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新
摘 要:如何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實效性,是各個高校都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在現有的教學內容體系的基礎上,從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出發,加以改革和創新,為老師和學生建立一個和諧的教學環境。
關鍵詞:和諧教學法;大學生;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改革與創新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092-01
大學生是未來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目前我國提高大學生素質、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主要采取的方法就是在各高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教學。1986年王敏勤同志提出了和諧教學這一說法,和諧的教學模式,旨在為學生創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有利外部條件,促使學生自主學習,自動自發的學習,因此學校不能光采用講解的方式,應該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加入其它的教學方式。本文擬就如何將和諧教學法在高效思想政治理論教學中實踐與運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一、通過和諧教學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開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因此提高課堂的授課率,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根本所在,也符合和諧教學法當堂理解與掌握的宗旨。
(一)精選教學內容
這要求老師在課前要做好充分的備注。首先,要做好調查工作,了解學生的實際需求,分析出學生最欠缺的知識、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學校可以采用問卷調查,公開征集,召開學生座談會等此類方法,了解學生關注的問題,老師針對問題梳理出相關的知識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
(三)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教學過程不能僅僅是單一的知識傳授,也要加入學生和教師情感的交流。將老師和學生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上,使學生和老師的作用力集中在一個點上,融洽、和諧的師生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要和學生保持融洽的關系,這需要老師熱愛教育事業,尊重學生,用心關愛學生,還要對自己的學生有足夠的了解,公平的對待學生。建立一個平等的,融洽的,和諧的課堂氛圍。
(四)增加課堂知識的趣味性
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教學的關鍵環節,對學生掌握知識,訓練思維,培養的能力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而教學過程的趣味性、輕松程度,影響著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因為增加教學過程的趣味性很重要。首先,要增加課堂知識引入的趣味性,可以通過多元化的引入方法,例如:在講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金錢觀的時候可以就網絡上“拜金女”、“寧愿坐在寶馬車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車后面笑”等流行語,讓學生進入討論,老師再融入課本知識進行分析講解;其次,要增加教學方式的趣味性。例如:針對教學內容,可以做成顯示文稿,配上合適的音樂,配上精彩的圖片;還可以針對教學主題進行課堂即時的辯論賽。
二、依據和諧教學法提高教師道德素質,以身立教
人們常說教師是學生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行為往往是學生們模仿的對象,只有自身具有良好的心態以及較高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育人,以身育人,從而做到以心育人,達到“以身立教”的目的。師德是老師自身思想水平的體現,在日常生活中教師不僅要用語言傳授知識,還要用自己的行動去影響學生,要用師德來約束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以身作則,自己先做好然后去影響學生也做到。
例如,現在高校都存在宿舍衛生臟亂差的問題,學生們總是在檢查的日子才會整理內務,有位班主任老師在檢查的時候自發的幫助學生疊被子,擦玻璃,經過幾次之后他所帶班級班學生的宿舍在宿舍衛生評比中都被評為了衛生先進宿舍。在高校的學習生活中類似的例子比比皆是,只有所有老師在代課老師的帶領下一起努力,以身作則,潛移默化的引導學生,才能幫助學生將思想政治課堂上的所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行動。
三、結合和諧教學法,發揮社會的教育作用
學校生活只是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大學生畢業后都要步入社會。學校可以整合社會資源,加強社會輿論的引導力量,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
例如:①邀請各行各業的勞動模范來學校進行演講,組織學生與這些勞動模范一起參與活動。通過實際接觸,面對面的交流,以勞動模范身上的優秀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感染學生。②定期的組織學生到工作先進單位參觀學習,通過直觀的感受,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工作態度和價值觀念。③可以定期的就相關的熱點問題以及感動中國人物的討論跟學習,然后開展以此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小品大賽,辯論賽等活動。通過此類一系列方法,將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可以看的到、聽的到具體行動,從而促進學生的利用和吸收。
四、借助和諧教學法發揮家庭的教育作用
和諧也包括學校與家庭之間的關系和諧,學校的教育并不能解決學生的一切教育問題,家庭教育也是很關鍵的一部分,所以只有把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有效的結合才能更有效的促使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高。
通過一段時間的家訪和電話溝通發現,很多學校的優秀學生,在家里卻成了公主病、少爺病的患者。因為現在家庭孩子普遍較少,所以過分的溺愛導致孩子任性自私,責任心缺失。上大學之后一般父母與孩子產生距離,從而導致對孩子的行為,學習生活一無所知,缺少相應的管教,加速了部分學生行為墮落,道德淪喪,使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淪為空談。
所以學校應該建立一些教師與家長溝通的平臺,以便家長與教師及時溝通。例如以下方式:①建立一個大學生父母交流的網絡平臺,定期組織老師與家長在線溝通,還可以在上面刊登有優秀表現的學生及事跡,并加以表揚;通報有過失行為的學生及事件。這樣可以讓父母更多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行為表現。對于有過失行為的學生,父母可以及時了解事情經過,督促其改正。②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家訪。家訪可以實際的了解學生的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教育觀念及方法,可以幫助老師更好的了解學生,針對學生的特點,制定適合的教育方式。③學校可以安排開放日,開放日的時候家長可以旁聽,以便家長更為準確的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生活狀態。這樣老師、家長、孩子成了一個新的整體,老師有什么問題隨時與家長溝通,家長有什么問題隨時向老師反饋,孩子有什么問題可以及時得到老師和家長的幫助。在學生習慣的培養,知識的理解與運用,思想素質的提高等方面都會有明顯的進步。
總之,將和諧教學法貫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的整個過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教育部門,學校,老師等一起不斷的實踐和總結,其中最重要的是老師要通過自己不斷努力去改進去完善。
(作者單位:松原職業技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宋成鑫.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參與式教學法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2012,01(10):123-124.
[2]原清雅.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參與式教學法研究[J].山西農業大學,2014,01(06):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