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春
摘 要:在我國市場經濟不斷深入推進和完善的態勢下,企業面臨的市場競爭也益發激烈,為了增加企業市場份額,提升企業生存和發展的質量,需要關注企業的內部成本控制與管理工作,并且隨著企業成本控制意識的不斷增強,積累企業經營管理經驗,促進企業的穩定、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企業;成本控制;經營管理;發展
在知識經濟一體化的市場競爭態勢下,企業要面臨各種嚴峻的競爭,諸如:產品競爭、人才競爭、服務競爭、經營管理競爭等,在如此激烈而嚴峻的態勢之下,企業要想獲得最大化的市場份額,就需要關注和優化企業的內部成本控制,順暢企業的內部管理流程,使企業的成本管理與控制工作能夠得到有序、實效的推進,促進企業的經營管理工作,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一、企業成本控制綜述
控制是一個整體化的系統,它是以一定的目標和條件為依據,對過程或事件施加一定的影響,以達到預定的目標。企業的成本控制是要對企業的預定成本目標,進行成本消耗計算、調節和監控,以達到糾正偏差、實現成本目標的目的。它的內在涵義包括對目標成本自身的控制、對目標成本實現過程的控制、對過程控制中的成本降低指明方向。
企業的成本控制要以可控制、全面性、例外管理、責權利相結合為原則,對企業的各項活動進行全方位、全員、全過程的成本控制,并對控制標準之內的可控成本,不必逐項過問,而要集中控制不正常的、不合規的“例外”差異。并且,還要使各個成本控制主體,在其權限之內實施對成本的控制,依照經濟責任制的要求,承擔控制責任。對于企業的成本控制也不必拘泥于財務領域,而可以擴展到各個領域,從戰略的層面,實現對企業的成本控制與管理,成本控制的方法比較成熟和先進,諸如:成本預測法、成本定額控制法、責任成本控制法、目標成本控制法、作業成本控制法等。通過這些成本控制方法,可以有效地促進企業的發展,實現最大化的企業經濟效益。
二、強化企業成本控制,促進企業經營管理的有效舉措
1.全面提升企業員工的內部成本控制意識和觀念。在企業的管理工作中,內部控制工作是前提和基礎,只有實效、規范化、標準化的企業成本控制與管理,才能促進企業各項工作的開展和順利推進。在現代化企業的建構過程中,要由上至下增強和提升內部成本控制意識和觀念,要實現企業決策層、領導層及至員工的內部成本控制意識的強化,通過全員上下的內部成本控制意識的加強,提升企業的成本管理效果。
2.建構和完善企業的內部成本控制體系。在現代化企業的建構過程中,要轉變舊有的管理和控制模式,要引入項目成本管理機制和體系,以項目經理作為主要特征,由項目經理負責對項目建設的進度、質量、成本、資金、運營、安全等,并以成本控制為核心和首要地位,要將企業的經營管理、人事管理、材料管理、資金管理進行全方位的監控,調整內部組織機構,對企業現有的資源進行優化配置,要以優化生產要素為前提,實施有效的資本運營管理和控制。在項目成本控制體系之中,要以項目經理部作為成本控制中心,實施管理層和作業層分開的方式,依據計劃成本進行控制和管理,還要細化和分解目標,使其落實到各個班組之中,進一步改善和優化企業的生產經營管理結構,最大程度降低管理費用,使其在可控范圍之內。
3.實現企業成本預算的控制優化與完善。要建構和完善企業全面預算管理機制,通過預算管理系統,實現對企業預算的編制、控制、調整、分析、考核等,提升企業成本預算的計劃性和科學性,實現企業整體效益和價值的最大化。具體內容包括:(1)首先,要做好企業成本預算的審核和編制。企業的成本預算的編制和審核工作要在各部門協調配合的前提下實現,諸如:計劃部、財務部、預算科等,依照企業年度計劃,進行基礎數據的填報,并按照統一口徑進行計算和整理,最終形成匯總,這些基礎數據務必真實、準確、全面,不可隨意放大或縮小余量,要將審核確定之后的成本預算標準,作為企業當年的成本預算編制依據。在成本預算編制過程中,計劃部和財務部要對預算指標進行全程監測和控制、分析,充分發揮成本預算的計劃指導作用和成本控制作用,強化目標管理和成本預算的力度。(2)成本預算執行的過程管理與控制。在成本預算審批之后,要加強對成本預算管理的宣傳,使企業員工意識到預算執行的嚴肅性,并使之成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的準則。同時,在成本預算執行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干擾,因而,還要構建成本預算的調整和追加流程,要使其保持一定的彈性,以求達到防患于未然的成本預算控制與管理效果。(3)實現成本預算在經營全過程的控制。要從經營管理的角度,對企業成本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分析,要探尋成本預算控制執行中的差異根源,針對預算執行中的問題加以解決,并通過對項目運營的全面控制執行情況的把握,使其成為企業績效考核的依據,確保企業經營管理的成本預算執行處于可控狀態。
4.實現企業成本核算的控制優化與完善。在市場不斷變化的態勢下,企業要面對各種突發現象和問題,為了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企業要進行自身成本核算的精細化管理和優化,通過精確的成本核算管理與控制,為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提供科學而有效的依據。對企業成本核算的內容,主要包括:(1)對企業成本核算的范圍界定。要準確界定企業成本核算的范圍,通過成本核算,明確成本支出的范圍,使各項開支處于可控狀態之下,力求避免不正常的成本開支。(2)對企業成本數據的核算。對于企業的成本數據核算,要依照一定的分配標準和比例,針對各項成本要素,進行準確的產品或服務成本核算。(3)要全面分析計入產品或服務成本的項目。在這個成本核算內容中,要對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中的直接成本、折舊費用、人工成本等,進行全面的分析,要分析不同成本之間的耗費差異性,并針對其差異性進行問題分析,提出改進措施。
5.實現企業成本控制的優化
對于企業成本控制的優化,要從以下方面加以完善:
(1)實現資金的集中化管理。企業在資金控制上的分權體制是一種低效的管理體制,它不利于企業資金利用率的提升,也會在極大的程度上增加企業財務風險,因而,需要對企業的資金實施集中化管理,要建立企業內部資金的集中管理制度,確保資金流動的均衡,規避財務支付風險。還可以運用信息化、數字化的方式,搭建跨銀行現金管理平臺,通過網絡信息平臺,整合分散的資金,以實現集中化的資金管理。
(2)實現機構的整合化管理。為了實現企業的整體效能,需要對機構設置進行優化,要考慮面積和人口的差異性,考慮經濟收入和投入的成本的匹配性,對機構配置進行整合,以實現最佳的成本效益。
(3)實現人力資源的優化和整合。企業要對內部員工開展定期、針對性的培訓,通過理論研討、內部交流等方式,實現人力資源的有效投入和最大化的產出效益??梢酝ㄟ^“定崗、定編、定員”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以及績效激勵策略,降低企業運營管理成本,提升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6.實現企業成本控制的信息化
現代化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需要引入科技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和策略,要建構企業成本控制的信息化平臺,完善和優化企業的成本控制信息系統,根據企業的業務需求,提高成本核算的準確性和全面性,并以計算出來的基礎產品單元成本數據為前提,進行數字化的成本數據分析,以快速靈活地滿足企業的成本預測和分析需求,為經營管理提供科學化的依據。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適應行業發展和產業改革的要求,企業要樹立成本控制的理念,要將成本控制拓展應用于各個領域,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和完善,以全面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郝玉貴,鄭超群.企業產品成本核算制度(試行):框架、內容與重大改革[J].財會學習,2013(12).
[2]戴蒞雋.試論成本管理觀念更新及其成本控制新思路[J].會計師,2013(20).
[3]張桀.基于價值鏈的A公司成本管理研究[D].新疆財經大學,2015.
[4]劉琦翔.W公司價值鏈成本管理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4.
[5]路麗麗.中國成本管理研究動態解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