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章標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學理念及教學方法的改進越來越被相關部門及教學工作者重視。本文在闡述探究性學習的內涵和理念的基礎上,提出了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實施策略。作者認為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對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時建議創設問題時要結合生活實際,實踐教學中要注重整合教學資源,拓展探究范圍。
關鍵詞:探究性學習 高中物理課堂 教學實踐
引言
新課程改革后,在高中物理課堂中實施探究性學習的教學策略,響應了高中物理新課標的發展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實施探究性學習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在高中物理學習中科學探究的能力,同時也使得學生能夠通過科學探究的學習過程提高自身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在探究性學習中,增強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團結合作相互交流的能力。
1.探究性學習的內涵和理念
1.1探究性學習的含義。
探究性學習是以問題為中心,利用特定的教學情境,使得學生在課程學習時自主參與知識的探究過程,從而加深對知識的體驗。探究性學習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而且是教學教育的一個主要目標。在探究性學習中學生主要運用探究合作的方式進行學習活動和學習過程,教師在探究性學習中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同時探究性學習是仿照科學家以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法學習的,從而理解、體驗及應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對問題進行研究分析,進而更好地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獲得所需知識及科學研究能力。
1.2探究性學習的理念。
探究性學習以認知結構理論、人本主義學習理論、認知發展理論及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其教育理念一般體現在四個方面上。第一,注重以學生發展為本,關注學生全面發展;第二,學習面向全體學生,同時關注每個學生學習情況;第三,關注學生之間的合作和創造能力;第四,關注學生知識體系的構建。
2.探究性學習在高中物理課堂中的實施策略
2.1創設適宜的教學情境。
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會產生各種問題,因而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問題思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高中物理教材中有一些較抽象的理論知識,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創設一些相關的應用類型的情景去提出問題,使得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進行探究學習,從而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知識。這不僅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基于此,高中物理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和教學任務設計一系列的問題,這些問題由易到難,各個問題逐漸深入、環環相扣,使得學生在課堂學習中能夠進一步地推進和發展,同時不斷設計新的問題。
例如在高中物理彈簧這一章節學習時,教師提出關于動力相關的彈簧問題讓學生自主解決。題目:在輕質彈簧上面固定一塊質量不計的薄板,在薄板上放重物,用手將重物向下壓縮到一定程度后,突然將手撤去,重物將被彈簧彈射出去,則在彈射過程中(重物與彈簧脫離之前)重物的運動情況是什么?
這時候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或者相應工具為學生進行相應的展示。學生在相互談論中會得出不同的答案,如有些學生認為重物一直在做加速運動,也有些學生認為重物是做先減速運動后再進行加速運動。教師收集學生的答案后,根據學生的思考方法進行答案解析。
2.2結合生活實際創設問題。
新課標要求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因而教師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當將高中物理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情境的創建可以在學科內,也可以在學科內。同時問題的情景應該是學生平常生活學習中較常見的問題,教師在創建多個問題情境時還需要注意不同問題之間的銜接,問題的設置是一個由易到難的過程,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有針對性地設置問題,相應地增加問題難度。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會活躍思維,積極主動地探索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得學生敢于質疑,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比如說在學習高中物理力學這一章時,教師可以提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為什么拉車比推車更省力?通過這種生活中實際發生的例子說明,這類提問式的教學手段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使得學生將目光轉移到所要學習的知識點上,同時學生也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回答“這是由于動力和阻力相互關系造成的”。教師可以對問題進行深入解析,在地面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若是車輪對地面的壓力越大,那么受到的阻力也會越大,也就更費勁,相反的,若是壓力更小,阻力更小,那么也就更省力。一般在推車的時候,用力的方向一般會產生兩個效果,其一是分力向前,從而克服阻力,使得車能夠勻速前進;其二是分力豎直向下,會加大車對地面的壓力,使得阻力加大。因而拉車會比推車更省力。在解析過程中,使得學生在結合生活實例的情況下,加深對知識點概念的理解。
2.3整合教學資源,延伸探究范圍。
高中物理教材內容多與實驗有關,實驗不僅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還可以實現探究活動的有效性。探究性學生是讓學生自主參與活動和實踐,從而使得學生獲取相關知識,是屬于學生獨立實驗的一個過程。因而教師可以結合高中物理學科的特點及探究性學習的含義和教學理念,整合已有的教學資源,將探究性學習延伸到生活中,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
比如在學習“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電阻”這一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自己擬定相關的實驗方案和實驗步驟,同時引導學生關注生活中電流表和電壓表的應用。這使得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實驗選材,打破傳統物理實驗教學課堂中所存在局限性,使得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實踐動手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展現探究性學習的優勢。
結語
探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為主體,同時結合高中物理教學內容開展的一個探究活動。探究性課堂教學具有自主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因而高中物理教師需要結合學科的特點,發揮自身引導作用,使得學生對物理知識問題進行深入探究,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深化高中物理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