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振
中圖分類號:G80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2-000-01
摘 要 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體育鍛煉有利于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減輕青少年的焦慮心理,體育鍛煉還有利于緩解青少年在學生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壓力,從而積極的應對生活中的考驗。在體育鍛煉過程中青少年的情緒也會影響其作用的有效發揮。所以,在傳統認識觀念中都關注體育鍛煉對青少年消極情緒的緩解作用,要想真正促進青少年心理的健康發展,需要將緩解消極情緒和預防環節結合起來。
關鍵詞 青少年心理健康 體育鍛煉 作用
體育鍛煉對青少年智力和心理都有積極影響,在體育鍛煉中青少年可以獲得更多交往溝通的機會,有利于消除文化和階層上的差距,幫助青少年融入集體生活,形成健全人格,促進學生全面和諧健康發展。
一、體育鍛煉對積極情緒的影響
青少年階段的孩子他們的心理是不成熟的,喜怒哀樂也不穩定,在觀念認知上會出現偏差。青少年的孩子們正在上高中,這個階段的學生不僅有學業上的壓力,也有來自父母的嚴格要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學生會產生焦慮、抑郁等等一系列的不良情緒。通過體育鍛煉不僅能夠緩解這樣的消極情緒,在情感上青少年也會有體驗。研究表明,不同的時間段也會產生不同的作用,體育鍛煉十分鐘緊張感就會消失,如果持續鍛煉一百分鐘在心理上就會非常的愉悅。在實際生活中,長期堅持鍛煉的青少年心理喜悅感平均高于不鍛煉的青少年。所以,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教師和家長要鼓勵青少年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在快樂幸福的氛圍中成長。
二、體育鍛煉對自信心的影響
自尊、自信心主要指的是從整體上對自己的評價,自尊、自信心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在體育鍛煉過程中如果能獲得成功,會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在體育活動中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自尊心,教給青少年要尊重愛護自己和別人的身體,改變青少年以自我為中心的理念,青少年在鍛煉過程正視自己的缺點和不足,提高學習能力,培養人與人之間交流溝通的能力。當然,短時間的體育鍛煉對青少年的影響是很微妙的,教師和學生以及學生自身要將體育鍛煉延伸到生活的各個角落,提升自尊心,建立自信心。
三、體育鍛煉對道德品質的培養
最近一段時間,我國國人的道德品質和素質培養是熱點討論的問題,面對突發性的狀況,很多人會視而不見,這樣的事件在道德和法律中間任意穿行。在路上遇到老人摔倒是該扶還是不惹麻煩,這到底是人情冷漠,還是現代社會誠信的缺失,等等,這樣的問題都需要我們去思考,去解答。社會生活中的種種案例都對我們的道德品質和思想素質提出了新的考驗,處于青年的學生還沒有正式接觸社會生活,仍然活在校園的象牙塔內,他們的道德品質還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并且,針對青少年的道德考驗也是非常少的。那么,面對如今的社會現象,教師和家長如何正確的教育學生,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這不僅對學生日后的發展有關鍵性作用,對整個社會的發展進步都有積極影響。
體育雖然是娛樂、強身健體的項目,但說到底,體育也是教育的一部分,體育和其它學科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對學生的德育發揮重要的影響作用,青少年積極的參與到體育鍛煉中,這樣的過程也是道德品質形成的過程,在體育游戲中任何同學都要遵守規則,不僅要尊重每位同學,還要聽從裁判的指揮。在體育鍛煉中很多項目都是小組內合作完成的,在小組比賽過程中,教師要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要樹立集體責任感。在競技體育中教師也要教導學生要團結互助,幫助需要幫助的學生。潛移默化中學生的集體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就會樹立起來。
四、體育鍛煉對健全人格的培養
在體育鍛煉中能夠達到雙贏的效果,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不僅身體上,在心理上都是一種考驗和鍛煉,青少年想要在體育競技中取得好的成績,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基礎條件,然而,良好的身體素質是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形成的,所以,在日常的鍛煉中,青少年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頑強的意志也是必要因素。在鍛煉過程中會受到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考驗,不僅要抵得住嚴寒酷暑,還要在心理上積極的暗示自己,鼓勵自己,只有堅持到最后才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比賽過程中青少年的心理素質至關重要,青少年要有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共同享受成功帶來的幸福感是非常容易也是大家所期盼的。但是,競技體育有輸有贏,這就需要青少年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夠經得起困難挫折的考驗,在反復的鍛煉過程中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在提高競爭能力的基礎上,要提高自己的膽量。
五、結語
綜上所述,體育鍛煉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占有很大比重,學校和家長首先要正視體育鍛煉的重要作用,在學生生活中轉變傳統觀念,將體育鍛煉真正的落到實處,只有這樣,體育鍛煉的各項技能和作用才會呈現出來,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素質、能力,從而更好的完成自己的人生理想,更好的服務社會,造福人類。
參考文獻:
[1] 劉翠.解析體育鍛煉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4.S1:30-32.
[2] 周裕梅.論體育鍛煉對青少年學生心理健康的促進作用[J].才智.2014.1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