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慶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中學教育也進一步提高了深度。教學情境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設服務于學生學習的一種特殊的教學環境。教學情境可以貫穿于全課,也可以是課的開始、中間或結束。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在需要,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本文就針對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創設情境教學進行簡單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初中;數學課堂;情境教學
簡單來說,教學情境是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目的地創設服務于學生學習的一種特殊的教學環境。教學情境可以貫穿于全課,也可以是課的開始、中間或結束。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在需要,引導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幫助學生有效解決問題,促進情感與態度的發展。因此,下面本文就展開對如何在初中數學課堂中創設情境教學的研究分析。
一、創設游戲競爭情境
競爭意識是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意識,對于提高學生整體與個體的認知水平具有積極的作用。利用有趣的數學游戲進行教學,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可以揭示數學學科中的人文精神,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數學審美能力。教師要善于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這種競爭意識,可以通過創設游戲情境的方式來讓學生體驗競爭,在競爭中不斷提高自己[1]。在驗證二元一次方程組的解時,教師選擇了游戲接龍的方式,由任意一位學生開始,針對方程2X+Y=40,任意給X(或Y)一個值,點班級另外一名學生,說出相應的Y(或X)的值,再由這位學生給出新的X(或Y)的值,依此重復進行,教師強調,看誰算得又快又準。學生對這種方式都很感興趣,都能認真思考,積極參與,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熟練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組的驗證方法。此外,我還經常鼓勵學生將自己設計的一些游戲搬到課堂上,一方面可以促進學生的合作與良性競爭,同時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十分活躍地參與其中,在游戲中互相影響、互相溝通、互相補充,達成共識、共享、共進,真正實現共同進步。
二、創設探究新知情境
教師要善于提出符合學生認知水平、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創設問題探究情境,努力給學生提供自主發展的空間和親身感受、體驗的機會,使學生的認知水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得到提升,在數學學習中得到和諧統一。例如,為了使學生鞏固掌握兩直線平行的性質應用和對方位角的理解,培養學生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在復習課上我安排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已知A點在B處的北偏東40°方向,C點在B處的北偏東85°方向,A點在C處的北偏西45°方向,求乙BAC及乙BCA的度數.在此以前學生已經學習了方位角、平行線的性質。問題一提出,學生積極地參與,在練習本上很努力地畫出圖形,標出方向,當他們畫出圖時,緊接著開始思考、計算角度的問題。學生們靜靜地思考著方法,這時有學生舉手,看到了平行線的關系,BD//CE,所以利用平行線的性質求出了正確的結果。也有學生想出了其他的方法,可以添加一條輔助線,過點A作出正北方向的平行線,也能利用平行線的性質求出結果。所以在課堂上要舍得給學生思考的時間,要給學生表現的機會,這樣學起數學他們才會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有興趣[2]。
三、創設生活問題情境
用實際問題創設問題情境,能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把數學與學生原有的生活經驗密切聯系起來,使他們感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是為生活服務的,學會從數學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建模思想。例如,在“實際問題與二元一次方程組”中,出設問題情境:甲、乙兩個廠家生產的辦公桌和辦公椅的質量、價格一致,每張辦公桌800元,每張椅子80元.甲、乙兩個廠家推出各自銷售的優惠方案,甲廠家:買一張桌子送三張椅子;乙廠家:桌子和椅子全部按原價8折優惠.現某公司要購買3張辦公桌和若干張椅子,若購買的椅子數為x張(x>9).(1)分別用含x的式子表示甲、乙兩個廠家購買桌椅所需的金額;(2)購買的椅子至少多少張時,到乙廠家購買更劃算?這問題一出,許多學生覺得這與平時生活密切相關,于是都會主動地思考,然后解決問題[3]。可見一個好的情境,能使學生在不經意間學到有用的數學,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求知,不斷地嘗試探究解決新問題。
四、創設評價教育情境
新課程標準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更關注人的發展。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行為、態度和所取得的進展的判斷,積極創設評價教育情境,使學生正確認識自己,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獲得真實的成就感。此外,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新課導人、新課講解、課堂練習固然重要,但課堂小結同樣不可忽視。如果課堂小結恰到好處,可以收到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個教學過程更加完美。例如,在講“垂直于弦的直徑”第一課時,課堂小結只有兩句話。即“本堂課我們學習了一個定理(垂徑定理),發現了一種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徑為輔助線來解有關弦的問題)。”這樣的小結耐人尋味,只須寥寥數語,就歸納了本節課所學的知識,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便于學生掌握數學思想方法。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靈活地創設教學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教學情境;利用類比聯想創設知識遷移情境;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自主學習情境;通過游戲或競賽的方式創設合作交流情境等等,讓學生獨立觀察、比較,主動聯想、歸納、類比,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斷地去感受、去發現、去交流、去評價,構建起屬于自己的知識,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4]。
五、結語
總而言之,科學合理地創設教學情境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是提高課堂效益的關鍵,它有利于學生學會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愿望,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有效途徑。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要精密聯系學生的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
參考文獻:
[1]孫亞茹.初中數學教學中情景化教學的效果探討[J].鴨綠江(下半月版),2015,01:117.
[2]池洛陽.情景教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高考(綜合版),2015,02:7.
[3]顧利群.情景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2:29.
[4]楊旭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情景創設的途徑[J].科學中國人,2015,1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