的策略,這樣才能有效的解決小學教學管理問題,為促進學校長遠發展作出貢獻。
2.提高教學管理能力
為了進一步提高小學教學管理質量,管理者需要從教師的管理能力入手,采用多樣化的方式來提高教師的管理能力,這樣才能看到小學教學管理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第一、學校一定要及時引導教師進行學習,通過資源整合的方式來為教師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譬如為教師訂購相關的報刊雜志,定期開展教學講座和交流會;第二、學校要及時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目前新課程改革已經融入了大部分小學教學管理之中,那么學校更應該盡早幫助教師轉變自身教學掛念,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這樣一來,就能有效的解決小學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為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出貢獻。
3.完善教學管理制度
新課程改革是一個復雜的改革過程,學校需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優化各方面教學問題,才能夠有效的解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那么就必須盡快完善教學管理制度,這樣才能夠解決教學管理問題。完善教學管理制度需要將以人為本的理念作為改善原則,然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將學校作為教學研究的實驗基地,構建真實的教學情境,從中發現更多的教學研究問題;第二、將教師作為教學研究的主體,從教師的教學工作中,不斷地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
四、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教學管理問題和解決對策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得知為了進一步滿足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學校需要及時更新教學管理思想,采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并不斷地創新管理制度,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文萍.小學教學管理若干問題的分析與解決[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4:194.
[2]魏現湘,張學忠.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28.
[3]牟桂杰.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