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中+亢華+張文祥
摘要:本文對32家不同類型用人單位畢業生情況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提出應根據畢業生所在企業的信息反饋,做好就業跟蹤服務;根據企業管理人員對學校畢業生的評價及學生在企業的表現找出其不足和弱點,從而找出學校的教學不足,促進教學改革和教學計劃的完善。
關鍵詞:畢業生 企業 調查 數控專業 教學改革
技術工人是在生產一線解決生產加工難題的能手,是推動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不可缺少的技能人才。過去,主要靠企業以師傅帶徒弟的方式自然成長,數量少,培養周期長。傳統的工廠師傅帶徒弟的技術工人培養模式,已經很難適應企業日新月異的發展,技師學院應以培養既掌握專業技術理論、又掌握先進加工操作技術、能夠在生產一線解決技術和工藝難題的人才,為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一、調查背景
筆者學院數控加工專業畢業生已經走上工作崗位,他們能否適應社會和企業的需求,他們的理論和實踐操作能力能否勝任社會和企業的需要,技師學院的課程是否安排合理,都有待進一步的調查和研究。本課題對32家不同類型用人單位進行了調查分析和研究,其中包括國有大型企業8家、合資企業8家、民營企業8家、私人企業8家。通過調查分析和研究,進行教學改革,完善教學計劃,從而使技師學院得到更好的發展,使學生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二、調查概況
目前筆者學院數控專業畢業生為400多人,經過半年的努力,對其中100名數控專業畢業生進行調查,具體調查結果見下表。
另外還對個別學生的個案調查如下。
案例1:劉某,男,1989年出生,2012年畢業,學制兩年,數控銑高級工,現工作于某集團(私有企業),現工作崗位為數控加工中心操作工,試用期兩個月,同一單位工作時間27個月(含實習期)。自我評價:能夠輕松處理機床的常見故障,特殊故障解決不了,企業所用加工軟件與學校所學不符。企業評價:工作態度較好,能吃苦,工作踏實認真,操作能力強,上手較快,綜合評價良。
案例2:洪某,女,1991年出生,2013年畢業,數控銑高級工,學制兩年,現工作于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合資企業),現工作崗位為PLC設計助理,試用期兩個月,同一單位工作時間5個月。之前工作過的單位有:某冰箱廠一某藥房一某地產公司。自我評價:一線操作工女生工作強度大,工作難找,薪資不高,發展空間小,學了兩年的知識幾乎沒用上,跳槽頻繁,自我定位困難。企業評價:專業知識少,上手較慢,基本上只能做一些輔助工作,不能獨當一面,但協調能力強,工作上進心強,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
案例3:宋某,女,1989年出生,2013年畢業,數控車預備技師,學制四年,現工作于某科技學校(民辦學校),現工作崗位為數控車實習指導教師,試用期一個月,同一單位工作時間17個月(含實習期)。自我評價:女生工作難找,薪資不高,發展空間小,但這個崗位很適合自己,學以致用,工作強度不大,壓力小。企業評價:角色轉變快,適應能力強,理論知識扎實,工作上進心強,操作技能較高,管理能力強,很適合本崗位工作,但社會經驗少,對薪資的期望值較高,自我定位不是特別明確。
三、調查結果分析
通過以上調查,繪制出調查結果數據對比圖,如下圖所示,總結出數控專業畢業生的不足之處和優點,從而提出教學改進方案。
1.優點
(1)工作態度、吃苦精神:畢業生大都工作態度較好,能吃苦,工作踏實認真。
(2)操作能力、編程能力:企業一致認為畢業生操作能力、編程能力較強,上手較快,自學能力較強。
(3)設備保養:畢業生在設備保養方面受到很多企業稱贊,工作的條理性很強,保持環境良好。
(4)畢業生思想比較上進,在企業里能團結協作,同事關系相處涌恰,有較強的安全意識。
2.不足之處
(1)刀具使用、刀具刃磨:畢業生對刀具的形式和品種見得很少,對企業所用的很多刀具的運用不是很熟練,刀具刃磨技術欠缺。
(2)工藝知識、裝夾定位:學校的加工零件很單一,企業的零件復雜多變,在零件的裝夾定位上沒有相關經驗,對專用夾具、組合夾具的了解很少。
(3)故障維修:能夠輕松處理機床的常見故障,特殊故障解決不了。
(4)使用的軟件:目前企業所用加工軟件與學校所學不是十分符合。
(5)畢業生工作的穩定性不好,對單位的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期望值過高,導致就業流動性較大。
3.企業總體評價
通過對學校100名數控專業畢業生進行調查,企業對數控專業畢業生的滿意度達到了85.4%,學校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基本符合當今企業的需求,但希望學校的教學更能進一步貼近企業,與時俱進,為企業輸送高技能人才;增強學生就業心理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把握好職業發展機遇,正確對待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
四、教學改進方案
一是盡可能加強多樣式多品種零件的訓練,改變零件的復雜程度和零件結構,從而加強學生的裝夾定位能力,對專用夾具、組合夾具有初步的了解。
二是在學生學習的這幾年中,使其多參與企業的實踐和協作,或專門留出固定的時間進行企業實習,從而使學生了解企業產品的多樣性和企業的生產環境,更早地樹立企業意識。
三是購置多品種刀具,使學生在訓練中對多樣式的刀具功能、作用和材料有清晰的了解并掌握。
四是在現有條件下改變或增加學生所學軟件類型,使之與企業接軌,從而更適應當前企業的需求和變化。
五是增強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把握好職業發展機遇,正確對待工資待遇和工作環境。建立學生“先就業、再擇業、后創業”的思想,形成新型的就業觀念,不要受傳統觀念的影響,要在學生中形成重視技能、尊重技能的氛圍。
五、小結
用人單位的技術和人才需求類型在不斷發生變化,學校的教學內容和大綱也要隨之變化,對老師的要求越來越高,且對教學條件和設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學校要對企業自身的發展和技術更新以及對技術工人要求的變化,進一步研究和跟蹤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