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敦麗
【摘 要】信息技術在高效語文課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借助于網絡獲得教學經驗技巧,補充教學信息和直觀形象演示,以及營造情境和強化師生互動,推動教學工作開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建設研究
在初中語文教學工作中,信息技術手段的引入可以為高效課堂的打造提供有力支撐。筆者在語文教學中嘗試借助于信息手段,廣泛搜集先進的教學方法,并對課堂教學容量、演示方式等方面進行全面改進,借助語文信息網絡構建更加便捷的師生互動體系,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本文主要針對信息技術在語文高效課堂建設方面的運用進行簡要分析。
一、借助網絡獲得先進教法指導
教學工作是一項與時俱進的過程,語文教師需要在不斷的探索中摸索行之有效的經驗,這一過程也應當廣泛吸收其他教師的好方法好成果,使自身語文教學工作獲得更加有效的技巧指導。筆者在教學工作中經常上網搜索資料、研究教法,一方面廣泛搜集與教學工作相關的資料信息,從文學常識、作者生平到文章的寫作背景、教材中涉及的相關信息等等,將其作為教學設計的基礎。同時,瀏覽各類語文教學網站,了解其他學校、其他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方面有著哪些好的做法,定期瀏覽整理、篩選尋找與自身教學活動相關聯的內容,作為重要參考依據吸收到自己的教學活動之中,通過這樣的方法獲得先進教學方法的有力指導,極大的提升了自身教學設計水平。
二、運用媒體補充課堂教學容量
初中語文教材蘊含的信息量較大,但是在教材中僅僅由文字形式表現出來,如何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高效,就需要對這些教材信息進行處理,使其更加形象地表現在學生面前。運用多媒體對課堂教學容量進行補充,一方面對教材中講述的內容進行形象演示,另一方面也對課文所涉及到的關聯知識進行補充,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提高理解形象效果的目標。在《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學中,班級許多學生沒有去過北京,為了幫助他們對照課文在腦海中形成直觀的形象,筆者以多媒體手段播放了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近景、遠景以及局部特寫,讓學生對課文所描寫的對象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在《國寶——大熊貓》教學中,筆者專門選取了一組從熊貓出生到長到成年的照片作為教學的補充信息,特別是大熊貓剛生下來時,完全看不出熊貓的樣子,甚至倒像一只小老鼠,學生看后哈哈大笑,不知不覺中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學生在這樣的輕松環境下,直觀的理解了教材內容,獲得了許多補充信息,對教材的有效開展發揮了良好的促進作用。再比如《宇宙里有些什么》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盡量補充一些天文知識,讓學生淺顯易懂地了解,對教學的有效開展非常有幫助。
三、體現信息技術便捷輔助功能
語文課堂只有短短的45分鐘,每一分每一秒都應當精細化利用。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提出問題書寫板書以及在黑板上寫出一些重點,都需要使用較多的時間,使教學的節奏拖沓下來,信息容量和環節的緊湊程度都受到了影響。有了多媒體手段的幫助,可以在高效課堂建設方面發揮積極的輔助功能。例如每節課開始時對學生提出的教學目標,課堂探究過程中提出的思考題,都可以通過多媒體的方式投影在幕布上,學生看得一目了然。整個學習過程中按照教師的引導,對照投影的題目進行討論互動,既直觀又便捷。在每節課最后的教學當堂檢測環節,教師也可以將訓練題直接投影在幕布上,避免了事先印制作業紙的繁瑣,學生只要將答案寫出來,即可進行學習效果的檢測。有了信息手段的輔助,這些教學流程非常緊湊,而且所占用的教學時間也進一步縮短。可以看出,信息技術手段在構建語文高效課堂建設方面,具有非常獨特的功能,能夠幫助教師節約時間,將更多的課堂容量傾向于重難點的突破,傾向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讓課堂變得更加高效。
四、發揮多媒體營造情境的作用
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目標就是情感目標,每一篇教材都有著情感方面的教學目標要求,教師完全依靠自己口頭說教,在學生內心深處引起的情感共鳴不夠強烈。對此,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情境的營造,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氛圍中學習感知,能夠真正走進作者的內心,與他們同呼吸共脈搏,達到身心合一的狀態。這樣的效果對教學目標任務的完成,對學生學習理解效果的深入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中英香港政權交接儀式在港隆重舉行》教學中,除了讓學生了解文體的格式之外,還要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教育。筆者在教學中穿插播放了香港回歸時的震撼場景,海陸空三軍同時進駐香港,末代港督乘船狼狽離境,目睹紫金花旗冉冉升起,這樣的震撼場景是每一位中華兒女永遠值得記憶,永遠為之自豪的。在教學活動中再次重溫這一場景,帶領學生回顧97這一世界矚目的重大事件,學生無不群情激蕩,心中充滿了祖國強大的自豪感。這樣的教學效果離不開多媒體手段的輔助,正是多媒體通過影音演示的方式,營造了濃厚的教學氛圍,教學效果才如此強烈。
五、建立語文教學信息發布網絡
發揮信息技術在語文高效課堂建設方面的作用,既要立足課堂也要有效向課外進行觸角延伸。許多教師在這一方面進行了探索,特別是運用網絡強化互動、交流信息,讓學生在課外時間對語文學習增強目標引領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筆者將每一節語文課的教學要點難點都公布在個人博客上,學生可以在課余時間利用網絡及時回顧,對照檢查自己的學習效果。每一課的重點難點內容分布在網絡上,整個搜集起來,一個單元乃至一冊教材的學習重難點一目了然。通過這一方式,筆者將網絡媒體與語文教學充分融合起來,在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方面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將語文課堂的重點難點以網絡路徑披露出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拾遺補缺,提高語文學習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語文高效課堂建設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廣大教師要在現有基礎上強化研究、深入發掘,使其與語文教學工作聯系更加緊密,更好地推動教學工作開展,為學生語文綜合素養提升創造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袁玉紅.做高效課堂教學的踐行者[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1年07期
[2]史西峰.談閱讀對中學生可持續發展學習的作用[J].青年文學家,2011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