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迪蓉
摘 要 大學教育絕對不可輕忽學生的道德教育。追求真理是求學,陶冶道德是做人,做人比求學更是重要的。一個大學要培養學生有學問,還有培養他們的品格,陶冶他的性情。高深的學術,還要受優良道德控制,才不會被人所誤用。所以學術、道德二者必要相互配合,然后對社會、對人類才有真正的貢獻。
關鍵詞 大學道德 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4-0008-01
現在中國的一切都走向建設大道,文化上、政治上、經濟上都需要有真才實學堅強苦干的人來擔任,而這種責任的重要部分放在當前正在大學求學的青年肩上。今后能不能真正走上康樂富強的大路,就看現在這些正在大學求學的青年有沒有這樣的準備。任何國家社會的力量,雖然以全部人民為基礎,但是它的命運實為這些智識青年所掌握。由此可知,大學教育,除了傳授知識的使命外,不能不注重德育的任務了。德育在大學的神圣意義,可以從學生入學時就抓起。
一、德育與大學教師
大家都認為師長是授業與解惑者,而把他的傳道的使命,完全忘掉。這是現代教育和一般人的一個大錯誤。完善的教育,不僅在于啟發學生的理智,陶冶學生的德行,還需培養學生的意志。師長傳授學生知識技能,是啟發他的理智,陶冶學生的德行,是培養他的意志。所以教師不僅是啟發理智灌輸學術的人,而且也是道德意志的培養者。教師每日接觸學生,可隨時隨地授以道德的觀念,以養成學生對道德的認識和判斷力,再加以道德情操的陶冶,以鞏固加強學生好善的心理。教師也是偉大人格的現實模范,他的道德生活,是一個活的教訓,比許許多多的格言和千言萬語的訓話,力量還要來得大,最能受到潛移默化的效果。
大學教育是專門職業的訓練,那么,對于業務上所必要的道德訓練,自然是不可少的。每一大學中,教師少則數十人,多則百余人,各個若能注意訓導工作,那么,教師對于德育上再造的功,不可限量了。現今我國各大學都注意課程標準的提高,各種設備的充實,但是實際上少有人積極注意學生德育的問題。各大學對德育雖有訓導人員專負其責,但不過是注重學生的管理而已。管理是外部的強制,不是內部的感化。在訓練方面,各校也注意養成學生清潔整齊的良好習慣,這不過是美育的一部分,不能以德育而論;美育是以美為目的,而德育是以善為目的。
大學實際上若僅僅偏重學生的管理方面,是不能達到德育的目的。管理是屬于他律的,德育是自律的;它能造成自律的人格;能感化人內心的能力。所以除了管理以外,我們還要積極的注重德育工作。訓練的目的,不但使學生從外部的指導而誠心服從道德,并且還要叫學生由自己內部良心的命令以服從道德。這樣才能完成大學德育的任務。
二、德育在學校的實施
我們都知道應當重視學生的道德品質教育,可是怎么做,覺得還有些困難。道德教育是一種經常的教育,教師應當經常注意。看到好的苗頭就要積極發揚,看到不好的苗頭就要趕快采取措施,防止它發展。例如課堂紀律不好,隨意曠課,對學習無所用心,考試作弊等,我們采用的方法往往是說教、訓斥、壓服、禁止以及其他急躁的簡單化的方法。我多年擔任班主任自認為用這些方法是收效甚微的。培養道德品質不僅要掌握道德標準,而且要在實踐中培養行為習慣,還有培養道德品質不僅要掌握道德標準,而且要在實踐中培養行為習慣,還要培養道德情感和道德實踐中所需要的堅強意志和性格。所以,進行道德教育是一種非常艱巨的、深入細致的工作。教師要進行長期的努力才會看得出效果。熱愛學生的教師即使看到學生沾染了某些不良的思想習慣,但是對學生可以教育成為好人是從來不會失去信心的。因此要耐心地進行正面教育,積極引導,按照青少年的特點,培養他們的正當的興趣和愛好,組織學生們多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要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教師還必須在道德行為上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在學習上不提嚴格的要求,學生的學業就不會迅速進步;在道德上不提嚴格的要求,學生的道德品質也不會迅速提高,這是一條公認的道理。道德教育不光是班主任的事,還要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第一條就是要像馬卡連柯所說的,和尊重學生、信任學生相結合;另一條就是要和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的過程,也就是提高教師自己的道德品質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陳星波.學習與創新[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2]朱怡權.關于實施研究性教學的若干思考[J].肇慶學報,2004,(5).
(責任編輯 劉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