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斌
摘 要 在信息化時代,人才培養和建設是部隊發展建設的重中之重,特別是裝備維修人才更是部隊聯勤部門為作戰保障服務的關鍵。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對人才培養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 裝備維修 人才 培養
中圖分類號:E271.3 文獻標識碼:A
裝備維修人才的培養是部隊形成戰斗力和保障力的重要基礎。大力培養裝備維修人才,為部隊全面建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在當前,深化改革的狀態下,更要抓好裝備人才培養,真正抓好陸軍部隊的建設發展。
1積極探索人才培養途徑
(1)發揮好軍隊院校的依托功能。軍隊院校是裝備維修人才培養的主渠道,要注重發揮軍隊院校師資力量雄厚、教學內容系統、理論知識前沿、信息技術先進等優勢,與部隊工作任務結合起來,通過短期輪訓、代訓和脫產學習等培訓形式,升華思想認識,為部隊重點培養急需人才,開闊官兵視野,增長理論知識,強化職能使命,提高官兵駕馭信息化武器裝備、打贏信息化戰爭的能力。
(2)發揮好國民教育的支撐功能。吸收國民教育資源是提高維修人才隊伍素質的重要途徑。要充分利用地方充足的人才和智力資源,建立良好的教育協作機制,為人才的長遠發展提供有力支持。對于軍地通用的專業,如車輛維修工、焊工、鉗工等專業人員,要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走開接收普通高校畢業生和特招地方專業技術人員的路子,有效地發揮地方人才優勢,節約軍隊資源。
(3)發揮訓導機構的培訓功能。培訓是部隊組織“小工種大集中”的主要手段,也是及時解決裝備專業急需人才的重要形式。在部隊年度工作起步之際,要組織好充電工、車間值班員、鉗工、焊工等上級不易組織培訓的工種進行集中培訓;年中要針對下半年演習、拉動和考核任務重等特點,對專業技能弱、單獨完成任務能力不強的同志進行強化訓練,提高業務技能;年終時要充分結合老兵退伍后,人員少、一些崗位缺編等現象,加強“一專多能”人才培養,保障裝備日常維修任務的完成。
(4)發揮崗位練兵的幫帶功能。崗位練兵是提高維修人員素質最有效、最節約、最快捷的方式,實際工作中,要分工合理,科學計劃,多利用以強帶弱、以老帶新、一級帶一級、一級幫一級的培養方式,對專業技能強的多壓擔子,對專業技能弱的多引路子,對老同志要多給時間創新,對新同志要多給任務機會,努力形成立足崗位練精兵的氛圍。
2嚴格落實人才考評機制
(1)抓好年度訓練考核。要依據訓練大綱內容,嚴格考核程序,設置好考核內容,公開考核條件,公平、公正組織好,切實掌握真實的第一手資料,真正達到作為發現人才的主要途徑,培養人才的重要方法,保留人才的具體舉措。
(2)抓好技能鑒定考核。嚴格落實好裝備專業技能鑒定考核制度,組織好各級考核工作,嚴格初、中、高級考核評審條件,切實使強的更強、弱的變強,帶動整體提高,激發大家的熱情。
(3)運用好崗位考評制度。崗位考評是檢驗裝備維修人才履行職責情況的綜合反映,實際工作中,要把崗位考評與月、季、半年和年終的評優活動結合起來,貫穿于日常工作之中,進一步強化大家的思想認識。
3抓好人才的選拔工作
(1)重視任務選拔。在重大任務中,重點抓好人才培養的牽引和推動作用,堅持把維修人才放到重大任務、艱苦環境、關鍵崗位上摔打錘煉。要通過參加大項活動為裝備維修人才搭設施展個人才能的舞臺,想方設法為他們創造想干、能干、干好工作的良好條件。要客觀分析和正確對待在遂行重大任務中出現的問題,不簡單求全責備,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提高能力素質。
(2)嚴格落實編制。與相關部門積極協調,嚴格按照機關及修理分隊編制編配技術骨干,杜絕其它部門占用裝備工作崗位解決職務、級別,確保各級各類專業技術干部、骨干在編在崗。對一些關鍵技術崗位,要加維修大人才儲備,搞好長遠規劃,形成梯次配備的合理結構,避免人才斷層。在裝備技術干部配備上,堅持專業對口的原則,最大限度地把在裝備專業院校學習、培訓過的干部、骨干配備到裝備維修崗位上來,提高專業對口率。確定合理的人才流動比例,保持裝備維修人才隊伍穩定性,確保工作連續性的同時,增強裝備維修人才隊伍的自我更新能力。
(3)抓好人才合理流動。嚴把裝備維修人才來源關,嚴格控制行政技術人員互改。每年挑選一批思想素質好、專業對口、技術過硬的士官院校畢業學員或基礎好的士兵、骨干充實到裝備技術工作崗位上,不斷充實裝備維修人才隊伍。要嚴格控制緊缺專業、小專業、新裝備人才的調動、轉業、交流與退伍,防止人才流失導致裝備保障能力下降。要不斷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尊重裝備維修人才的主體地位和創新精神,讓他們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當精兵、打頭陣,調動其學習技術、提升能力、鉆研創新的積極性。要定期組織任期考核,建立完善裝備維修人才檔案,解決“干好干壞一個樣、干與不干一個樣”的問題,確實以能力和實績作為評價人才的標準,作為干部、骨干人黨人學、評先評優、晉職晉銜依據,努力營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培養人才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