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達江
與班級棘手問題過招
□查達江
從開學的緊張到期中的忙碌,經過班主任大半年的努力后,班級工作漸漸步入正軌。這幾個月以來的經歷和煎熬,我想凡是當過班主任的人都體會過這種五味扎陳的滋味。即使像我這樣當了十幾年所謂的“老班主任”,有時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但只要咬咬牙,盡力把工作做好,就會體會到從“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境踏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地。

▲駱秋清攝
開學之初,面對一張張陌生的面孔,面對一種種不同的性格,面對一個個家庭教育情況各異的孩子們,我要一個一個地了解、熟悉。
我在學生入校的當天晚自習就讓他們上臺進行自我介紹,說說各自的愛好和特長。雖然孩子們初次上臺有點緊張,但從他們稚嫩的聲音中,我不斷收獲著驚喜,不斷捕捉著有價值的信息:有組織領導才能的曹久峰,有繪畫天賦的姜夢茹、王文聰,有演講才能的楊雪,唱歌小達人馮家博……看來,咱班還真是藏龍臥虎,能人聚集。
通過這次自我介紹,我心里對班委會成員人選有了初步打算。為了更加真實全面地了解學生的信息,我又向部分學生小學時的班主任了解情況,這些前期的了解工作為我班的班委會的成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過了一周,同學們都彼此較為熟悉了,我進行了一次民主投票,讓同學寫出認為有能力當好班干部的同學名單,每個學生推選五名同學。全體同學投票后,當場唱票,統計結果顯示得票前幾位的同學和我心目中的人選大體一致,看來學生的觀察力還是不錯的。
趁著這股新鮮勁,我在班會課上正式宣布了班委會成員名單。歷經周折,我班的班委會正式成立了。
為了加強管理,按照以往的經驗,我準備還是以組建團隊的模式構建班級。如何組建?團隊之間成員如何組合?這都是令我頭疼的問題。
第一步,我先按入校成績做了一個排名,全班共60人,按成績排名平均分為十個小組,每組的平均成績基本差不多,當然這只是團隊建設的雛形。
第二步,我要考慮的是每小組男女生合理搭配的問題。由于女生有19人,那么每個小組有兩名女生,但有一個小組僅有一名女生。
第三步,要考慮畢業于同一個小學或來自同一個班級的學生盡量不分到一個小組,因為同學之間太熟悉了反而不太好管理,而且容易造成“小團體”,為以后我的班級管理埋下隱患。
第四步,就要考慮同學之間的性格差異了。開朗的學生要和內向的學生坐在一起,好動的學生要和文靜的學生坐在一起,以便同學之間互相互補。
可以說,為了組建這個班級團隊,我可謂煞費苦心,頗費周折,反復思考,腦細胞不知被殺死多少,最后才拿出了自己滿意的班級團隊名單。
開學第二周,學校要進行“書香教室”檢查,我的生活又進入了高速運轉的軌道之中,從標語的選擇、張貼到教室的布置,我都要操心。特別是黑板報的設計我是絞盡腦汁,怎樣設計、怎樣打線、怎樣涂色、怎樣書寫、怎樣繪畫,我都要一一過問,親自指導。
第一次設計黑板報,學生們因沒經驗而做得不好,我也為此發過火,生過氣,但抱怨過后,工作還要照做。那幾天學生們都是小心翼翼,生怕觸動我那顆敏感的心。可喜的是,在黑板報成員的努力之下,我班在“書香教室”評比中榮獲了第二名的成績,特別是黑板報得到了檢查人員的一致好評,雖然以微弱的劣勢惜敗于七(4)班,但我們在合作中收獲了成長,收獲了老師和同學之間的深厚情誼,這比獲得的名次更有意義。
通過這件事,我要特別感謝為班級默默奉獻的同學們,是他們讓我感受到當班主任的幸福。與孩子們在一起,我的心態年輕了不少。
帶起始年級的班級,如何與學生家長盡快建立起相互信任的關系,如何讓家長支持班級工作的開展,這是每位班主任都重視的問題,也是一個很令人頭疼的問題。家長與老師之間為教育孩子問題而互相埋怨的現象屢見不鮮,甚至雙方大動干戈、拳腳相加的情況也時有發生。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老師和家長之間缺少及時有效的溝通我想是其中原因之一。
得知我要從七年級開始帶班,又要經歷三年一次的輪回,我就在細細思量如何使我帶的這一屆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而不是成為只會考試的機器。以前雖然我帶的班級也還不錯,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我總感覺我是在“蠻干”,用透支自己的體力的方法與學生作戰,整天累得苦不堪言,學生怨聲載道,師生關系也緊張,家長也頗有怨言。
如何改變這種做法,我決定首先從家長這方面打開突破口,當過班主任的人都知道班級工作如果得不到家長的支持,那班級工作開展起來的效果就大打折扣為了拉近與家長的距離,我事先就做好了相關工作。
1.寫好《致家長的一封信》
開學初,我就擬好了《致家長的一封信》,在這封信里,我以熱情的語言歡迎學生來到我們學校,來到我們這個班級,并且就教育孩子問題提出三點建議與家長探討。
在新生報到的那天,當我把事先打印好的信分發給家長時,我從家長表情中看到了驚喜。他們互相低聲交談著,雖然他們還互不相識,但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他們的心愿是一致的——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遇到一位負責任的班主任。
通過從這封信,他們初步了解到我是一個愛學生的班主任,他們把孩子交到我手里,我不會讓他們失望的。靠著這封信,我和家長建立起初步信任的關系。
2.管理好班級家長微信群
為了使家長方便與我聯系,我開通了班級家長微信群。為了管理好這個家長微信群,我在群公告中寫道:
(1)群成員必須采用實名制,如:×××同學的爸爸或媽媽。
(2)群管理員由班主任擔任,家長群只用于家校溝通交流,群交流必須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網絡信息管理規定,禁止出現有違社會公德、不文明、侮辱性語言。
(3)不得在群內發紅包,不得在群內討論宗教、色情、暴力等內容。
(4)為了尊重和保護學生,班主任不得在群內直接公布違紀學生名單,或公布所有學生成績,必須與個別學生家長個別交流。
(5)班主任要謹言慎行,不說帶情緒的話,言語要得體,在群內及時發布學校給家長的相關通知和相關活動的報道。
為了使家長及時掌握了解和掌握孩子在校情況,我每天會在家長微信群里發布一張學生在校學習或生活的照片以及一句激勵性的話語。我班布置了“書香教室”后,照片一發布在群里,就引來了家長紛紛點贊,有的家長說:“孩子在這樣的教室環境里學習,學生舒心,家長放心,老師用心。感謝老師和孩子們,你們辛苦了!”
您說,這樣每天與家長零距離溝通,家長又怎會不支持我們的工作呢?
(作者單位:安徽省霍邱縣育英學校)
(責任編輯陳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