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峰
關鍵詞:學校體育;競技運動;價值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6)11-0004-02
兩年前,在一次國際運動心理學大會上,我向全球的運動專家們提了一個建議:我們應該認真地研究體育運動對學生的成長到底在哪些方面發揮作用、如何發揮作用。在中國,一講到體育,我們絕大多數人包括教育、體育工作者都會認為那是運動員的“競技體育”,而講到體育課、學校體育,就會認為讓孩子們活動活動而已。至于競技體育、運動技能,那是運動員的事。這樣一種認識上的誤區和偏差,對于中國的體育教育和體育運動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
今年八月份,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了全國衛生與健康工作大會,會議傳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即健康要成為中國優先發展的領域。這也就是說,國家把全民族的健康和健康中國的建設放到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最突出、最重要也最優先的一個位置。
習近平總書記在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講話全面闡述了提高國民健康素質的重要性。國民健康素質包含了許多內容,其中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國民的健康教育、人民的膳食生活工作等,這是健康中國建設大背景下整個國民健康素質非常重要的問題,把過去醫療、衛生、健康領域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健康為中心。而以健康為中心,關注的是全民族每一個人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問題。我們說大健康背景,首先是要提高整個國民的健康素質。健康中國建設的核心包括醫療、衛生、保健、運動醫學人才的培養、國際交流等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提高民族的健康素質。習總書記還特別強調了競技體育、競技運動對整個全民健身運動的示范作用。我們講大健康,首先從目標來講是關注每一個人的健康。從身體健康到心理健康,到培養健全人格和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工作習慣,要與環境保持和諧,這是我們的整體目標,如果要實現這個目標,就需要社會提供各方面的保障。通過運動、鍛煉和健身來實現促進國民健康素質的提高。
學校體育的職責:教會學生知識和會做
“大健康”細分到個人層面,我們需要提高每一個人的健康素質,這是整個社會、國家和民族健康素質提高的一個必然要求。如何實現這個目標?那就需要通過全民健身、體育運動、體育鍛煉、體育競賽。在這樣的“大健康”背景下,學校體育需要做什么?其中有兩個詞,一個是“Physical Education”,一個是“Sports”?!癙hysical Education”是教育,是身體教育,是教會一個人知識?!爸敝傅氖侵?、明白、了解,“識”就是會做?!癙hysical Education”需要教會學生們如何去認識自我,如何去保護和運用自己的身體,如何去提高身體機能。在“Physical Education”里,應該教會學生運動技能、保健技能以及自我保護、自我防護的技能,也包括如何營養膳食、如何休息。國家把原來的“體育課”改名為“健康與體育課”,就是健康教育加上身體教育。
“會做”怎么去體現?在學校體育的誤區里,我們不太重視“會做”,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個在健康知識層面上,學校里的健康教育并沒有做到讓孩子們了解一年四季的變化、自己行為的變化、衣著打扮的變化以及個人飲食、學習、生活、工作作息時間的安排。這些實際上就是“會做”,就是能力。另一個“會做”就是運動技能。從大健康的角度來講,我們要提高國民的健康素質。這兩個能力,兩個“會做”,才是真正的國民健康素質。如果我們的學校體育教育在兩個“會做”上都能夠達到預期的目標,那么我們整個民族的健康素質就會有一個明顯的提升。
競技運動的重要功能:塑造完善健全的人格
學校體育里一個最大的誤區,就是要不要把教會學生運動技能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目標。過去長期以來,學校的體育課、體育鍛煉做得比較好,但是體育競賽做得很差。顧拜旦在《奧林匹克宣言》中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那就是,通過競技運動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協調發展,并且形成社會運動來改造社會。顧拜旦講,完美的人性就是在激烈的對抗中、在熱血沸騰的競賽中形成的,所以說,競技運動能夠促進一個人的全面發展,包括身心協調發展和完美人格的培養。學校體育不是競技體育,但不等于沒有競技運動。在學校體育中廣泛地開展競技運動,才能夠真正發揮體育在個人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既能強身健體,又提升了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激烈對抗的競技運動中能夠形成健全的人格,能夠學會如何控制自己,如何跟別人協調一致,如何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去實現自己“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如何在激烈競爭對抗中和對手相互尊重,如何面對失敗時能夠很快從失敗中走出來繼續咬牙堅持,直到最后的成功。如果沒有體育競賽,沒有激烈的對抗和競爭,體育的價值又體現在哪里?
從教育的本質來講,學校體育的價值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馬克思說過:未來的新世界是以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作為根本標準。我們的教育不僅僅要教會學生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養人格健全、人性完美的各方面的人才。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體育是基礎。十八大提出:教育是社會發展、民族進步的基石。教育包含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從這一點來講,體育是教育的基石。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體育本身就是德育,體育還可以促進智力的發育,體育也是美育的基礎,所以,體育是整個教育中最基礎的成分,它可以直接形成一個人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可以改造社會。參加競技運動能夠使青少年養成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孩子們在賽場上學到了什么,中國的未來就會成為什么。學校的體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所教給孩子們的知識和技能,加上競技運動的技能,將會成為培養健康素質最基礎的途徑。
大健康的背景對學校體育最直接的啟示就是要在體育課、體育鍛煉和體育比賽中實現三大目標。第一,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第二,教會學生運動技能。第三,在競技比賽中磨煉意志品質、培養健全人格。這樣一來,學校體育可以真正成為支撐健康中國建設的最重要途徑。因為國民教育是面向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要接受體育教育。從學校體育本身來講,如果我們能夠通過體育教育教會孩子運動技能和保健能力,也就是要會做、會自我保護、自我提升,那么就會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個人如果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和體育競賽,他的體質健康水平就會得到保障,人格的發展也有了健康的保障。
競技體育對全民健康的示范、引領和提升的作用
對廣大的社會群體來講,競技體育通過它的力量與美的展示,形成眾多、分層級的運動項目的粉絲團體,體現不同的運動項目帶來的不同的文化內涵,對整個社會的改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也是為什么黨中央國務院如此重視競技體育、重視足球的原因。因為足球運動所傳遞的價值理念、生活方式對球迷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足球比賽能給絕大多數觀眾帶來積極向上、陽光陽剛的精神面貌。我們需要這樣的社會變革,而這樣的社會變革通過競技體育可以直接產生出來。我們來假設一下:兩個月以后,國足成功進入俄羅斯世界杯,且中國隊進入四強,我們可以想象這個結果對于國民的精神狀態帶來什么樣的影響。這就是競技體育對全民健身運動帶來的變化。
第二個方面,競技運動可以讓身邊的人、讓那些和運動明星有著相同或相似經歷的人看到原來生命可以如何絢爛,可以帶動更多的人投入到競技運動中。1981年,中國女排獲得世界冠軍,由此,在大中小學校吸引了一大批人開始打排球,這就是競技運動對國民生活方式的影響。
從大健康背景下,競技運動成為健康領域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那么,競技運動人才怎么培養?這是每一個國家、每一個地區在發展競技運動時都必須面臨的問題。在今天的中國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從學校體育的角度來講,如果我們的學校體育就是讓孩子們通過跑跑跳跳來保持健康的身心狀態,不要求他們學習運動技能,也很少有機會讓他們參加競技運動,那么我們的競技運動員只能是單獨培養。如果我們把學校體育重新定位為“三位一體”的目標,那就是提高體質健康、掌握運動技能,通過競技運動提高他們的全面素質。讓每個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就是為競技運動員的培養打下了深厚的基礎,這些學生是在普通的國民教育學校里,在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過程中逐漸發展起來的,如同我們現在的校園足球。
從2014年開始,國家對校園足球進行了重新布局。在過去的校園足球定點學校,學校會組織一支校隊,他們比其他學生有更多機會接受足球學習、訓練和比賽,不在校隊的其他學生基本上都不玩足球。而現在的足球特色學校,每周會有一節足球課,學校里所有學生都學足球,都練習足球,都參加足球比賽。他們通過班級的比賽、年級的比賽逐漸成長,在這些比賽中脫穎而出的優秀學生組成校隊,進行校際比賽,然后進行區域比賽甚至全國比賽。這樣常年堅持下去,優秀足球運動員的產生概率就非常高。學校體育的這種運作模式就為優秀足球運動員的出現提供了一個非常廣闊的人才基礎。因此,在大健康背景下,我們需要對學校體育進行改革,不僅僅要教會學生運動技能和健康知識,不僅僅要組織開展廣泛參與的競技運動,更重要的是為競技體育的人才成長提供一個通道。這樣一來,學校體育綜合育人的功能就完備了。
結語
我們今天來看學校體育,無論是體育老師、家長、校長還是社會各界,都需要有一個觀念上的變化。而對于學校體育的教學和比賽來講,更要有一個功能的完善。從社會各界來講,要有更多的知識和背景,這需要形成一整套的社會體制和機制。學校體育改革不僅僅是老師怎么上體育課的問題,它涉及到教育、體育、發展規劃,包括體育場地設施的建設、教師的培養、教師的聘用和待遇,包括社會各方面體育場館設施,還包括科技、衛生等等各方面。在大健康背景下,我們要明確自己應該做哪些工作,找到做好這些工作的途徑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如何形成全社會齊心協力推進這項事業發展的體制和機制。這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我們應該目標明確、路徑清楚、方向確定,剩下的就需要我們各司其職,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發揮好作用。我們共同努力,把學校體育的工作做好。而把學校體育的工作做好,也正是建設健康中國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