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雯
摘 要:文章通過對近年來國內外學者與教師勝任力有關的研究文獻進行了梳理和分析,概況分析了基于創客型人才培養的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勝任力研究的理論與實踐意義,并提出了后續研究中擬解決的關鍵問題,以期對我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發展研究有所借鑒。
關鍵詞:創客型人才培養;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勝任力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1-0298-01
湖南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需要優質創新創業教育保障,培養創客型人才是重要舉措之一。創客型人才的培養離不開高素質的創新創業教師,這就要求創新創業教師應具備崗位勝任力。然而現階段,湖南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諸多,要解決這些問題,擬考慮構建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勝任力模型,通過勝任力模型的建設與推廣研究,達到優化師資隊伍,提高師資勝任力的目的。
一、國內外關于教師勝任力研究現狀綜述
(一)國外研究現狀
1973年麥克利蘭首次提出“勝任力”概念,指能將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與普通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深層次特征,它可以是某領域知識、認知、技能和動機、特質、形象、態度或價值觀。勝任力的研究從此興起,目前國外研究從勝任力的內涵、影響因素,到構建勝任力模型的基本方法等都已做了大量全面系統研究。最著名的勝任力理論模型有麥克利蘭提出的“冰山模型”和博亞特茲提出的“洋蔥模型”。教育領域的勝任力研究最早始于20世紀70年代末美國,研究主要集中于教師勝任力模型的構建。如畢斯考夫和格羅伯勒運用結構化問卷對教師勝任力特征進行探索,提出了二維模型即教育勝任力和協作勝任力;丹尼爾森等人提出的教師發展框架是一個典型的績效勝任力模型。目前國際上對職業教育教師勝任力的研究并不多見,現有研究大多涉及職業教育教師勝任力的勝任力的內涵、勝任力的評價標準等。如Young和Guile于1997年對英國的職業教育教師進行研究,分別從傳統時期和新時期職業教育教師應具備的勝任特征展開了探討。
(二)國內研究現狀
相比國外,國內有關勝任力研究起步較晚,多數研究都集中在對勝任力內涵的界定、勝任力模型構建步驟介紹等方面。對于教師勝任力的定義,國內目前沒有統一意見,但一致認同教師勝任力包括專業知識、專業技能、職業態度以及具備與其他職業可區別的特征。另外我國學者從不同角度對教師勝任力模型進行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如北京師范大學徐建平博士(2004)建構了中小學教師勝任力模型,包括優秀教師勝任力特征和教師共有的勝任力;
李英武、李鳳英等(2005)通過設計教師勝任力問卷,探索了我國中小學教師勝任力的結構維度,包括:情感道德特征、教學勝任力、動機與調節、管理勝任力;王昱、戴良鐵等(2006)通過行為事件訪談法和文獻查閱法,編制高校教師勝任特征問卷,構建了高校教師勝任力模型,認為高校教師勝任力模型包括創新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人際理解力、責任心、思維能力、關系建立、成就導向七個結構維度。
(三)國內外研究現狀分析
綜上,國內外有勝任力模型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相比國外,國內研究主要集中于企業,教育領域的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研究對象以中小學教師勝任力研究居多,而高職教師勝任力的研究成果很少,針對高職創新創業教師勝任力模型的研究更是空白。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對要建構的勝任力模型以理論研究為主,缺乏實效性;構建教師勝任力模型時方法過于單一;模型構建缺乏評價標準的統一,忽略了模型的應用與推廣等。因此,教師勝任力模型還需要進一步開發,模型的應用也需要進一步完善。
二、湖南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勝任力模型構建研究的意義
湖南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把人力資源管理勝任力模型引入到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中來,構建基于創客型人才培養的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勝任力模型,將有助于推動教師勝任力理論研究,同時有助于完善創客型人才培養和創客教育的理論研究。在實踐方面,對教師個人來說,有利于為其崗位勝任力的提升提供標準,促進教師個人綜合素質的提高,也將為高校教師完善自身的發展提供目標和方向;對于學校來說,可用來對創新創業教育教師績效考核,也可用作招聘、提拔、獎懲的依據,促進教師與學校共同發展;對于教育主管部門而言,可通過勝任力模型掌握教師優勢和需提升改進的領域,用以更好地制定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培訓和管理制度等。
三、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勝任力模型構建研究中擬解決的關鍵問題及建議
1、通過對湖南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師資建設現狀進行分析研究,總結出目前雙創背景下,湖南高職創新創業教師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2、通過對創客型人才培養與傳統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剖析出創新創業教育教師角色的變化和特點,并通過對雙創背景下創新創業教師進行工作分析,對其提出新的職責和任職要求。
3、通過對國內外關于教師勝任力及模型建構的研究比較分析,借鑒其成功經驗并結合創客型人才培養特點,對湖南高職創新創業教育教師勝任力模型內涵進行界定,提出勝任力模型構建的整體思路并嘗試建立模型。
4、將構建的勝任力模型運用于實踐中,一方面為高職院校甄選、培訓、考核、激勵能勝任創客型人才培養工作的教師提供借鑒,為教師自身的職業成長提供有益的參考,另一方面為職業院校創新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提高創客型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借鑒,并為相關教育主管部門科學制定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相關政策提供依據和建議。
(作者單位:長沙商貿旅游職業技術學院)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階段性成果
課題名稱:湖南高職院校創客教育生態系統的構建與實踐研究,課題編號:XJK016CZY107
參考文獻:
[1]時勘,王繼季,李超平.企業高層管理者勝任特征模型評價的研究[J].心理黨報,2002,24(3).
[2]黃專途,陳連生.高職教師勝任特征與其績效關系的研究[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4,4(4).
[3]宋倩.高校教師勝任力模型及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博士論文,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