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云鵬
摘 要:學習方法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達到學習目的的。有效的學習方法還可以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小學數學的靈活性和應用性都比較高,要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可以學以致用、舉一反三。本文通過學習計劃、預習、聽課、復習、寫作業五個方面的實踐經驗,對小學數學的學習方法作了歸納。
關鍵詞:小學數學 學習方法 指導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97-01
學習方法是能力與習慣的積累,小學階段正是學習的基礎和啟蒙時期,這個時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對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數學的靈活性比較強,不少學生“死學”、數學成績不理想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掌握正確學習方法。因此,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1 學習計劃的指導
老師沒有教學計劃就會手忙假亂,雜亂無章,影響教學效果;學生沒有學習計劃會使學習漫無目的、缺乏目標,影響學習效果。因此,不只老師需要做好教學計劃,也要讓學生明白制定學習計劃的重要性,明確學習計劃的內容,掌握制定學習計劃的方法。學習計劃分為長期和短期計劃,長期計劃一般以一學期為宜,短期計劃一般以一周為宜。學生要對本周內每天學習的內容做好預習計劃、復習計劃,對課堂學習要做準備工作。對于低年級的學生,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做一些簡單的學習目標制定,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相對來說要更強一些,老師要鼓勵學生對自己一周的學習安排做好詳盡計劃,需要注意的是計劃要切實可行、具體細致,不可過于籠統、脫離實際。為了鼓勵學生養成做學習計劃的習慣,老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制作學習計劃卡,選取一些優秀的計劃卡進行展示,并及時地對學生進行表揚,使其他學生能夠以此為榜樣,提高大家的積極性。
2 預習方法的指導
課前預習也叫超前學習,可以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課堂學習更有目標性和針對性,從而提高學習效率。課前預習要避免盲目性,否則也難以實現預習效果,要使學生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并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是實現課堂教學質量的基礎。首先是預習的時間,最佳時間是新課的前一天,第二天對預習內容會非常深刻,預習時間與新課時間間隔太久,學生的記憶力會逐漸減退,影響預習的效果。其次是預習的內容,老師要指導學生學習在預習中找出重點、難點,把不會及不理解的知識點標記出來留在課上解決。有的學生預習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比較差,針對這種情況,老師可以成立學習小組,由小組長為大家布置預習任務,小組相互監督預習情況,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也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分享自己的預習新得。在這樣的學習氛圍中,會使學生正確認識預習的重要性和意義,提高預習的積極性。
3 聽課方法的指導
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中心環節,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上的聽課效率決定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如果課堂上的知識聽不懂,就會導致課后復習的難度,長期積累下去,容易促使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倦心理。課堂學習聽什么、怎樣聽非常重要,對此,筆者總結出了以下六點聽課的方法:
(1)認真聽。集中注意力認真聽老師講課是課堂學習的基本要求。學生要將課前預習中遇到的不理解的知識帶到課堂中,有針對性的重點聽,確保在課堂中就可以解決自己預習中的難點。
(2)注意看。學生要注意老師在黑板上板書的內容,加深記憶和理解。
(3)多動腦。學問學問,又學又問。課堂上遇到不明白的問題要大膽提問,對于老師提問的問題要勤于思考,不要把課堂上的問題帶到課下。
(4)主動練。老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言,通過回答問題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5)做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對于鞏固。老師講的重點知識要記錄下來便于復習時。
(6)善歸納。對于老師當堂講的內容,要善于歸納知識點。
4 復習方法的指導
復習是對學過的知識重新學習的過程,所謂學習學習,即是又學又習。復習的目的是加深和鞏固對當天課堂上所學內容的掌握和記憶。復習的方法分為四步驟,首先要對課堂上老師講的內容像放電影一遍在腦海中回顧一遍,回憶學習的內容中還有沒有自己沒掌握的地方,需要重點掌握的知識有哪些。然后是復習課本,目的在于深化知識的記憶。講課本再次瀏覽一遍,結合自己課前預習和課上聽課的過程,確認重點和難點是否解決。接著是整理筆記,對于課堂中記錄下的內容進行補充和修正,便于下次的復習。最后是對于課本、課上沒有及時弄明白的問題可以借助參考書,或者請教老師和同學及時解決。數學知識具有相互連貫性,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還要嘗試將過去所學的知識聯系起來,形成循環復習法。這樣就避免了前面所學習的知識由于間隔時間太久而淡忘的現象。
5 寫作業方法的指導
學習靠積累,記憶靠理解,經驗靠反思,熟練靠練習。寫作業是學生對知識掌握程度的檢測,學生在作業的過程可以鍛煉獨立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培養思維能力,因此,老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寫作業的正確方法。在復習的基礎上,寫作業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應用和理解更加深刻,拿到作業題目時,老師要引導學生養成仔細審題的習慣,先把題目瀏覽一遍,理清題中蘊含的已知和未知的條件,明確習題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數再去解題。有的學生拿到題目就直接做,沒有弄清題意,導致解題思路混亂,影響學生做題的質量。然后是認真表述,將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步驟規范工整地寫下來,確保答案的準確性。最后是細心檢查,根據題目的要求將自己的解題步驟代入到題目中,逐字逐句的驗證,及時的發現錯誤并糾正。另外,每次作業批改完后,要認證總結經驗,吸取教訓,不斷提升自己的做題能力。
學習方法是為學習目的服務的,所以不論采用哪種學習方法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由于每位學生的智力及人格特點不同,所用的學習方法也不相同。學習方法指導既要注重共性的、通用的方法,又要尊重學生之間個體的差異性。此外,老師還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多了解學生的發展特點及學習需要,使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方法相結合,達到師生共同進步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焦愛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提升學生數學素養[J].教育藝術,
2016(07).
[2] 肖山.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思想方法[J].知音勵志,
2016(04).