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衛權
【摘 要】目前,在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中,小學教育階段起著非常重要的基礎作用。在新課程教育教學改革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應該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尊重學生,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實現學生的綜合發展。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應該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氛圍和自我發展環境,為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建立完善的組織管理支持,以此適應新課程教學改革的要求,實現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方法的創新。據此本文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方法的創新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方法;創新
一、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方法存在的問題
伴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教育需要積極實行素質教育,這既給學生帶來了機遇,同時也給教師和教育教學管理帶來了新挑戰。想要使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實現科學化、多元化和標準化發展,必須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方法的現狀進行具體分析,通過探究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采用創新教育教學管理方法的途徑有效解決。
(一)教育教學管理尚未成熟
目前,由于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和標準尚且處于推廣和適應階段,一些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管理目標和管理方法。在探索和適應階段,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勢必存在著較大的盲目性,而且相對混亂,需要進一步加強整理。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仍舊缺乏明確的目的性,以及準確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此對學生的綜合發展形成了一定的阻礙。
(二)教育教學管理理念相對落后
在長期的教學改革發展下,受傳統教學理念的深層影響,小學教育工作人員的教學管理理念相對滯后,這就導致教師和教學管理者在落實新課程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有著較大的難度,且難以在實踐教學和管理過程中將新課程的教學要求和理念體現出來。就教學評價標準而言,一些學校仍舊存在著應試教育思想,這樣不僅會阻礙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的培養,而且根本無法滿足現代化教育教學管理的發展要求。
(三)教育教學管理體系不夠完善
現階段,我國一些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體系尚且不夠健全,具有一定的封閉性,缺乏和學生個體、家長以及社會等各界的積極合作,單純地依賴學校內部管理是不夠的,忽視了對學生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的具體探索和分析,無法得到相關部門的積極反饋,從而對小學教育教學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并且,小學的教育教學管理所涉獵的范圍應該更加廣泛一些,不僅要存在于學校內部,還要與學生的生活、家庭以及社會密切相聯,這些日常的生活情況,都能夠真實反映出學生的動態變化。所以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者不僅要關注對學生校內管理,還要重視學生的家庭和社會狀況,以此才能夠實現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管理方式,并有效提高教育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四)教育教學管理者的思想意識和素質有待提高
部分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人員已經習慣采用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對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不夠深入,而且沒有實時進行教育教學管理措施創新,學習意識和創新管理意識相對薄弱,這就導致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與小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不相符,且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難以實現有機結合。在教育發展的不斷推動下,教育教學管理者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已經無法很好地滿足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發展了,這就要求教學管理者必須加強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還有少數教師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缺乏積極關注,從而忽視了小學生的發展潛能,影響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二、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方法的創新
根據上述問題的具體分析,筆者提出了一些創新教育教學管理方法的有效策略,以期能夠為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幫助,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
(一)健全教育教學管理體系
健全的教育教學管理體系是確保小學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而教育教學管理體系中不僅要包括教育管理者和學生自身的作用,還要重視家庭和社會的積極作用。小學時期是教育初始階段,因此必須教育教學管理者必須實時與學生、家長和社會進行溝通交流,加強合作,共同努力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教育教學管理思路的不斷拓展,同時提高教育教學管理的高效性。
(二)增強教育教學的管理能力
在小學時期,應該積極發揮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的主體作用,學校要加大對師資隊伍建設的投入力度,適當給予教師物質和精神獎勵,以此激勵教師,塑造良好的教師職業形象和綜合素質,提高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學校應該定期組織教師參加繼續教育和培訓,在原有的基礎上,更新理論知識體系,提高專業素養,實現教師的不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健全的教育服務。這樣一來,就為真正落實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奠定了小學教育教學的管理能力。
(三)更新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
想要實現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方法的創新,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者必須及時轉變、更新管理理念,以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為指導。在小學應該適當進行相關的培訓,積極學習新課程教學理論,貫徹新課程教育教學理念,全面促進教育教學整體效率和質量的提升。與此同時,還要摒棄傳統的應試教育理念,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積極關注學生的平時表現,實現能力與素質的有機結合,制定完善的、詳細地評價考核標準體系,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實現綜合發展。
(四)制定完善的教育教學管理目標
為了更好地引導教育教學管理者積極努力,小學學校應該制定完善的、明確的教育教學管理目標,以此有效規范教育工作和日常工作,有利于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健全的教育教學管理目標是引導教育管理者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關鍵,因此,學校應該切實根據學校、教育管理者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更新和完善教學目標。通過實現教育教學管理目標,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教育教學管理方法進行創新,不僅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夠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這就要求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者必須熟練掌握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質,有效健全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多元化教學管理方式方法,提高教學管理的整體效率和水平。并切實根據小學生的個性化特征和發展要求進行科學、有效培養,以此在滿足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發展要求的基礎上,實現小學生的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培用.談談當前的小學教育管理[J].吉林教育.2016(21).
[2]王玉華.淺談小學教育的高效管理[J].好家長.2015(29).
[3]閆連江.教育教學管理的創新及策略分析[J].中國培訓.2015(20).
[4]尚正輝.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現狀及改進建議[J].中國校外教育.2015(13).
[5]王美琪.小學教育教學管理的實施策略初探[J].經營管理者,2014(02).
[6]宋美芳.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初探[J].學周刊.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