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紅
摘要:有效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驗、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由此,數學教學中應恰當地引入數學實驗,讓學生參與數學知識的構建過程,親歷探索知識的樂趣,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本文就初中數學實驗教學的認識、模式以及存在的問題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關鍵詞:數學實驗;教學模式;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111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想、證明等數學活動過程,發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由此,教師的教學觀念和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等現代教學方式已廣泛運用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數學實驗教學的出現是一種必然,也是一種需要。教學實踐表明,數學實驗教學能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有興趣地、有信心地學習數學。
一、對初中數學實驗教學的認識
數學實驗是為了探究數學知識、檢驗數學結論(或假設)而進行的某種操作或思維活動。數學實驗教學是讓學生通過自己動手操作,進行探究、發現、思考、分析、歸納等思維活動,最后獲得概念、理解或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活動。
在數學教學中開展實驗顯得很有必要,數學實驗教學可以使學生體驗和感悟數學的兩個側面,可從某些方面讓學生親歷“數學發明創造的過程”,符合人的認知規律,有助于學生對數學概念、規律及本質產生過程的了解和掌握;有助于學生對“數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指導生活”的理解;有助于培養學生自覺學習和運用數學的意識;有助于學生進入主動探究的狀態、變被動的接受學習為主動的建構過程,同時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運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二、初中數學實驗教學的模式
與傳統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相同,數學實驗不僅需要學生動手,更需要動腦。即通過對情境資料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和推理,得出或深層次理解數學概念、規律及本質。根據數學實驗教學的實踐和探索,我們可以把數學實驗教學歸納為以下三種模式:
1. 操作性數學實驗教學模式
操作性數學實驗教學是通過對一些工具、材料的動手操作,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數學知識、檢驗數學結論(或假設)的教學活動,這種實驗教學模式由以下環節組成:(1)實物準備;(2)創設情境;(3)實驗操作;(4)觀察猜想;(5)歸納結論。常用于與幾何圖形相關知識、定理、公式的探求或驗證。
操作性實驗教學不是把數學知識直接告訴學生,而是通過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獲得的,這是一個主動建構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動手操作,把學生推到思維的前沿,把課堂交給了學生,給學生參與實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的思維活動中去構建新的認知結構,這樣既加強了數學交流,又培養了合作精神。
2. 思維性數學實驗教學模式
思維性數學實驗教學是指通過對數學對象的不同變化形態的展示,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思維方式探究數學知識、檢驗數學結論(或假設)的教學活動。該教學模式由以下環節組成:(1)構建基本情境;(2)想象變化過程;(3)猜想規律;(4)檢驗結論。
3. 計算機模擬實驗教學模式
計算機模擬實驗教學是指借助于計算機的快速運算功能和圖形處理能力,模擬再現問題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數學知識、檢驗數學結論(或假設)的數學活動.計算機多媒體技術能為教學活動提供并展示各種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為抽象的數學思維提供了直觀模型,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學習情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該教學模式包括以下環節:(1)創設問題情境;(2)實驗探索;(3)提出猜想;(4)驗證猜想;問題拓展。
三、對初中數學實驗教學的思考
1. 初中學生數學實驗的能力較差
由于數學實驗是個“年輕”的課題,以前的學習中很少涉及此類問題,現在要求讓學生自己進行數學實驗(教師指導下),學生往往表現出不知所措:第一是學生難以設計出一套完整的實驗方案,實驗的過程中也提不出問題,完成不了必要的歸納和總結;第二是學生基本技能不足或遭遇挫折后容易放棄等一系列現象。因此,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可循序漸進、因材施教。并積極倡導數學實驗,教學中無論是演示實驗還是操作實驗,盡可能地給予學生設計、提問、猜想、操作、交流、評估的機會,創設問題情境,突出數學實驗在能力培養上的載體功能。
2. 選擇適當的內容開展數學實驗教學
初中的數學知識是歷史上經歷了數百年乃至上千年探索結果的匯編,顯然不可能逐一讓學生去體驗、探索、發現。那么,應當依據什么標準篩選開展實驗教學的內容呢?有調查顯示函數、平面幾何等是進行數學實驗最多的內容。而大多數數學教師僅僅將數學實驗用來“激發興趣”和“客體感知”,而對“概念形成”“結論推理”和“復習鞏固”進行實驗的則微乎其微。但事實上,初中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很大的障礙恰恰在于上述幾個方面。因此,我們應當選擇適當的內容開展數學實驗教學。
3. 初中數學實驗的“軟硬件”跟不上
所謂“硬件”是指計算機(包括圖形計算器)、測量工具等,由于長期以來沒有數學實驗的意識,計算機房只是供上計算機課使用,數學課中不能方便地使用,計算機輔助教學難以開展;就“軟件”而言,就更加缺乏,教材中缺少實驗的內容,教學雜志上關于數學實驗的信息量也很少,教師又缺乏設計“數學實驗”教學的經驗。這就要求學校加大數學實驗所需要的“軟硬件”的投入,確保數學實驗教學的正常開展。
數學實驗教學是一種嶄新的教學模式,是現代數學發展的必然產物,也是培養學生數學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我們應當注重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數學實驗教學模式的研究和深化,以使它具有更強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